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
土木122班彭月凉
中华民族在自己的漫长的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既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
在这个发展创造的过程中,中华民族不断地锤炼、铸造自己的性格、品质、理想和价值观念,形成独具魅力的民族精神,而这种民族精神又引导、推动着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造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脊梁”。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时至今日,我们的传承的民族精神依旧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
但是总有那么一些时候让人觉得这好像有点不对了。
比如说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地球变成了地球村,中华民族也不断地与其他民族特别是西方民族相遇,其中有冲突,也有交融。
这表现在许多方面,如生活、思想和语言等。
正是在这种中西民族冲撞的时候,许多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中华民族精神是否具有其优越性?它是否要被西方的民族精神所同化?
说起中华民族精神,人们一般都会想到爱国主义。
从屈原、岳飞到抗日战争的英雄等都是广义的爱国主义者。
爱国主义无疑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但它并不为中华民族所独有,其他国家的人难道就不爱自己的国家了吗?显然不是。
但为什么我们的民族精神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呢?是因为十九世纪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外来民族的欺凌、压迫和剥削,而需要以爱国主义来凝聚人心,努力奋斗而获得民族解放。
除了爱国主义外,人们还认为勤劳、勇敢,热爱和平、不屈不饶、自强不息等是中华民族精神各种具体的表现。
在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民族的确显现了这些美德。
但也必须承认,世界上其他优秀的民族也拥有这些美德。
这就是说,它们不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本性,而是人类文明所共有的属性,甚至可以说是普遍人性。
如此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有何独特之处?要以何种姿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我想我们可以从一种影响了整个历史的思想来抽丝剥茧。
要说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思想莫过于儒家思想了,另有道家和佛教,这三者的思想对我们民族影响可
不是一星半点。
儒家主要是主张仁爱天下。
它要人如同爱自己的亲人一样而爱天下大众,因此就有“四海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之类的箴言。
仁义道德成为了中国人做人的基本规范。
与儒家不同,道家强调道法自然。
它认为文明压抑了人的天性,因此希望回归自然,让人性得到自由成长。
作为外来的文化,佛教在中国却生根、开花和结果。
佛教宣扬的悲智双运就是要求人们通过心灵的觉悟获得慈悲和智慧。
大乘佛教所具有的菩萨情怀不仅渡己,而且渡人。
我想这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的独特之处。
这使中华民族不仅不同于西方民族,也不同于东方的其他民族。
毫无疑问,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传统也影响了每一个当代的中国人。
对它任何简单的否定或者肯定都是无济于事的,关键在于如何批判地对待中华民族精神。
所谓批判就是区分,也就是说要判别出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从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这才是真正的发扬传统。
我们不会忘记,正是在这些精神的鼓舞下,历经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一直在顽强地生长繁荣着。
她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天灾人祸、一次又一次的艰难困苦,不但至今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而且越来越兴旺发达,正在迎接伟大的民族复兴之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