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道深度预制方案

管道深度预制方案

1.1 管道深度预制方案
管道预制利用设在现场的管道预制场,采取集中预制的形式,预制范围为所有管道和支架;预制深度按焊口数计达到60%左右。

1.1.1现场管道预制场布置
在现场的管道预制场划分出两个预制生产区和一个半成品、成品摆放区:
⑴两个预制生产区分别为碳钢管段、支架预制区以及不锈钢、低温钢
管段、支架预制区。

⑵半成品、成品摆放区:规划出摆放区域,使碳钢管段和不锈钢、低
温钢管段、合金管段相互隔离。

⑶所有管段预制件均放置在枕木上,不允许管段直接放在地面上,管
端要进行封堵保护。

1.1.2预制管道材料标识流程
预制部分管道材料流程图
备注:每一批喷砂和刷漆的材料只能有一种。

1.1.3预制生产施工程序
⑴碳钢管道:审图→下料、坡口加工→打磨坡口→清扫管内→组对→
焊接→(热处理)→编号→探伤→吹扫管内→封口→出厂。

注:设计需进行消除应力处理的管段,需进行焊后热处理。

⑵低温钢管道:审图→下料、坡口加工(包括切割、车制坡口)→打磨
坡口→清扫管内→组对→焊前预热→焊接→编号→探伤→吹扫管内→封口→出厂。

⑶不锈钢管道:审图→下料、坡口加工(包括切割、车制坡口)→打磨
坡口→清扫管内→组对→焊接→编号→探伤→焊道酸洗钝化→吹扫管内→封口→出厂。

⑷合金管道:审图→下料、坡口加工(包括切割、车制坡口)→打磨、
清洗坡口→清扫管内→组对→焊接→编号→探伤→吹扫管内→封口→出厂。

⑸预制过程中,关键工序保证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1.1.4预制方法及要求
⑴根据预制计划,按照确认的管道单线图进行管段的预制:
①原材料检验合格,并标识明确。

对于低温钢、不锈钢、合金管材采
用不同的色环进行标识和区分。

②管道原则上采用机械切割及加工坡口,对于某些难以进行机加工的
部位,可使用火焰、等离子切割方式,同时必须人工打磨清除氧化层和可能的淬硬层,必要时使用渗透的方法进行检验。

③不锈钢、低温钢管若使用砂轮切割或修磨时,必须使用专用砂轮片,
严禁与碳钢管共用。

④管子切口质量须符合下列规定:
a 管子切口表面要平整,无裂纹、重皮、毛刺、凹凸、缩口、熔渣、氧
化物、铁屑等。

b 斜口端面倾斜偏差△不大于管子外径的1%,且不得超过3mm。


下图所示。

⑤对于不等厚的管子加工、组对,按照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

⑥在专用平台或胎具上组对时,对口使用同母材的卡具固定。

⑦自由管段和封闭管段的加工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自由管段和封闭管段加工尺寸允许偏差(mm)
⑧在管段的组对、运输、吊装过程中,应避免可能会造成的机械损伤。

⑨对预制完的管段,对其内部使用空压机进行吹扫。

清洁后,进行管段封闭。

⑩所有预制管段必须进行编号和标识工作,其中不锈钢、低温钢和合金管道严禁使用钢印做标记。

⑵管道组对:
①管道组对按单线图进行,各管段交接处需妥善衔接,尺寸准确,否则要留调节余量。

②管子组对时在距焊口中心200mm处测量平直度,当管子直径<
100mm时,允许偏差为1mm;当管子公称直径≥100mm,允许偏差为2mm,但全长允许偏差不得超过10mm。

确保法兰面的平行度及垂直度,满足设计
和规范要求。

③合金管道的坡口及焊丝需用丙酮清理:先用丙酮除去两侧坡口(不小于50mm)表面油污。

坡口清除油污后,坡口及其附近的表面用不锈钢丝刷清理至露出金属光泽;焊丝油污清除油污后,用5%~10%的NaOH溶液,在温度为70℃下浸泡30~60s,然后水洗,再用15%左右的HNO3在常温下浸泡2min,然后用温水洗净,使其干燥。

④管段组对时,对中并点焊牢固,防止焊接过程中产生变形或位移。

⑤管道组对需方便运输和安装,组合件应有足够的刚度与强度,否则设临时加固措施,必要时标出吊装索具捆绑点的位置。

⑶管道焊接:见焊接技术方案。

⑷奥氏体不锈钢焊道需进行酸洗和钝化处理。

焊道酸洗和钝化采用刷洗法。

①酸洗操作:用刷子醮取酸洗液对焊道区域进行刷洗,反复几次,至刷洗区域呈白亮色为止,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②钝化操作:焊道酸洗后进行钝化操作,用钝化液再酸洗区域涂刷一边,然后用冷水冲洗,再用抹布仔细擦洗,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擦干。

⑸管段标识:
①明确预制过程中个工序标识责任人:
下料结束后标识责任人—下料组长
焊接后标识责任人—焊工
焊道外观检测合格后标识责任人—质检员
NDT检验后标识责任人—检验人员
热处理后标识责任人—热处理施工员
热处理完检验合格后标识责任人—检验人员
②各道工序必须标识明确,并附文字记录。

需做热处理的焊道标识应与焊道距离保持在100mm以上。

⑹焊口管理:
①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实行日报日检制,及时填写管道焊接工作记录和无损检测日委托单,并在管道单线图上标识。

②无损检测、返修、热处理、增加或减少焊口的情况,也必须在管道单线图上标识,实现焊口管理的可追溯性。

注:
管工、焊工、无损检测人员用白色标识,质检员用蓝色标识,热处理用红色标识。

各道工序必须标识明确,格框制作模板。

⑺明确各工序的施工记录(见下表),严格预制工厂化的过程控制:
各工序施工记录明细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