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传奇故事,发生在一个不再产生传奇的时代,因而显得弥足珍贵。
故事的男主角是一个高大的欧洲人,有着深厚的西方文化背景,是一个人类学家;女主角则是一个从大山深处走出的女子,娇小玲珑,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犹如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散发着清新纯朴的山野气息。
他穿越万水千山,她走过崇山峻岭,仿佛就是为了他们相遇的那一刻。
那一瞬间,他和她四目相对,如电光石火,周围的山石树木、房舍行人,都不再存在。
天地间,只有他和她,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
一缕金色的阳光,如佛光照临;远处仙乐飘飘,纯美犹如天籁。
繁华的街头,女人刚把男人送上回欧洲的飞机,身单影只地在街上徘徊。
她的心好象被掏空了,魂也似乎被男人带走了。
周围的繁华热闹仿佛为了映衬她的落寞孤单,她漫无目的地转悠了几个小时,终于忍不住给男人拨了电话。
可男人正在飞机上,电话关机。
女人满腔的思念无处倾诉,又拨通了男人家里的电话。
男人的家人接了电话,女人也不管和对方语言不通,对着话筒就是一番哭诉。
男人的母亲虽然听不懂女人说了些什么,却慢慢明白了事由。
放了电话后,男人的母亲立即给男人打电话,通了,男人下了飞机,正在机场等待转机。
母亲对他说,那个女孩非常爱你……带她回家来吧!
于是,男人就将女人带回了家。
让男人始料不及的是,这个黑头发的中国女孩如此受欢迎,一下子就征服了未来的公婆和他们的邻居。
女人与未来公婆尽管语言不通,但丝毫不妨碍他们在一起整理花园,烹煮美食,清洁家居。
他们言笑晏晏,快乐融洽。
邻居竞相为这个来自遥远中国的女孩举办派对,到处是鲜花和欢声笑语,女孩的脸红红的,被宠得像个公主。
女人把男人领到了她的家里。
这是西南山区的一个贫瘠的小山村,不通公路。
一条羊肠小道顺着山势曲曲弯弯地前伸着,男人和女人就走在这样的路上,一头毛驴替他们驮着行李。
进到村子里。
一路上碰见许多纯朴的乡亲,对男人既好奇而又十分友好。
男人一直微笑着,说着流利的中国话,跟着女人一个个地打招呼。
遇见抱着孩子的,男人会接过来抱一抱,或用手摸摸孩子柔嫩的脸蛋。
这时的男人,已不是一个外国人,也不是一个人类学家,只是村子里的一个女婿,如此而已。
女人和男人在村外的山野漫步,女人指给男人看东看西,看女人从小就熟悉的一切。
男人饶有兴味地听女人絮絮叨叨,充满爱意地注视着女人。
后来,他们走累了,并坐在一块山石上歇息。
其时,清风徐来,流水淙淙,女人轻轻地唱起歌来,用的是家乡的方言,唱的是当地的小调。
歌声委婉动听,空灵飘逸,有一种缠绵悱恻,在黄昏的暮霭中低低地转徊,令人荡气回肠,感念不已。
男人的心弦忽然被拨动,对着茫茫群山,对着深爱的女人,顿时泪流满面,不能自持。
女人依偎着男人,不说话,只是无比温柔地给男人递水擦泪。
男人慢慢地止了抽泣,不好意思地笑着,眼中仍有泪花闪烁。
男人和女人已在欧洲注册结婚,行了教堂婚礼,那是男人的父母坚持的结果。
从他们第一眼见到这个美丽善良的中国女子,就深深地喜欢上了她。
他们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爱意。
可女人骨子里非常传统,觉得没有从娘家嫁出去,像是没有嫁人一般。
女人要给自己举行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式婚礼,用家乡传统的方式,使自己成为男人最幸福的新娘。
于是,女人提前忙开了。
女人的家人居于大山深处,一辈子没出过大山,几乎帮不上女人。
一切都是女人自己在张罗。
女人也不要男人帮忙,只是告诉男人,在特定的日子飞赴女人的家乡,迎娶自己的新娘。
女人像母亲嫁女一样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嫁自己,在城里定制新
人的结婚礼服,给父母定做新衣……甚至连婚宴上要用的西红柿和香菜,也都一一备齐,因女人所居的村子,距离最近的县城,也要近一天的路程。
担心婚礼期间男人吃不惯中餐,女人还细心地为男人准备了面包和红肠。
最后,一切准备就绪,女人到机场接了男人,两人见面时,都有些忐忑不安,有些惊喜,还有些莫名的激动、害羞,仿佛初识一般。
婚礼开始了!男人穿着大红团花的中式礼服,胸前佩戴着碗大的红花,喜气洋洋地牵着一头披红挂绿的毛驴。
盛装的女人坐在毛驴身上,脸色红彤彤的,娇羞地浅笑着。
这一对极其引人注目的新人,在乡亲的引领下,绕村一周,昭告亲朋好友,从此,女人就被这个男人娶走了。
女人的家人早已备好酒席,乡亲们团团围坐,男人对着女人的父母家人和乡亲,郑重承诺,将永远对女人好,永远爱她。
大家共同举杯,男人轻拥女人,女人泪光盈盈。
一诺千金。
男人的这一诺,穿越了文化,穿越了时空。
一切外在的藩篱,恰如秋风中的落叶。
男人的这一诺,霎时注定了缘定三生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