联系实际谈谈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摘要:权利与义务是相对于法律范畴而言的。
它们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不可分离,相互依存。
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世界上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权利可以放弃,义务不可放弃,二者功能上互补。
关键词:法律权利义务关系
1.权利与义务问题的提出
首先,我们应当知道权利与义务是相对于法律上而提出的。
每一项法律都有其适用范围,适用的对象、群体,那么适用者本身就拥有的权利和义务,二者是相对的。
在讨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之前,我们首先应当明确什么是法律: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与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1]。
从法律的定义我们也可看到明显的“权利”与“义务”的字眼,这充分说明在法律中权利与义务的重要性。
本文所要讨论的正是关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如何正确的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我们如何去看待。
当今时代是一个法制的社会,我们处处强调依法治国,无论对于社会、某一社会组织,尤其是个体公民,权利与义务是绝对离不开的。
因此说“在一定意义上说,法律社会是一个契约社会,无论进行日常生活还是从事经济交往,缔结契约都不可避免[2]”。
我们以一种不太恰当的方式来打比方,将法律比作是契约或是一纸合同,那么签约双方都应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你既要给对方应有的权利,给其实惠,但对方又必须去履行相应的义务,这样基础上的一份“契约”才会显现其公平。
其次,我们简单的说说权利与义务。
当今社会,我们崇尚法律,并且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法律,但纵观每一种法律,都脱离不了权利与义务,这再一次说明了法律中权利与义务的重要性。
从字面上看,法律中的权利与义务很抽象,即使你肯查字典,找到有关“权利”与“义务”的概念,我想也未必能完完全全把它理解,还是会很抽象。
“权利”与“权力”不同,“权利”的“利”显然要代表利益,与人本身息息相关。
而义务本身却是要我们履行的。
至于权利与义务接下来我们会详细论述。
再次,我们一直在强调依法治国,强调公民意识,公民要维权。
但不得不承认一些社会现象,当今在我国有许多公民往往只强调自己享有哪些权利,往往忽视自己应当去尽哪些义务,甚至专门躲避相应的义务。
在当代这样一个开放、文明的时代,这种做法
不利于我国的进步,也无益于我国依法治国的推进,同时也充分说明了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还有待于提高。
我国的公民只有“权利意识”而没有“义务意识”。
因为对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认识的本身也反映了一个公民的法律素质高低,也反映一国的法制化水平。
那么,我们应当讨论一下权利与义务二者的关系以及涉及到社会团体及公民个人。
2.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论述
从总体上来说,首先要清楚权利与义务是相对于法律上而讲的,具体说: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的关系,二者不可分离,相互依存。
权利与义务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没有权利也就无所谓义务。
世界上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但同时我们可以放弃享受权利,却不能放弃履行义务。
二者在功能是相互补充的。
权利的享有是要以义务的履行作为前提和基础的,义务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是公民素质的体现。
我们知道,前一段时间侯耀华代言事件弄的沸沸扬扬,明星代言的可信度开始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公众们的质疑。
在当今这个呼吁诚信的时代,明星本人是否还有诚信可言?因为有许多厂家找公众人物尤其是明星们为自己的产品代言,以打响本公司产品的知名度,正因为普通人看到那些明星去“用”那些产品,所以才会放心去购买,但产品质量却没有人过问,因为明星代言就是产品质量的保证,然后事成之后厂家会给代言人以很高的报酬。
这看似很平常的事情,在国外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请明星代言也是一种营销手段。
但是,在我国有许多名人代言的产品往往出现质量问题,对消费者造成伤害,可是那些明星们却毫发无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我国那些代言人几乎或者从来都不用那些代言的产品,这对公众就是一种欺骗。
因为那些明星作为公众人物,有好的名声,许多消费者正是出于对他们的信任而去买那些产品,但却因为那些产品而受到伤害。
明星代言人,作为公众人物,作为一个公民,既然代言某一种产品,那么他就应当以身作则,自己首先去使用该产品,这是对社会、对公众负责,同时也是对自己负责。
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国家规定明星为某种产品代言,那么这位明星就必须是该产品的使用者,这是法律规定,也是明星们的义务。
很显然,我国许多的明星并没有履行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再比如,每一个公民到达一定程度,具备某些条件时他就将成为纳税人,所以依法纳税是每个纳税人应尽的义务,只有纳税人缴纳税款之后,才会享受到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
既先履行义务,再享有权利,因为当今社会没有哪一个人能成为特权者。
