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免疫调节系学案【最新考纲】 1.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
考点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见学生用书P1471.免疫系统的组成2.免疫细胞的种类与功能(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1)唾液、泪液、胃液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都不是体液,而属于黏膜的分泌物,是第一道防线。
(2)第一、二道防线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
(2)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①防卫:抵制病原体的攻击。
②监控:及时发现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
③清除:将机体衰老或变异的细胞作为抗原清除掉。
整合提升巧记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诊断辨析(1)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 细胞和B 细胞。
( √ )(2)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 × )(3)B 细胞和T 细胞的起源与发育场所均相同。
( × )(4)非特异性免疫因为是先天性的,所以要比特异性免疫的作用更重要和强大。
( × )热图解读如图为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③和①分别是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细胞。
它们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________,之所以种类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④是________细胞,可由__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细胞分化而来。
(3)吞噬细胞能参与第几道防线?(4)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吗?都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吗?提示(1)B T 相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浆 B 记忆(3)吞噬细胞可以直接吞噬杀灭病原体,是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同时吞噬细胞又参与第三道防线,能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
(4)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抗体由浆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由T细胞产生,但溶菌酶可由唾液腺、泪腺等非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和淋巴因子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而溶菌酶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考向一免疫细胞的来源和作用分析1.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解析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A错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B细胞和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细胞,普遍分布于血液和淋巴液中,B正确;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以及记忆细胞等,C正确;抗体属于分泌蛋白,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D正确。
答案 A2.如图所示为特异性免疫发生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通过产生相应的抗体完成免疫反应B.物质①可作用于细胞一,只能促进细胞一的增殖C.当自身产生的物质②攻击自身正常细胞时,会引起机体产生过敏反应D.向被破坏胸腺的白鼠输入造血干细胞后,其细胞免疫不能恢复解析图中细胞一、二、三、四分别为B细胞、记忆T细胞、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物质①②分别为淋巴因子和抗体。
体内的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会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但在细胞免疫中,T细胞经抗原刺激后,通过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A错误;淋巴因子可促进B细胞的增殖,同时也能促使其分化,B错误;当自身产生的物质②(抗体)攻击自身正常细胞时,会引起机体产生自身免疫病,C错误;T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向被破坏胸腺的白鼠输入造血干细胞后,其细胞免疫并不能恢复,D正确。
答案 D考向二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与判断3.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具有一定的屏障作用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解析体液和某些细胞分泌物中的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能杀死病原菌,A正确;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有一定的屏障作用,B 正确;大多数病原体可被吞噬细胞所吞噬,吞噬细胞为人体的免疫细胞,C正确;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此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错误。
答案 D4.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解析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故是可以遗传的,A正确;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属于第三道防线的体液免疫,为特异性免疫,B错误;记忆细胞由B细胞或T细胞产生,都属于第三道防线,为特异性免疫,C错误;非特异性免疫没有针对性,对所有的异物都起识别作用,只针对一种病原体起作用的是特异性免疫,D错误。
答案 A整合提升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判断方法1.根据结构基础: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基础是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的结构基础是第三道防线。
其中溶菌酶既是第一道防线也是第二道防线。
