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设备操作规程1.机械操作,要束紧袖口,女工发辫要挽入帽内。
2.机械和动力机的底座必须稳固,转动的危险部位要设防护装置。
3.工作前必须检查机械仪表、工具等确认完好方准使用。
4.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绝缘良好,电线不得与金属物绑在一起;各种电动机具必须按规定接零保护,并设置单一开关;遇有临时停电或停工休息时,必须拉闸加锁。
5.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不得带病运转和超负荷作业,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停机检查,不得在运转中修理。
6.电气、仪表、管道和设备试运转,应严格按照单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运转时不准擦洗和修理,严禁将头手伸入机械行程范围内。
7.在架空输电线路下面工作,通过架空输电线路时应将起重臂落下,在架空输电线路一侧工作时,不集约在任何情况下,起重臂、钢丝绳或重物等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近距离应不小于下表规定:输电线路电压<1千伏1-20千伏35-110千伏154千伏220千伏允许与输电线路的最近距离1.524568.行灯电压不得超过36伏,在潮湿场所或金属容器内工作时,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伏。
9.受压容器应有安全阀、压力表,并避免暴晒、碰撞;氧气瓶严防沾染油脂;乙炔发生器、液化石油气,必须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
10.X光或γ射线探伤作业区,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
11.从事腐蚀、粉尘、放射性和有毒作业,要有防护措施,并进行定期体检。
黑湾煤矿安全活动制度一、本制度适用于维修部各管理组及基层队组。
二、安全活动由维修部经理或基层队队长或主要负责人主持。
三、安全活动时间1.每周五上午8:30—10:30;或下午3:00—5:00时进行。
2.根据公司情况,每季度、每半年另行安排特定时间进行。
四、安全活动的主要内容1.加强班组人员安全思想教育,组织全体班组人员学习有关的安全文件资料以及煤矿安全生产规定、规程,贯彻落实上级煤矿安全生产精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2.由部门经理或主要负责人对各单位本周内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处理落实情况总结汇报。
3.由班组负责人,结合班组工作实际,分析管理上的问题,积极提出有利于煤矿安全的合理化建议。
4.分析各单位运行设备或供电系统情况,对一切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提出改进措施。
5.员工间交流安全生产中经验。
6.做好安全活动的记录。
黑湾煤矿电缆管理制度一、目的:制定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井下电缆管理有序及其安全使用。
二、范围:本规定规定了电缆的计划、贮存、发放、使用、回收、试验等过程的管理要求。
本规定适用于维修部、物流部及井下各使用电缆单位。
三、职责:维修部电缆管理组(以下简称电缆组)牵头各使用电缆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协作。
四、管理规定:(一)计划:维修部根据井下工作面的生产情况,申报新电缆的使用计划,公司负责采购。
(二)贮存维修部回收的电缆在地面贮存时按公司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
已经使用过的电缆保管室必须有足够的库存满足生产需要,新型号电缆由维修部报使用计划,公司负责采购。
(三)支领1.新电缆由维修部电缆组负责到保管室支领,经试验合格后,进行编号,20M及以上的电缆编号位置应在电缆两端头的2M处,20M以下的电缆编号位置应在电缆中间位置。
编号后的电缆应上账。
2.保管室新电缆入井前必须做阻燃试验,提供阻燃试验报告,合格后方可入井。
3.凡新安装的采掘工作面或新增设的负荷,安装和新增负荷单位要凭工作面设计图纸到维修部电缆组领取电缆。
4.使用单位日常更换电缆,须向维修部电缆组提出申请并填写领取电缆申请单后,方可领取。
(四)发放1.电缆的发放由维修部电缆组办理,不合格的电缆一律不准入井,电缆发放后立即下帐,发现不合格电缆入井的,扣责任人200元。
2.各单位之间因搬迁需要互相移交电缆时,移交双方必须在三天内同时到电缆组办理移交手续,经电缆组核实后登记,更换使用单位台账。
否则,每超过一天扣责任单位100元。
(五)使用1.凡无号、无账的电缆一律不得在井下使用。
2.橡套电缆在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准下井使用:(1)绝缘不合格;(2)线芯绝缘龟裂老化;(3)线芯与绝缘层出现严重粘连,导电线芯断裂;(4)接头间距小于15M。
3.井下使用的电缆,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规定。
4.井下使用的电缆,使用单位必须设负责人专门维护,对于进口电缆或特殊设备电缆应设专门监护人进行运行监护。
(六)回收1.回采中缩拆的电缆及附属设备由使用单位自己回收,回收上井的电缆应及时交回电缆组,经验收后销账。
2.使用单位对更换下来的电缆,必须在三日内交回电缆组。
否则,每推迟一天扣款100元。
3.凡20M以上的电缆,在回收时,数量必须充足。
电缆编号不得有挪动现象。
否则,每缺1米按原值的100%扣款4.回收升井的电缆必须保持原接线头(电缆毛头),6KV高压电缆必须带电缆连接器。
5.采掘工作面结束后,电缆由本单位负责组织回收。
(八)试验1.对于外观和护套、绝缘等经观察可信的电缆,厂商提供“三证一标志”即防爆合格证、产品许可证、质量检验报告;煤安标志;由有资质检验部门提供的阻燃试验报告复印件,再用相应等级摇表摇测绝缘,合格后方可下井,并做记录。
2.经观察发现电缆外观有破损、坑凹等缺陷,绝缘、护套厚度不均或电缆芯内潮湿有滴水,芯线锈蚀等,该电缆不准下井使用。
黑湾煤矿电气试验制度一、试验规定:1.凡本矿新购进的或入井的高压电气设备(包括电缆及电缆连接器)均必须有维修部电气组进行电气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电气组每年四月底以前要对井上避雷装置(包括变电所、建筑物、架空及通讯线路、瓦斯排放等的避雷针及避雷器)及电气设备、入井轨道等的接地装置进行一次测试检查。
3.每年四月底以前由井上机电队负责对地面高压架空线路,大型设备的接地极进行一次测试,并将测试结果报维修部存档。
4.每年五月中旬以前由电气组负责对全矿井上下高压供电系统进行一次预防性试验(含变压器油的耐压试验)。
试验时由各相关单位配合,发现问题要在五月底以前处理完毕,并将测试结果报维修部存档。