刘小庆案件便是活生生的例子,因为她偷税、漏税。
所以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
所以说自觉履行义务是公民享有相对应权利的前提,没有义务也就无所谓权利。
在履行义务的同时也要确保公民的权利,切实维护公民应享有的权利。
我们知道,古罗马文明是古代世界一个强大的文明,它对于后世欧洲乃至其他地区的文明发展也有
着深远的影响。
罗马经历过王政时代,共和国时代和帝国时代,而其中在罗马文明发展早期——王政时代,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化,阶级也日益分化。
当时的罗马正由氏族部落向城市国家过渡,而氏族内部出现了阶级分化。
氏族长老成为享有特权的贵族,而氏族内部那些贫困潦倒的成员则渐渐沦为“被保护人”,他们依赖于贵族,领取份地,为贵族服役,也成为罗马公民的一部分。
当时罗马社会中还有一个贫民阶层,他们尽管有人身自由,却不被看作是罗马人公社的一部分,丧失了一些公民权利,而且是一些重要的公民权利。
但是,没有权利却要向罗马缴纳赋税和服兵役,履行一些繁重的义务。
罗马当时将平民置于那种仅仅履行义务而不能享有权利的境地,并不合乎当时罗马社会向更高层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也必将会引起罗马平民的不满与反抗。
之后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由于当时罗马主要的兵源来自于平民阶层,所以罗马平民拒绝服兵役,导致罗马一度陷入战争危机。
这一事例充分说明了罗马社会,也充分说明了维护和确保公民享有应得的权利的重要性。
只强调义务而忽视甚至剥夺公民的权利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它会造成诸多的问题。
首先,这是对公民个人的一种不尊重,是不尊重人权的表现,也是对个人的损害。
这种做法显然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也不合乎法治的要求。
第二,它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这不符合现代法律的基本精神,会激化社会矛盾。
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
同时,这一做法不利于调动公民个人的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那么,我们就更应当把权利与义务二者统一起来,不可以将二者分割,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它,达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3.如何正确处理和看待权利与义务
上面我们已经讨论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权利与义务是法律范畴,但二者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我们作为公民必须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自觉履行义务,维护自身权利。
第一,公民个人要自觉了解法律,提高自身法律素养。
懂法、学法、护法、守法。
公民要真正了解权利与义务的含义,通过学习法律,不断提升公民意识,树立和培养法制观念,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和公民的义务意识。
第二,公民要自觉履行义务,知道义务的履行是享有权利的前提。
我们说要公民自觉树立树立公民意识,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树立义务意识。
只有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为他人,为社会尽其应尽的义务,那么这是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同时也是公民主人翁的体现。
有利于推动我国法制化进程,推动社会进步。
第三,公民要自觉履行的同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权利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
我们要求公民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
因此在公民
履行相应义务的前提下,公民一定要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合法权益,这样也是对人权的维护与尊重。
第四,国家应当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国家来推动我国的法制化进程,依法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用法律来引导公民自觉履行法律义务,维护并享有其相应的权利。
提高公民的责任意识、权利和义务意识,推动我国的依法治国的进程和水平。
我们要明确我们应履行的义务和应享有的权利,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指导我们公民的行为与活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依法治国。
法律是神圣与庄严的,而在法律范围内的权利与义务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把握和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对于国家、集体和个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符合现代法律的基本精神。
参考文献:
[1]网页《百度文库》2007年,
[2]叶建丰 M.《缔约过失制度研究》,载梁慧星主编《民商法论从(第19卷)》,金桥出版社(香港)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50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