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猴头菇的研究

猴头菇的研究

猴头菇栽培和药用的研摘要猴头菌性平味甘,有助消化,利五脏的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猴头菌中含有的多肽、多糖和脂肪族的酞胺物质,有治疗癌症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功效。

对消化道系统肿瘤有一定的抑制和医疗作用。

对胃溃疡、胃炎、胃病和腹胀等业有一定的疗效。

本文主要对猴头菌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猴头菌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猴头菌,化学成分,药理作用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hericium cultivation and medicinalAbstractHericium erinaceus ping gan, helpful for digestion,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five zang-organs. Modern medical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hericium erinaceus contains peptides, polysaccharide and phthalein of aliphatic amine substances, have cancer and human health beneficial effects. On the digestive system tumors have certain inhibition and medical effect. Such as gastric ulcer, gastritis, the stomach problems and bloating industry has certain curative effect. This paper mainly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hericium erinaceus,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were reviewed,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hericium erinaceus.Key words: Hericium erinaceus,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al effects摘要 (1)Abstract (2)一、猴头的栽培配方与方式及菌种的制作 (4)(一)栽培配方 (4)(二)栽培方式 (4)(三)菌种的制备 (5)二、猴头的药用价值 (6)(一)增强免疫力作用 (6)(二)抗癌抑瘤作用 (7)(三)延缓衰老作用 (7)(四)抗炎症和溃疡作用 (7)(五)抗菌作用 (8)(六)降血糖和抗辐射 (8)三、展望 (8)参考文献: (9)一、猴头的栽培配方与方式及菌种的制作(一)栽培配方1、棉籽皮麦麸配方棉籽皮82%,麦麸15%,尿素1%,石膏粉1%,过磷酸钙1%,料水比1:1.2~1.3。

2、棉2 2、籽皮玉米粉配方棉籽皮82%,麦麸11%,玉米芯4%,磷肥1%,石膏粉2%,料水比1:1.2~1.3。

3、棉籽皮酒糟配方棉籽皮40%,酒糟38%,米糠20%,石膏粉1%,蔗糖1%,料水比1:1.2~1.3。

4、玉米芯麦麸配方玉米芯86%,麦麸11%,石膏粉2%,磷肥1%,料水比1:1.2~1.3。

5、木屑棉籽皮配方木屑42%,棉籽皮42%,麦麸14 %,石膏粉1%,蔗糖1%,料水比1:1.2~1.3。

6、玉米芯豆饼粉配方玉米芯88%,豆饼粉10%,石膏粉1%,蔗糖1%,料水比1:1.2~1.3。

7、木屑麦麸配方木屑78%,麦麸20%,石膏粉1%,蔗糖1%,料水比1:1.2。

配方所用酒糟、棉籽皮、玉米芯、麦麸、米糠、豆饼粉等都要求新鲜、无霉变、无虫害。

但是,木屑却要求陈旧,最好是在室外堆置数月,经日晒、雨淋,除去了芳香性物质。

木屑要过2~3目的竹筛或铁丝筛,剔除小木片、短枝条及其他硬物,以防装袋时刺破塑料袋。

其他原料中,均不应有硬物、尖物。

(二)栽培方式由于猴头菇的生长发育对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使其栽培场地受到限制。

北方地区栽培猴头菇宜在塑料大棚进行,菇农也可利用冬季蔬菜大棚、库房、山洞、室内等场地。

建造塑料大棚,应选地势平坦、靠近水源、环境洁净地方建棚。

大棚规格:东西长20~25米(根据栽培规模大小确定),南北宽8米,北墙高2.8米,南墙高1.6米。

墙体要厚以利保温,南墙每隔3米设窗口以利通风。

棚内地面下挖0.5米,棚顶采用无滴膜覆盖保温,进行猴头菇栽培。

(1)配料根据配方要求选料、配料。

1、翻晒配制培养基前,所用主料均应在太阳下翻晒3~5天。

达到杀菌目的。

2、预湿有些原料,如碎玉米芯吸水速度很慢,应将其装入尼龙编织袋,压入水池中,湿透后再用。

这项工作应在堆闷前4~5小时进行。

3、拌料棉籽皮配方拌料前先加辅料(麦麸、石膏粉、磷肥、玉米粉、蔗糖等)。

方法是把麦麸、玉米粉、石膏粉、磷肥(打碎过筛)、豆饼粉等干辅料搅拌均匀,撒在主料堆上;再把蔗糖溶于少量水中,洒在主料堆上,随后仔细搅拌。

可用搅拌机搅拌,也可用铁锨、耙子等人工搅拌。

搅拌均匀后成堆,并盖以塑料薄膜,以防水分散失。

拌料速度要快,最好于早晨气温低时进行,以防培养料发生酸变。

培养料配制好后,要马上进行含水量检验,用手抓一把料紧握有一、二滴水珠下滴即可。

提前预湿的原料控水后加入辅料,搅拌均匀后成堆,进行含水量检验,方法同上。

(2)装袋把塑料袋口张开,用手一把一把地把料塞进袋内。

当装料1/3时,把袋料提起,在地面上轻轻抖动几下,用手将料向下压使料紧实。

继之,再装料、再抖动、再压。

(3)灭菌料袋灭菌可用高压锅,也可以用常压灶。

其使用方法,已在前面作过介绍,这里着重讲常压灭菌注意要点。

(4)接种无菌接种是猴头菇栽培生产中最关键、技术性强的一项工作,可在接种室或接种箱进行,接种室操作程序如下:1、将灭菌后的袋送入接种室,用克霉灵杀菌剂进行喷雾消毒。