2.根据形成的时间:如果是先天形成的,则为非特异性免疫;如果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则为特异性免疫。
3.根据免疫对象:如果对各种抗原均具有免疫作用,则为非特异性免疫;如果只针对某种抗原发挥作用,则为特异性免疫。
考点二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见学生用书P1481.体液免疫2.细胞免疫知识拓展辨析抗原和抗体(1)成分: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
(2)来源:抗原并非都是外来物质(异物性),体内衰老、癌变的细胞也是抗原;抗体是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但也可通过免疫治疗输入。
(3)分布:抗体除分布于血清、组织液等内环境中,外分泌液(如乳汁)中也有分布。
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和联系(1)二次免疫的特点: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二次免疫与初次免疫相比,产生抗体又快又多,从而使患病程度大大降低。
(2)二次免疫的基础:在初次免疫过程中产生的记忆细胞,当接受相同的抗原刺激时,会迅速地增殖、分化成浆细胞,从而更快更多地产生抗体。
诊断辨析(1)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2)全部的抗原都要通过吞噬细胞处理后才能刺激B细胞。
(×)(3)抗体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共同参与。
(√)(4)浆细胞只能来自B细胞。
(×)(5)如果抗原隐藏到细胞内,则首先要通过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再通过体液免疫清除抗原。
(√)(6)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热图解读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1)如果胸腺被切除,⑤________免疫功能________,⑥________免疫功能________。
(2)图中的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________。
(3)二次免疫主要与图中的哪些细胞有关?为什么二次免疫具有“更快更强”的特点?(4)免疫细胞中,哪些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会缩短?提示(1)细胞全部丧失体液保留一部分(或几乎全部丧失)(2)b、c、d、e、g(3)二次免疫主要与记忆细胞有关,即图中的细胞e和g。
因为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记忆细胞会迅速地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所以二次免疫具有“更快更强”的特点。
(4)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等。
考向一免疫的类型比较1.(2017·天津)细颗粒物(PM2.5)可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下表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解析皮肤和黏膜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项正确;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所以改变T细胞的数目,会影响特异性免疫,B项正确;B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起作用,C项错误;抗体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D项正确。
答案 C高考教材本题以必修三P36~P37“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为源,从知识上考查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从目标要求上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跟|题|变|式2.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解析浆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能分泌抗体,但不能进行分裂。
答案 C3.如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B.吞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C.细胞a只能是B细胞,细胞b只能是T细胞D.细胞c只能是效应B细胞,细胞d只能是效应T细胞解析过程Ⅰ中抗体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中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免疫,A正确。
在特异性免疫中,部分抗原需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抗原与抗体反应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也需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B正确。
细胞a可能是B细胞或记忆B细胞,细胞b 可能为T细胞或记忆T细胞,C错误。
细胞c能产生抗体,只能是效应B细胞;细胞d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只能是效应T细胞,D正确。
答案 C整合提升确认和识记特异性免疫类型的方法1.看抗原经吞噬细胞处理后的去向。
如果大部分抗原需要一种细胞呈递才刺激相关细胞,则为体液免疫。
如果抗原直接刺激相关细胞而不用另一种细胞呈递,则为细胞免疫。
2.看免疫的结果。
如果免疫引起靶细胞裂解并释放其中隐藏的抗原,则为细胞免疫。
如果两种成分结合,形成了沉淀或细胞集团,则为体液免疫。
3.看抗原的种类。
不同抗原物质的免疫类型不同:①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抗原引发的是体液免疫,如蛇毒或过敏原引起的免疫属于体液免疫。
②胞内寄生菌,如麻风杆菌和结核杆菌、自身肿瘤、移植器官等引发的是细胞免疫。
4.识记方法①据“参战”对象⎩⎨⎧ 由物质抗体参战——体液免疫由细胞参战——细胞免疫②据作用对象⎩⎨⎧ 作用于“抗原”——体液免疫作用于“细胞”——细胞免疫考向二 二次免疫的过程与特点4.下图所示为在疫苗注射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向下的箭头指示为疫苗注射时间)。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与d 时间所注射的为不同种疫苗,甲、乙两种抗体由不同浆细胞产生B .甲曲线表明每个抗体分子可以多次与同种抗原结合发挥作用C .甲、乙两曲线表明,不同种类的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长短可有较大的差异D .c 时间段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了与a 时间注射的疫苗相类似的抗原的刺激解析 一种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抗体,由图示可以直接看出,甲、乙两种抗体产生的时间、含量达到最大值所需要的时间、存留时间各不相同,应该是由不同疫苗刺激后形成的不同浆细胞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