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护棚施工设计方案

防护棚施工设计方案

防护棚施工设计方案第一章编制依据、原则及围1.1编制依据1、中铁第四勘察《市南坪快速路(二期)A段工程园段沿平南铁路高架工程施工图设计—第四册第二分册防护棚》;2、《市南坪快速路(二期)A段园段沿平南铁路高架桥工程(含麒麟立交)合同文件》及补充协议;3、市勘察测绘院《工程地质勘察报告》;4、主要施工规(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G/T F50-201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 -2004(3)《钢结构焊接规》GB50661-2011(4)《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JGJ166-2008(5)《铁路大型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设计暂行规定》-2008;(6)《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安全技术规》 JGJ 276-2012(7)《汽车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安全规程》 JB 8716-1998(8)《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F9—2015(9)《平南公司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细化措施》平铁运[2013]51号;(10)《广铁(集团)公司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广铁运[2015]167号;(11)《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

(12)《广铁集团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广铁运发〔2012〕310号)。

(13)《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639号。

(14)现行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规。

(15)《广铁(集团)公司关于市南坪快速路(二期)园段沿平南铁路高架桥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的函》。

1.2编制原则1、施工组织机构精干高效,施工部署合理、可靠。

2、质量目标明确,管理体系健全,保证措施完善。

3、安全目标明确,保证体系健全,安全措施可靠,确保营业线施工、行车、人员及设备安全。

4、工期目标明确,计划安排合理,保证工期措施得力。

5、加强与平南公司各相关部门及地方政府的联系,加强各专业间的配合,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1.3编制围1、防护棚安装平南铁路K29+380(对应南坪路道路里程YK5+030),至平南铁路K27+580(对应南坪路K6+830),防护棚长度为1800m,其中:一标DK29+380~DK28+677.6,长度为702.4m,二标DK28+677.6~DK27+580, 24#墩(相对铁路里程K28+677.6)~54#墩(K27+637.6)长度为1040m。

共208组基础。

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1)市南坪快速路为城市快速道路,二期工程起于广深沿江高速前海立交,终点接南坪一期塘朗立交,全长14.45km。

原南坪快速路二期南海立交至南头立交段,在南头立交上跨平南铁路,大致与平南铁路平行,跨越前进路、同安路、南山家禽市场、园路、园公汽总站、华泰路、南山自来水厂、广深高速、南海大道等地段。

由于平南铁路切分段第二标段在征地拆迁过程中遇到较大的难度,线位经过巴士集团园公交总站拆迁受阻,经市政府、市交委组织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对南头立交至麒麟立交段线位进行调整:南头立交以东,线位跨至平南铁路上方,以桥梁形式沿平南铁路正上方通过,直至经过南山自来水厂后,跨出平南铁路与原设计线位衔接,并确定市政院负责线位调整总体设计及东侧与原线位衔接,由铁四院负责沿平南铁路高架桥段设计。

(2)南坪快速路右幅桥梁YK5+054~K6+760(对应平南铁路里程K29+356~K27+650)完全骑跨于平南铁路之上,在平南铁路K29+356(对应南坪路道路里程YK5+054)跨上平南铁路,于平南铁路K27+650(对应南坪路道路里程YK6+760)跨出平南铁路,全长1706m。

(3)本次影响平南铁路的桥墩施工围为:南坪快速路高架桥右幅桥梁YK5+054~K6+760(对应平南铁路里程K29+356~K27+650),以及左幅桥上跨平南铁路(K27+650)一处。

2.2 桥梁跨径布置结合道路设计方案和周边现状的实际状况,从经济、规划、景观、环保等多方面综合加以考虑,骑跨现状平南铁路采用35m连续钢箱梁结构,其余大部分采用35m简支+35m 连续钢箱梁桥结构。

2、3结构形式(1)上部结构:1)采用35m预制砼连续小箱梁+35m连续钢箱梁。

2)简支-连续小箱梁: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的预应力结构体系,35m小箱梁梁高1.8m,每片梁梁端设单支座(盆式GPZⅡ型支座)。

3)钢箱梁均采用全焊等高度连续钢箱梁,钢箱梁外形采用单箱多室斜腹板截面。

单幅标准钢箱梁顶面全宽17.0~27m,两侧悬臂各为长度为1.85m,梁高1.8m,顶板厚14mm,局部加厚至32mm或28mm;底板厚14或25mm。

腹板厚16mm。

钢材材质Q345c。

(2)下部结构1)桥墩跨铁路部分为钢盖梁门式墩,根据上构及门式墩跨径受力计算,盖梁高度选择2.2~2.5m,宽度2.0~2.8m;钢盖梁和墩柱之间的门式桩基纵向设2φ1.5或2φ1.8或2φ2.0m的直径。

2)部分小箱梁墩及在两联桥分联墩顶设置预应力盖梁,盖梁顶面设置支座垫石,局部承压钢筋预埋在支座垫石及盖梁。

预应力混凝土盖梁的分联墩均采用^1.5m(或^2.0m)的钻(冲)孔灌注桩。

3)为提高本桥的抗震能力,盖梁上均设置抗震挡块。

且联与联之间设置橡胶垫块。

4)基础采用φ1.5m、φ1.8m和φ2.0m、φ2.5m钻(冲)孔灌注桩。

以中风化作持力层,要求嵌岩深度不小于5m;以微风化岩面作为持力层,则要求嵌岩石深度不小于2.0m。

桩底沉渣厚度不大于5cm。

(3)钢箱梁涂装设计①钢结构在进行涂装前,必须将构件表面的毛刺、铁锈、氧化皮、油污及附着物彻底清除干净,采用喷砂、抛丸等方法彻底除锈,修补时可采用手工机械除锈。

②除锈等级应达到GB892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规定的Sa2.5级或St3级,达到55至80um的粗糙度。