当菌袋温度降至室温时才能接种。

2、进入接种室前,工作人员要洗手,换消过毒的白大褂、帽子,换上拖鞋,带上菌种进入接种室。

3、接种前工作人员要用70%~75%的酒精棉球消毒双手、消毒菌种瓶外壁,点燃酒精灯,通过火焰消毒接种工具,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打开菌种瓶,除去老菌丝。

打开被接菌袋口,用接种工具将菌种迅速接入袋口内,然后封口。

(5)发菌管理即菌丝体培养。

菌袋进入培养室后,在适宜条件下,25天左右菌丝即可长满袋。

(6) 出菇管理菌袋经过20多天发菌培养,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即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开始猴头菇的生。

(三)菌种的制备(1)母种的制作母种培养基的制作:猴头母种配方可选用改良PDA培养基,配比如下:马铃薯200克,糖20克,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1.5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整个熬制过程完全同母种PDA培养基的制作,经1.1个压力下灭菌30分钟制成试管斜面备用。

猴头的组织分离法:选择大小适宜,八分成熟无病虫害的优良品系的猴头子实体作分离材料。

有人喜欢选择个体最大的子实体作种菇,这不一定理想,因为个体很大的猴头往往组织疏松,菌丝生活力弱已经趋向老化。

子实体大小适宜,组织致密,分离后菌丝生命力强。

种菇选好后,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组织分离,用接种针,在菌盖与菌柄的交界处挑取黄豆大小的组织块迅速移接到斜面中央即可。

母种培养:组织块移入试管后,须放于26~28℃恒温条件下进行培养,7~10天即可长满试管。

菌种培养过程中应注意去杂,并选择菌丝生长旺盛粗壮的试管作母种用。

(2)原种的制作配方:①棉籽皮9s%,蔗糖2%0,过磷酸钙1%~2%,石霄1%~2%。

②麦粒200克,糖10克,碳酸钙6克。

制作原种培养基:所用各种原料要干燥不霉变,按料水比1:1.3~1.4进行常规法拌料。

麦粒菌种,则需将麦粒浸泡6~12小时,煮沸20分钟,沥干水分后再加入其它辅料。

装料要求松紧适度,装料至瓶肩,并在瓶中间打一通气孔,扎好瓶口后,在1.4个大气压下灭菌2小时,冷却后即可接种。

原种的接种与培养:在无菌条件下,将选好的母种块移接到原种培养基瓶中央,一支母种可扩接4~6瓶,接种后置25℃的环境的培养25~30天,即为原种。

(3)栽培种的制作为扩大菌种的数量,将原种进一步进行扩大繁殖所得到的菌种,称为栽培种,栽培种的制作过程基本同原种制作,不再介绍。

(4)菌种质量的鉴定猴头母种菌丝白色呈绒线状,向四周作放射状延伸,菌丝粗壮,紧伏培养基表面,不爬壁,无气生菌丝。

原种主要检查活力是否旺盛及有无杂菌。

优良的菌种应菌丝浓密,粗壮有力,上下内外均匀一致,富有弹性,在培养基上易形成子实体原基。

菌丝菇香味较浓,菌种断面菌丝明显可见,且很容易掰成小块。

二、猴头的药用价值猴头菌是珍贵的药膳两用菌,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而各种化学成分在药理学研究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一)增强免疫力作用免疫应答包括机体的非特异性应答(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抗原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由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HEP是猴头菌属真菌的主要化学成分,能提高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促进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发生,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而对体液免疫和免疫器官的增殖作用不明显,这也说明HEP主要通过免疫细胞的活性来调节机体的免疫作用。

另有研究表明,猴头发酵菌丝体多糖可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鼠血清溶菌酶含量,明显促进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发生,并且将猴头菌属真菌多糖与其他真菌多糖联合使用,对机体的免疫作用比单一使用一种多糖的效果好。

(二)抗癌抑瘤作用猴头菌的活性物质主要包括多糖、多肽和脂肪族酰类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是猴头菌多糖。

其作用机理为:通过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促进免疫球蛋白的形成,升高白细胞,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并提高机体本身的抗病能力或增强机体对放疗化疗的耐受性,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大。

中日学者早在20 世纪60 年代初就发现猴头菌具有出色的抗癌作用,对治疗胃癌、食道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疗效显著。

药理学表明从猴头菌发酵菌丝体中分离出Isoindono,Erinapyrone A 和Erinapyrone B 能强烈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

(三)延缓衰老作用人体的衰老过程与神经内分泌调节的改变有关,并且机体的老化进程与机体组织细胞的退行性变化相关,这种变化主要由自由基的毒副作用引起。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清除有害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延缓细胞衰老。

有研究表明,猴头多糖明显降低果蝇和小鼠心肌脂褐质含量,增加小鼠脑和肝脏中的SOD活力,增强果蝇的飞翔能力,具有抗衰老、抗疲劳作用。

通过研究小刺猴头菌醇提物(EHCP)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和作用机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