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4

人教部编版《难忘的泼水节》优秀教案4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五)17难忘的泼水节(第2课时)人教(部编版)《难忘的泼水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巩固识记“泼、族”等17个生字,会写“忘、穿、令”3个生字。

2.学习课文第三至八自然段,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3.能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意。

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第三至八自然段,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欢度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

2.能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意。

教学难点:能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意。

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回顾导入1.读词语,把词语读准确。

2.1961年的泼水节令傣族人民特别难忘,请你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这是为什么。

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一)欢迎总理1.过渡:得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要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傣族人民高兴极了,请你用横线划出他们是如何欢迎周总理的?(同桌交流一下)2.学生交流,相机指导。

预设(1):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

一个“赶”字可以体会到傣族人民急切、激动的心情,把体会到的再来读一读。

预设(2):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①“撒满了凤凰花花瓣”:花瓣多而美,特别隆重。

②换词比较。

“一条条”“一串串”换成“一条”“一串”,哪个好?为什么?“一条条”和“一串串”说明龙船、花炮之多,突出了泼水节隆重而热闹的场面,这是傣族人民为了迎接最尊贵的客人周总理而准备的。

3.为什么傣族人民会这样欢迎周总理。

(1)补充材料:周总理是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每天他都要处理党和国家许多重要的事情,工作非常繁忙。

为了和傣族人民一起共同庆祝泼水节,周总理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不远千里,来到了傣族人民的中间。

就是这样一位关心傣族人民的好总理,傣家人从心底里欢迎他。

(2)这样一位受人爱戴的好总理来到了傣族人民中间,人们怎么能不欢呼呢?自由读,指名读——此时,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傣族同胞,你此刻什么心情?(激动、兴奋、急切:盼望早点亲眼见到周总理)把体会到的读出来。

(3)整读第三自然段。

听了你们的回答,我已经被傣族人民的热情感染了,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重现当时的情景吧,傣族同胞们,让我们一起欢呼吧。

边体会边试着读一读。

生试读,指名生读。

以游戏的形式男女生合作读。

指导读出激动兴奋的语气来。

【设计意图】抓住欢迎的场面,通过观看图片、换词等方法,感受傣族人民对总理的热情相迎及总理在傣族人民心中的地位之尊贵。

(二)共度节日,互相祝福1.认识总理。

(1)过渡:在欢呼声中,敬爱的周总理来到人群中,(请看大屏幕)来,认识一下他。

(2)品读句子。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①图文对照,说一说周总理的打扮。

只见他上身穿着对襟白褂,下身穿着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水红色头巾。

这和傣族人民是一样的打扮,真亲切啊!②看他的表情,文中有一个词语用得非常好,看谁的眼睛亮,一下子就能找出来。

(笑容满面)说明:周总理和蔼可亲。

③指导朗读。

周总理也在为与傣族人民一起过节而感到高兴,带着这一体会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2.泼水祝福。

(1)自读课文,思考勾画。

不知不觉中,欢乐的泼水节开始了。

自由读第五自然段,周总理是怎样跟傣族人民欢度节日的呢?用直线画出描写周总理泼水的句子,用“曲线”画出描写傣族人民泼水的句子。

预设1: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预设2: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2)拓展想象,丰富场面。

在讲课文第四段“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互相泼水祝福”这一部分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周总理把水泼向谁?向他(她)祝福什么?周总理把清清的水泼到老人身上,祝愿他们——周总理把清清的水泼到青年身上,祝愿他们——周总理把清清的水泼到孩子身上,祝愿他们——在想象后,不仅丰富了场面的内容,学生更加感受到周总理的可亲可敬,与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情。

(3)提炼词语,练习说话。

出示“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这四个词。

借助这四个重点词,练习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先在小组中交流说,再进行展示。

3.整读这部分内容。

总理的祝福温暖着傣族人民的心,他们也把最真挚的祝福送给敬爱的周总理,傣族同胞们,让我们一起把祝福送给他。

(三)情感升华1.相隔遥远的时空,我们都能感受到那份幸福,那份快乐,那么作为和周总理欢度泼水节的傣族人民,又是怎样的心情呢?让我们一起把情感抒发出来吧。

(请看大屏幕)生齐读。

2.创设语境,深情朗读。

(1)多么____________,敬爱的周总理!多么____________,傣族的泼水节!多么____________,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多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2)全班深情朗读第七、八自然段,体会此时的情感。

