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15分)1. (1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焚烧毒胶囊B . 雪融为水C . 折叠纸人D . 菠萝榨汁2. (1分)(2016·松北模拟) 下列有关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 保护金属资源唯一的途径是防止金属的腐蚀B . 大气资源中含量最少的物质是稀有气体C . 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量不到总水量的1%D . 金属资源都以化合物形式存在3. (1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汽油挥发B . 灯泡发光C . 燃放烟火D . 蜡烛融化4. (1分) (2016九上·正定开学考) 在5个SO2和5个CO2分子中含有相同的()A . 氧原子个数B . 氧分子个数C . 氧气的质量D . 氧元素的质量分数5. (1分) (2016九上·宝丰期中) 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所有的杂质B . 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C . 工业废水不能直接排放D . 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6. (1分) (2019九上·宁都期中) 2018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六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3月28日是第三十一届“中国水周”。
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 .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B . 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其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完成的C .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包括防治水体污染和节约用水两方面D . 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中,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7. (1分) (2017九下·盐都期中) 如图摘录了某品牌饮用天然水特征性指标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图中的钙、镁、钾、钠是指元素B . 该天然水显酸性C . 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D . 该天然水不含非金属元素8. (1分)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A . 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B . 提倡长期用纯水(蒸馏水)烧菜、煮饭等C . 水体有自净能力,末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D . 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9. (1分)今年我国要求“公共场所全面禁烟”、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别人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 . 分子在不断运动B . 分子之间有间隔C . 分子的体积很小D . 分子的质量很小10. (1分) (2015九上·来宾期末) 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反应中的CrO3转化为绿色的化合物X.X的化学式为()A . Cr2O3B . Cr2(SO4)3C . CrSO3D . Cr2S311. (1分) (2018九上·东台期中) 如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错误信息是()A . 表示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 . 该反应的反应物分别属于单质和化合物C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保持不变D . 该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的微粒个数比为2:2:2:112. (1分)(2017·青羊模拟) 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 . 2个氧分子:2OB . 氧化钠:NaOC . 一氧化碳:CoD . 3个钠离子:3Na+13. (1分) (2018九上·秦淮期末) 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
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SiO2中的Si的化合价为+4B . 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C . 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D . 酒精挥发时分子体积变大14. (1分)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 . 铁、氧化铁B . 水、冰C . 氧气、空气D .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15. (1分)(2016·松江模拟)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 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C .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为1:2D . 两种反应物均为单质二、填空题 (共2题;共12分)16. (8分)(2013·抚顺)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镁元素________(2)硝酸________(3)铁离子________(4)生石灰________.17. (4分)(2017·泰安模拟) 海水晒盐得到粗盐,剩余的母液称为苦卤,粗盐和苦卤用途广泛.(1)为了除去粗盐溶液中的Ca2+、Mg2+、SO42﹣,可按照下列实验步骤进行:①加过量BaCl2溶液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过滤⑤加入适量盐酸.其中步骤③加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2)利用苦卤制取镁,主要流程如图:步骤Ⅱ中的试剂a是________.步骤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3)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主要流程如图:①上述Ⅰ、Ⅱ两个步骤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②从步骤Ⅱ过滤后的滤液中可获得铵态氮肥.检验铵态氮肥的方法是________.三、实验题 (共2题;共7分)18. (3分)(2018·太原模拟)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写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以上装置A~E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请加以改正________;利用改正后的装置完成下面的实验。
①若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选用装置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连接好仪器后,下一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9. (4分)(2011·成都) 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若有1.24g红磷发生反应,则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产生的固体(P2O5)有多少克?(2)该试验中红磷过量,你认为是否有道理?________(填“是”或“否”),你的理由是________.(3)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你认为该实验的不足是________(至少一条)四、科学探究题 (共2题;共11分)20. (6分)(2019·常熟模拟) 2019年苏州市初中化学实验考查内容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图如下),下面是某同学在本次实验过程中填写的部分实验报告,(1)请回答有关问题:实验步骤有关问题①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及气密性良好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
②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粉末,使其平铺于试管底部,按上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
在接近试管口的地方放置一小团蓬松的棉花团。
①用药匙或纸槽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粉末。
②组装实验装置时,要根据________的高度将盛有(2)收集完气体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其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 . 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B . 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C . 收集后,集气瓶中仍留有水D . 未见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就开始收集(3)选择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使用的理由是________。
(4)加热3.16g高锰酸钾固体一段时间,若高锰酸钾中的氧元素有1/4转化为氧气,则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剩余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精确到0.1%)(5)林同学称取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制取一定质量的氧气,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O2,实验结束时,林同学发现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猜想】依据质量守恒定律,他们做出如下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
则猜想________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固体质量________(填“减轻”或“增重”),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
林同学提出:不用测定质量也能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林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可能是________。
(6)【拓展延伸】实验发现,K2MnO4受热只能部分分解,经分析可能是K2MnO4分解的生成物K2O对其分解产生影响。
为验证此结论,设计如下实验方案:①分别取K2MnO4固体于两支试管中,一支试管中加入K2O,一支试管中不加K2O。
②加热,用相同规格的集气瓶,用排水法分别收集一瓶气体。
③比较所用的时间长短,以确定锰酸钾的分解是否与氧化钾有关系。
该过程中还必须控制相同的变量是________ 。
21. (5分) (2018九上·海原期中) 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水(H2O)和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双氧水(H2O2),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液体。
(1)在化学实验开放日,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下面的方法鉴别水和双氧水两瓶无色液体,请填写有关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将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入A、B两个试管中。
②分别向A、B两试管中同时加入等质量(少量)的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B试管中________A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________;B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是:双氧水(2) 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
(3)如何验证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请试着完成下表:猜想验证方法及操作实验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计算题 (共1题;共2分)22. (2分)(2018·衡阳) 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制得氯气、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 Cl2↑+H2↑+2NaOH。
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当氯化钠完全反应时,得到85.4g溶液,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计算:(1)氯化钠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气的质量是多少g。
(2)氯化钠完全反应时,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克? (3)原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5题;共1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填空题 (共2题;共12分)16-1、16-2、16-3、16-4、17-1、17-2、17-3、三、实验题 (共2题;共7分)18-1、18-2、19-1、19-2、19-3、四、科学探究题 (共2题;共11分)20-1、20-2、20-3、20-4、20-5、20-6、21-1、21-2、21-3、五、计算题 (共1题;共2分)22-1、22-2、22-3、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