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1.扣除标准。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 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 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 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 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本办法所称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 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认贷不认房。实际操作中, 纳税人可咨询所贷款的银行。)
留存相关证书等资料备查
个人接受本科及以下学历 (学位)继续教育,符合 本办法规定扣除条件的, 可以选择由其父母扣除,
也可以选择由本人扣除
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本人100%扣除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 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 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
额扣除
多考证书
29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问题3]某男工作经常加班加点,大病一场死了。死后,女 方不久便改嫁,孩子也改姓。该大病医疗女方可以扣个税 不? [回答]可以。诸位保重身体吧!
30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留存资料备查:纳税人享受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应当 填报患者姓名、身份证件类型及号码、与纳税人关系、与 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总金额、医保目录范围内个人负 担的自付金额等信息。
31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纳税人需要留存备查资料包括:大病患者医药服务收费及 医保报销相关票据原件或复印件,或者医疗保障部门出具 的纳税年度医药费用清单等资料。
32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大病医疗
扣除时间 扣除标准
扣除方式
注意事项 留存资料备查
为医疗保障信息系统记录的医药费用 实际支出的当年
6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案例] 甲男和乙女生有一女A(读小学),后离异。乙 女与丙男再婚,两人共同抚养A。 [问题]对于A的教育支出,甲、乙、丙三人可以同时扣除 不? [答案]不可以。丙虽具有扣除资格。对于A的教育支出, 甲、乙、丙三人要么一人100%扣除,要么两人50%扣除。
7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26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2.扣除方式 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 除;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 方扣除。 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按本 办法分别计算扣除额。 [提示]重大进步,考虑了家庭因素!
27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学前教育阶段 学历教育
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
扣除时间:为子女年满3周岁 当月至小学入学前一月
扣除时间:为子女接受全日 制学历教育入学的当月至全 日制学历教育结束的当月
一方100% 双方各50%
本办法所称子女,是指婚生子女、 非婚生子女、继子女、养子女
扣除方面: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 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时间方面:包括因病或其他非主观原 因休学但学籍继续保留的休学期间, 以及施教机构按规定组织实施的寒暑
19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问题1]没有证书的茶艺等兴趣培训费用可扣除吗? [答案]目前,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范围限定学历继 续教育、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职 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上述培训之外的茶艺等兴趣培 训不在税前扣除范围内。具体以2017年人社部公布的职 业证书目录为准。
父亲扣除100% 母亲扣除100%
纳税人应当留存医药服务收费及 医保报销相关票据原件(或者复
印件)等资料备查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锻炼身体,少得病! 尽管一家三口(未成年)得病都
可以扣除,但病得起吗?
34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四、住房贷款利息
35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5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三)扣除方式 父母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 可以选择由双方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 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四)子女定义 子女,是指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继子女、养子女。 父母之外的其他人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比照本 办法规定执行。
每月400元定额扣除
本人100%扣除
扣除方式
扣除时间:取得相关证书 当年
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 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
格继续教育
扣除标准
时间方面:包含因病或其它 非主观原因休学但学籍继续 保留的休学期间,以及施教 机构按规定组织实施的寒暑
假等假期
扣除方式
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 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 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应当
20
第二部分:专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问题2]假如我在2019年取得两个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 可以享受多少钱的继续教育扣除? [答案]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 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可以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 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因此,您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取得 多个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也按照3600元的定额扣除。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主讲人:刘越旦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一)全日制学历教育
一、子女教育
(二)学前教育
2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一)全日制学历教育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 个子女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学历教育包括义务教育(小学、初中教育)、高中阶段 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 学专科、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特别提示]学历教育,为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入学 的当月至全日制学历教育结束的当月。
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疗保险相关的
医药费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
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自付部分)累 计超过15000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 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
内据实扣除
本人扣除100%
纳税人本人发生的(二选 一)
配偶扣除100%
未成年子女发生的(二选 一)
扣除方面:预扣预缴时不 扣,汇算清缴时可扣
18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二)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 教育 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 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 照3600元定额扣除。 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 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应当留存相关证书等资料备查。
[问题1]夫妻同时有大病医疗支出,想全部都在男方扣除, 扣除限额是否按16万呢? [回答]可以。夫妻两人同时有符合条件的大病医疗支出, 可以选择都在男方扣除,每人最高扣除限额为8万元。
28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问题2]纳税人70岁年迈的父亲得癌症,医疗支出共花费 100万元,能否由纳税人扣除? [回答]不可以。父母不行,未成年子女可以,未全按家庭 计税扣除。笔者当时草案留言征求意见未采纳。
假等期间
纳税人子女在中国境外接受教育的,纳 税人应当留存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留
学签证等相关教育的证明资料备查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定额扣除,大胆多生孩子吧!
13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
二、继续教育
(二)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 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36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2.扣除时间。 住房贷款利息。为贷款合同约定开始还款的当月至
贷款全部归还或贷款合同终止的当月,扣除期限最长不 得超过240个月。
37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3.扣除方式。 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
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
3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问题]小升初、初升高或者高中升大学的暑假,可以计 算扣除不? [回答]可以。学历教育的期间,包含因病或其他非主观 原因休学但学籍继续保留的休学期间,以及施教机构按 规定组织实施的寒暑假等假期。
4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二)学前教育 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处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子女,按本 条第一款规定执行。 [特别提示] 学前教育阶段,为子女年满3周岁当月至 小学入学前一月。(提示:暑假要计算)
14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 1.扣除标准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 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 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
15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2.扣除时间 学历(学位)继续教育,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 继续教育入学的当月至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结束的当 月,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最长不得超 过48个月。 [提示]包含因病或其他非主观原因休学但学籍继续保留 的休学期间,以及施教机构按规定组织实施的寒暑假等 假期。
21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4.报送信息 纳税人享受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接受学历(学位) 继续教育的,应当填报教育起止时间、教育阶段等信息
22
第二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基本政策解读
继续教育
包含内容
注意事项 留存资料备查
学历(学位)继续教育
扣除时间 扣除标准
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 继续教育入学当月至学历(学 位)继续教育结束的当月(同 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 除期限最长不得超过48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