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秋助学”活动工作总结

“金秋助学”活动工作总结

安新县第二中学2013“金秋助学”




安新县第二中学 2013年9月22日
安新县第二中学2013“金秋助学”
活动总结
按照市委领导意见,为进一步弘扬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帮助困难学子顺利入学,根据县亲民办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开展“2013金秋助学”活动,在活动中严格以市委常委、秘书长、市亲民爱民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李志刚同志对“金秋助学”活动的重要批示为准则,切实搞好“2013金秋助学”活动,效果良好,现就我校活动总结如下:
一、资助情况
1、市直资助1人,县亲民办资助2人,资助金额10000元。

2、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8人,资助金额5500元。

3、“国酒茅台国之栋梁---2013希望工程圆梦行动”资助5人,资助金额25000元。

4、办理河北省生源地助学贷款20人。

二、活动过程
1、提前安排部署(6月初)。

接到上级通知,我校迅速成立2013金秋助学领导小组,按照活动精神,制定活动实施方案。

召开班主任例会,在会议上传达“亲民爱民活动日”教育局的指示进行全面部署,会议要求各班主任把各种资助活动传递给每个学生,让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排除压力,备战高考。

2、摸底排查(6月底前)。

按有关要求对我校高三学生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并登记造册,了解掌握困难学生的总体情况。

3、统计分类(7月底前)。

通过班主任、电话联系、走访等形式,统计我校上线的学生信息,了解学生的高考分数、志愿填报、录取情况、家庭经济情况,有无意愿申请救助等,最后对学生信息进行汇总分类,其中我校上本二线的学生共计32人,有意申请并符合救助条件的学生有14人,电话通知准备相关材料(个人申请、贫困证明、录取通知书、身份证复印件等)并按照已经了解的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进行排序(原则上按照以下顺序选报:(1)孤儿;(2)单亲家庭;(3)烈士子女或优抚家庭子女等无直接经济来源的;(4)家有重症病人且无固定经济来源的;(5)因突发灾害等原因造成家庭特别困难的;(6)缺乏劳动力、无固定经济来源的;(7)其他情况。

),按要求上报亲民办、教育局;本二线一下贫困学生54人,并按照已经了解的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进行排序,记录在册。

4、筛选确定(8月中旬)。

对拟定的资助名单,分别在学生所在学校、所在村(社区)进行不少于7天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确定为最终资助名单,并填写《保定市2013年度“金秋助学”困难学生受助申报表》和安新县2013年度“金秋助学”困难学生受助申报表》。

对公示情况存档备查。

本二线以上未接受市县救助的学生和申请救助的学生,我校推荐接受“国酒茅台国之栋梁----2013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大型公益助学活动的资助或接受“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资助”,组织学生按活动的要求上报材料。

5、指导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8--9月底)。

在学生办理学籍档案的时间,为学生发送“河北省生源地助学贷款”须知,对申请
的学生进行指导,做到应贷必导,汇总材料报送县农村信用社。

7、回访调查(9月底前)。

对我校今年资助的学生特别是市本级直接资助的学生、国酒茅台资助的学生进行一次全面回访,重点了解资助金发放情况、学生入学情况等。

三、相关要求
1、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开展“金秋助学”活动,既是建设善美保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亲民爱民活动的一项品牌举措。

我校在开展的过程中认真落实志刚秘书长批示精神,切实引起重视,明确专人负责,扎实组织好、开展好“金秋助学”活动,真正让困难学生得到实惠。

2、严格把关,认真审核。

坚持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和严谨细致、认真负责的态度,严格按有关政策、要求和程序办事,确保每个环节都不出任何问题。

最大程度上禁止了优亲厚友、弄虚作假等不良现象。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金秋助学”活动,在全县营造亲民爱民、情动保定的浓厚氛围,为推动善美保定建设贡献力量。

安新县第二中学 2013年9月22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