5.电气组每年对井下高压开关保护做一次跳闸试验,发现拒动、误动等不合格现象要及时处理,未处理之前不准送电,试验要有记录并存档。
6.电气组每季度要对井下接地电阻测试一遍,实测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时要汇同有关单位及时进行处理,并留有记录。
7.选运队每季度要对井下杂散电流测试一次,每次不准少于五个地点,并将测试结果报维修部存档。
8.井下所用漏电保护及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由使用单位每天对其进行一次就地试验,并在每日20时前将试验结果进行记录和汇报调度室。
电气组每月汇同通风部及使用单位对其进行一次远方试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留有记录。
9.所有绝缘用具由使用单位按绝缘用具试验周期,定期到电气组进行试验,不合格者立即更换,并留有试验报告。
二、相关文件1.《煤矿安全规程》2.《煤矿电气试验规程(试行)》三、相关记录1.高压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记录2.避雷装置试验记录3.检漏装置试验记录4.高压开关跳闸试验记录5.接地(极)电阻测试记录6.绝缘用具试验报告7.杂散电流测试记录黑湾煤矿防爆设备入井检查、验收制度1.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机电设备完好标准》要求,对各单位无论在检修车间或库房支领的防爆设备(包含防爆材料)入井前必须由维修部防爆检查人进行防爆性能检查。
2.防爆检查人员接到入井设备检查任务后,应对防爆设备的防爆性能按《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的要求和规定进行认真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后签发入井检查合格证,并登记注册后,设备方可入井使用。
3.防爆检查人员要对各单位的入井设备负责,如检查人员玩忽职守,造成失爆设备入井,每台、次罚检查人员20元。
未经防爆检查员检查私自入井的防爆设备罚责任单位每台次50元,未经防爆检查员检查失爆设备入井,令其及时回收上井且罚责任单位每台次500元。
4.各单位在设备安装完毕后,由维修部防爆检查员按《质量标准化标准》、《机电设备完好标准》对安装设备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各单位支领下井的单台设备,安装完毕后,必须通知防爆检查人员对其进行检查验收。
6.外委检修的各种防爆电气设备,在入库前要由防爆检查人员对设备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
黑湾煤矿机电干部上岗查岗制度为了确保大型固定设备的安全运转,特制定领导干部上岗查岗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执行。
一、主扇风机:1.本矿机电科长每月检查一次。
2.维修部经理(分管副经理或主任工程师)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3.队长、机电队长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4.副队长、技术员每月至少检查两次。
二、主井机电设备:1.本矿机电科长每月检查一次。
2.维修部经理(分管副经理或主任工程师)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3.队长、机电队长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4.副队长、技术员每月至少检查两次。
三、变电所:1.本矿机电科长每月检查一次。
2.维修部经理(分管副经理或主任工程师)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3.队长、机电队长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4.副队长、技术员每月至少检查两次。
四、锅炉房:1.本矿机电科长每月检查一次。
2.维修部经理(分管副经理或主任工程师)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3.队长、机电队长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4.副队长、技术员每月至少检查两次。
五、发电机房:1.本矿机电科长每月检查一次。
2.维修部经理(分管副经理或主任工程师)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3.队长、机电队长每月至少检查一次。
4.副队长、技术员每月至少检查两次。
黑湾煤矿机电事故分析追查制度根据《煤矿工业企业设备管理规程》和我矿实际,为了加强我矿机电管理,严格机电事故的追查、处理及考核,促进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降低事故率,特制定本办法。
一、凡在生产、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机电设备事故,应按本办法统计。
造成人身伤害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二、机电事故汇报1.机电事故一旦发生,现场目击者、班组长、安全员、跟班干部或机电事故单位值班干部要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同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抢修,发生人身事故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保护现场,组织抢救。
2.调度室接到汇报后,要尽快搞清情况,作好记录,向当日值班长汇报,并以事故通知单的形式立即通知安全部和维修部。
3.发生严重工伤和特别严重非伤亡及其以上事故,调度室要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4.发生一般机电事故,向调度室汇报,维修部组织机电事故分析,发生重大、特大机电事故,事故单位首先向矿调度室汇报,然后由矿调度室按事故汇报程序进行汇报。
三、机电事故分析程序1.发生人身事故执行《黑湾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中的《事故分析处理规定》。
2.一般机电事故,由维修部主持处理,一般事故分析应在当天进行,最迟不超过3天,由机电事故单位队长或机电副队长参加,维修部主持。
3.重大机电事故,事故分析必须在当天进行,由维修部组织,维修部主任工程师或经理主持,机电副总、安全部参加分析。
4.特大机电事故,事故分析必须在当班进行,由维修部组织,本矿机电科长主持,安全矿长、技术负责人、安全部参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