③涂装具体要求应符合设计有关要求。

2.4、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指标表2.5 防护棚设计(1)防护棚平面以铁路中心为纵轴线,横梁垂直于铁路布置;立柱起始点以各墩中心往两端按5.0m布置;防护棚立柱在各墩柱中心,以钢盖梁临时支墩基础控制。

(2)防护棚立柱基础标高底面平路肩标高,原则是不挖除现路肩;保证道床稳定。

(3)防护棚立柱基础在水沟上,按设计可埋φ400mm砼管,保证现有排水能力;实在有困难时,应设置30cm厚钢筋砼盖板,在盖板上再设防护棚立柱基础。

(4)防护棚立柱基础在路肩上时,在两侧应作成台阶,保证铁路员工巡道通行。

(5)防护棚设计:防护棚是为保证铁路上方的南坪快速路高架桥施工过程中平南铁路正常运营而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

以防止高架桥施工过程中小于100KN掉落物件,影响铁路运营。

防护棚起于平南铁路K29+380(对应南坪路道路里程YK5+30),终于平南铁路K27+580(对应南坪路K6+630),总长1800m。

2标围1040m。

施工时其现场情况或铁路部门同意的方案,根据施工现场,可分段施工,须征得设计、铁路部门同意后实施。

(6)防护棚立柱脚底与砼基础采用预埋基础螺栓连接,上立柱可用U型螺栓与40a 工字钢横梁(贝雷梁架上,也可焊接贝雷梁顶)连接。

1)基础设计图防护棚基础2)防护棚立面图3)防护棚大样(7)防护棚在跨市政道路的设计1)防护棚在跨前进路时,左右两侧在铁路顶进桥上有4.5m围,直接安装;2)防护棚在跨同安路、华泰路(通道涵),采用2*2片贝雷梁架上安装;3)防护棚在跨园大道(在土石方专用道桥梁拆除后)采用2*2片贝雷梁架上安装;(8)防护棚基础占用现状铁路排水沟,应保证现有铁路排水沟的排水能力,在上做0.3m厚的钢筋混凝土板或埋φ400mm*80砼管,保证原排水量。

(9)在防护棚吊装立柱完成后,立即将铁路两侧隔离围挡改迁恢复在防护棚上。

(10)地基承载力控制:5米一跨的防护棚结构总重量4.5t,由2个1.5*1.5m=2.25m2基础受力;每个基础地基承载力应大于1.5t/ m2,否则应进行地基加固或换填处理。

2.6与营业线的平面位置关系(1)市南坪快速路二期A段园段沿平南铁路高架工程改线段:ZK5+025.704(左幅4#墩)~K6+934.846(59#墩),左幅改线段全线长L=1901.963m;YK4+947.691(右幅1#墩)~K6+794.846(55#墩),右幅改线段全线长L=1847.155m;其中:上骑跨铁路里程YK5+054.846(5#墩)~K6+759.846(54#墩)跨出铁路,相对铁路里程K29+356(5#墩处)~K27+650(54#墩处),长度为1706m。

(2)高架桥与既有铁路关系效果图如下:(3)铁路两侧墩柱至铁路中心距离铁路两侧墩柱至铁路中心距离详表桥墩轴线号公路里程铁路里程墩柱边缘至铁路中心净距离(m)备注铁路右侧铁路左侧24 K5+719.846 K28+677.6 11.93 5.4225 K5+754.846 K28+642.6 13.09 6.3626 K5+789.846 K28+607.6 10.87 5.3227 K5+824.846 K28+572.6 11.02 5.2628 K5+859.846 K28+537.6 11.11 5.2529 K5+894.846 K28+502.6 10.93 5.3230 K5+929.846 K28+467.6 10.56 5.2831 K5+964.846 K28+432.6 10.64 5.3232 K5+999.846 K28+397.6 10.87 5.3233 K6+034.846 K28+362.6 10.90 5.3034 K6+069.846 K28+327.6 11.12 5.282.7 防护棚主要工程数量防护棚主要工程数量2.8 自然条件地处亚热带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受海陆分布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气候具有冬暖而时阵寒,夏长而不酷热的特点。

雨量充沛,但季节分配不均、干湿季节明显。

春秋季是季风转换季节,夏秋季有台风。

1、气温常年平均气温:22℃左右;极端最高气温:38.7℃,出现在7月;极端最低气温:0.2℃,出现在1月份;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9.5℃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1.4℃左右;年平均无霜期355天,霜冻机率很小。

2、降水本区的降水主要是锋面雨,其次是台风雨。

全区平均最大暴雨量为282mm/d,最大值达385.8mm/d,历年平均降水量1800mm~2200mm。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占45%~47%)和秋季(占34%~36%),其次是春季(占12%~16%),冬季为旱季(占4%左右)。

3、地下水场地地下水主要以上层滞水类型赋存于第四系土层中,以裂隙水存在于基岩裂隙中,并略具承压性。

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水位变化因季节、降雨量而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