(幸福、难忘、激动……)(朗读时几个感叹句,一句比一句语调高)3. 齐读课题。

(1)你能说一说:为什么这是难忘的泼水节吗?(周总理来到傣族村寨,把美好的祝愿带给傣族人民,傣族人民也永远都忘不了这一天。

)(2)师生再次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课文插图,结合外貌描写的词句,感受总理的和蔼可亲、与傣族人民亲如一家的情感。

通过描写总理和傣族人民共度泼水节的语句进行想象表达练习,多种形式的朗读,充分感受总理爱人民、人民爱总理。

三、指导书写,巩固练习(一)观察字形,总结规律1.写前观察,发现规律。

先认真观察“忘、穿、令”字形结构和关键笔画的占格。

再交流总结规律:2.范写“忘”,描一个写一个。

3.展示评价。

4.组词运用。

(二)运用规律,独立书写1.运用规律,学生独立书写“穿、令”。

2. 大家互评,夸夸他哪儿写得好?或纠正没写好的地方,再写一遍,争取越写越好。

3.组词运用。

四、整读课文,拓展延伸泼水节已渐渐地落下帷幕,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也即将结束,花香怡人,鼓声悦耳,这真是难忘的一节课。

1.周总理是我们的好总理,他还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读读吧!2.教师读第一个故事。

学生大致了解内容。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个故事。

根据重点词语的提示,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或者家人听。

重点词:经常、着急、笑了笑、疲劳、热乎乎。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总理的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周总理精神的伟大。

通过阅读方法的巩固,学生进一步明确可以抓住重点词句,在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精神。

今天,我们和周总理、傣族人民一起欢度难忘的那次泼水节。

我们充分感受到周总理的人格魅力,同时也感受到了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敬爱。

周总理,我们永远怀念他。

板书设计:附:资料拓展周总理是人民的好总理,为了祖国的建设,人民的幸福,他孜孜不倦地工作。

1966年邢台发生大地震,68岁的周总理乘飞机从北京赶到石家庄。

在地震中心——隆尧县余震不断,非常危险,大家劝周总理休息一夜,明天再去。

周总理说,“那里的群众受了那么大的灾,作为共和国的总理,我不在第一时间去看望他们,怎么能行呢?”当天下午,周总理的飞机落在村子的晒谷场上。

群众非常激动,2000多人从四面八方涌来,欢呼声掌声淹没了飞机螺旋桨的轰鸣声。

“周总理来了,我们就有救了!”呼声震天动地。

周总理就是这样,他关心人民总是比关心自己多得多。

周总理理发的故事北京饭店理发部,有个李师傅。

李师傅经常给周总理理发。

有一次,由于总理有外事活动,需要去迎接外宾,所以打电话让李师傅来家理发。

李师傅给总理理完发后,就开始刮脸了,可是,刮到下颏时,总理突然咳嗽,一下子碰在刀刃上,脸给划出了一个大口子。

李师傅见此情况,很着急,脸都红了,忙说:“总理……我,真对不起您!”周总理笑了笑,扯住李师傅的胳膊说:“老李啊,这怎么能怪你呢?都怪我咳嗽没跟你打招呼嘛!”说着,总理和李师傅都笑了。

又过了一个月,总理亲自到理发部理发了。

这天,李师傅见总理眼睛里挂着红丝,知道他为国家大事日夜操劳,实在太疲劳了,赶忙把躺椅放平,让总理躺下,一边理发,一边让总理休息。

李师傅心里想:“就是睡上一小会也好啊!”李师傅轻轻地、慢慢地理呀理呀,突然,总理醒了。

总理看了一下挂钟,催促李师傅说:“快点,该收摊子了!”李师傅以为总理有急事,就问:“怎么,总理还有外事活动吗?“不,不!”总理笑了笑,却用手指着李师傅的肚子说:“你该去吃饭了,你看,时间不是到了吗?”总理的话,说得李师傅心里热乎乎的。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3《鸟的天堂》人教(部编版)23鸟的天堂导学案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