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包装学 课程论文

食品包装学 课程论文

塑料的环保问题及预防措施
摘要:众所周知,资源、能源、环保是与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的三大问题。

迈入21世纪,上述问题与经济的谐调发展更为重要。

塑料的生产与应用也和上述三大问题紧密相联。

在分塑料的污染来源和环境危害的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塑料污染的措施和方案,认为塑料污染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技术、经济、法律等多方面。

关键词:塑料;环保问题;预防措施
1、前言
从资源问题来看,塑料的原料来源经历了天然动、植物原料,煤化工衍生的原料,以至石油化工衍生的原料的演变或替代。

煤及石油是地球约50亿年历史蕴藏于地下的资源;其储量有一定限度。

随着人类的急激消费,石油、天然气的资源将面临枯竭。

据资料报导l石油可采年限约为 4 3年,天然气约为65年;又据联合国“世界能源评估报告”指出,目前全球能源体系不够可靠,价格不够低,不足以支持广泛的经济增长。

过去有人曾预测,2 l世纪将是生物质为基础的化学工业化时代。

因此,节约和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开发可再生的速生资源,对塑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能源问题来看,塑料原料生产与加工,其能耗一般较其它传统材料,如钢铁、纸、玻璃等材料低,这也是塑料作为新材料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就塑料的不同品种和加工工艺,其耗能也有高低,这预示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也将会出现塑料原料间以及加工工艺间的相互替代。

从地球环境保护角度来看,由于塑料废弃物,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废弃物较难回收利用,也不易自然降解,普通填理和焚烧也会带来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从而给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日趋严重。

因此80年代以来,欧美许多国家逐渐制订和出台某些禁用或限用或课以高税等法令与法规,虽然其中有些规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种种问题而有的被修改、有的被撤销,有的不了了之,但对塑料工业的发展,无疑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面对来自环境问题的挑战,塑料材料的减量化,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备受关注。

减量化是防患于未然,从源头抓起的好办法,回收利用不仅可资源再利用,而且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最佳途径。

而生物降解塑料( BDP ) 从材料角度是开发可利用再生资源、减小环境负荷,用后易被环境消纳成无害化小碎片,最终成为CO :和H:O回归自然循环,或与有机质垃圾进行堆肥化处理制成有机肥回收利用的材料,它符合治理环境从源头抓起、清洁生产的原则,因此成为世界瞩目的热点问题。

2、塑料材料与可持续发展
塑料材料坚实耐用,综合性能好。

目前它已和木材、水泥、钢铁成为四大支柱材料。

它与其它材料比较,可以节省资源,减少能耗,生产过程污染轻或无污染,产品用后相当一部分易于回收利用,从而发展十分迅速。

全球产量已近2亿吨,用途十分广泛,已涉足到工农业、交通、国防以及人们生活各个领域,在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进步和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几十年来的生产应用实践证明,塑料材料在经济社会中,在节约资源、节省能源、节省水源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对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实施,构建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环境和谐型社会起了积极作用,其持续迅速发展是市场需求和时代进步的表征。

3、正确对待塑料包装材料废弃物与环境问题
近十多年来,随着塑料包装材料迅速发展及其废弃物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社会上对它出现了种种非议和指责,有些是出于无知,有些是人云亦云,有些是商业操作,别有用心。

因此要想塑料材料与环境和谐发展,必须正视几个问题和走出几个误区。

严肃科学地认识塑料及塑料包装材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塑料具有无可争辩的优越特性,作为现代化新型材料已为人们共知并在生产实践中发挥了节能省料的重要效果。

因此其不断发展的趋势非人为的各种阻力所能抑制的。

塑料包装材料具有坚实耐用的优点,其废弃物特别是一次性废弃物用后如不妥善处理,听任其随意乱扔,对环境的污染甚至危害是勿庸忽视的。

塑料材料生产与使用部门只有承认这个事实,才能树立环境意识,加强综合治理措施,使塑料工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塑料包装材料大部分是热塑性塑料,其本身的特性表明了可回收再资源化的特点;任何一种不同材质的产品对环境负荷影响若仅从其用后处理的难易程度进行评价是不恰当、不合理的。

因为环境问题是很复杂的,必须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即根据原料开采、运输、制造、加工、流通、消费、废弃物处理全过程对资源、能源及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才能得到公正合理的评价,才有利于产品开发的宏观决策和满足社会需求。

在对待塑料废弃物处理和环保关系的问题上,不应该不加分析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而应根据各地塑料废弃物的资源状况、处理技术的基本条件、经济合理性以及环境效益等不同情况区别对待、综合分析、多法并举,或作为材料回收利用、或焚烧回收能量、或开发降解塑料减轻污染、或降解塑料与堆肥化相结合,无论那一种方法只要对环保有利、对可持续发展有利,都应予以支持和引导,让它们在市场中去竞争、去完善、去发展。

4、塑料污染防治措施
4.1 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法律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联合国环境宣言和二十一世纪议程的发表,中国于1989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对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和相应措施1996 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处理法明确规定对固废治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三化原则,对地膜、一次性包装塑料制品的使用也作了有关限制,规定到2008 年6月1日,在各大超市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对塑料袋以有偿攻免费,超市、商场、饭店变白送为有偿使用: 对生产商开征塑料袋生产税和治污税,并且明文限制塑料袋的使用范围: 推广没有污染的替代品,而最重要的是加强市场监管,对违者从重处罚。

只有如此,“治白”才能有效果,这也是白色污染治理的关键。

4.2 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日本有位学者说过: 法律对环境来说,可能是安全的,然而人们自身的意识对环境却可能是有害的。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物使其赖以生存的生态平衡遭到了日益严重的破坏。

环境恶化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成为直接影响人类生存质量、制约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对此政府部门应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改变人们对废弃物的观念,提高广大市民对治理白色污染和环境保护
的意识。

4.3 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探索新型处理技术和回收方法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废塑料处理和回收利用技术应运而生,主要有燃烧热量化、裂解单体化和改性再生化。

燃烧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制约着燃烧法的推广。

裂解单体化就是裂解废塑料制备化工原料( 乙烯、苯乙烯、焦油等) 和液体燃料( 汽油、柴油、液化气) ,国内对此技术的研究推广已有10 余年的历史。

改性再生法就是根据不同废塑料的特性加入不同的改性剂,使其转化成高附加值的有用材料。

这两种方法都有可发展的空间。

同时近些年来也有将废塑料做成各类产品,包括枕木等。

4.4 寻找替代品是解决白色污染的重要方法
目前具有实用意义的纸餐具、可降解塑料餐具等,已经相继推出。

降解塑料是为解决难于降解又不易回收再生利用、且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灾害的“白色垃圾”应运而生的一类新型环保材料,该类降解塑料中引入了光敏感基团或生物易降解成分,它能使制品使用完毕后在自然界中各种因素( 光、热、氧、水、微生物、昆虫、风) 的作用下引起高分子聚合物的快速降解( 即老化) ,如分子断链、分子量下降、制品脆化等,最终变为无害的低分子物质被生物分解掉回归大自然。

5、结语
文中分析了塑料污染的来源、危害,提出了塑料污染防治的措施和方案; 同时注意到白色污染的危害是危及到子孙后代,具有长期性、遗传性和广泛性。

因此,治理白色污染是刻不容缓的,它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技术的、法律的、伦理的和道德的诸多方面,只有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才能彻
底地治理塑料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 廖正品,塑料、塑造美好和谐新生活,国外塑料,2007,25 ( 1 - 2)3 1 ~3 4 ;
[2] 唐赛珍,浅析塑料包装废弃物与环境污染,上海市垃圾及水处理技术国际合作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建设部信息中心,1 9 9 9.7 :
[3]王家玲.环境工程微生物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71.[4]吕桂英,屈媛,柳煦晴等.白色污染及其防治技术的思考[J].2005,28( 增刊) : 178 -180.
[5]曾北危,姜平.环境激素[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6]易长海,陈强,刘莺.废旧塑料处理和回收利用技术国内研究进展[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3,26( 2) : 87 -90.
[7]元雨.我国生态塑料产业正在新起[J].工程塑料应用,2005,33( 5) : 7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