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作业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的演变一、单项选择题1、“人力资源”一词是由( C )提出的。
A、泰罗B、甘特C、彼得·德鲁克D、梅奥2、详细阐述有关管理人力资源的问题,把管理人力资源作为管理的普通职能来加以讨论的是( D )。
A、彼得·德鲁克B、甘特C、梅奥D、怀特·巴克3、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理论是由( B )提出的。
A、彼得·德鲁克B、雷蒙德·迈勒斯C、梅奥D、怀特·巴克4、《管理人力资本》一书的作者是( A )。
A、比尔B、雷蒙德·迈勒斯C、梅奥D、怀特·巴克5、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人事管理,是由专业人员从事的员工管理的是( A )。
A、德斯勒B、德鲁克C、舒勒D、怀特·巴克6、人事管理理论把组织的员工作为一个( A )来看待。
A、经济人B、社会人C、理性人D、复杂人7、从( C )开始,人际关系的人事管理方法逐渐衰弱,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的人事管理的需要。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60年代8、泰罗创造了最初的劳动计量奖励制度( D )。
A、计时制B、利润分享制C、晋升制D、差异计件率系统9、现代意义上的人事管理是随着( D )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
A、工厂制度B、资本主义制度C、工会制度D、工业革命10、霍桑实验研究结果使人事管理从科学管理转向了对( C )的研究。
A、工作行为B、工作方式C、人际关系D、行为科学二、多项选择题1、德鲁克指出当时人事管理中的几个基本错误概念是( ABDE )。
A、认为员工不想工作的假设B、认为管理者不想负责的假设C、忽视对员工及其工作的管理D、把人事管理作为专业人员的工作而不是经理的工作E、把人事管理活动看成是“救火队的工作”2、以下属于怀特·巴克于1958年发表的《人力资源功能》一书中观点的是(ABCDE )。
A、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并不是一个特殊的职能B、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目标不仅是使个人快乐,而且要使企业所有员工能有效地工作和取得最大的发展机会C、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并不只和员工有关,它和组织中各个层次的人员都息息相关D、所有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果所关注的一定是企业和员工根本利益的同时实现E、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不仅包括和人事劳动相关的薪酬和福利,还包括企业中人们之间的工作关系3、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特点是(ABCDE)。
A、以人为本B、把人当作资本,当成能带来更多价值的价值C、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到首位D、人力资源管理被提高到组织战略高度来对待E、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被视为生产和效益部门4、人力资源环境所面临的最普遍的挑战有( BCDE )。
A、文化的多元化B、组织的重建C、人口多样化的问题D、劳动力的可用性和质量问题E、经济和技术的变化5、在今天和未来的组织中,人力资源管理将具有的作用有( BCD )。
A、经济管理B、行政管理C、事务管理D、战略管理E、社会管理三、判断题1、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非生产部门。
(×)2、怀特·巴克说:“传统的人事管理正在成为过去,一场新的以人力资源开发为主调的人事革命正在到来。
”(×)3、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早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主要集中在讨论如何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4、从组织的角度来看,人事管理是管理人的活动,是参与组织战略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的活动。
(×)5、德斯勒等人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采用一系列管理活动来保证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社会、和企业的利益。
(×)6、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人事管理,两者没有什么不同。
(×)7、沃尔里奇认为,在新经济时代,组织的能力包括硬性能力和软性能力。
(√)8、人力资源管理所从事的角色是多重的而不是单一的。
(√)9、从20世纪末开始,人际关系的人事管理方法逐渐衰弱,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的人事管理的需要。
(×)10、科学管理第一次将科学的观念引入到人事管理中,揭示了人事管理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一、单项选择题1、美国企业在生产环节上的管理上都使产品保持一定的库存。
其主要原因是( B )。
A、资金雄厚B、减少工人“套牢”企业的威胁C、销售的需要D、生产跟不上2、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上,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典型代表是( A )。
A、美国和日本B、美国和英国C、德国和日本D、美国、德国和日本3、经理资本主义的典型代表是指( A )。
A、美国企业中经理的绝对权力和高收入B、日本企业中经理权力的不断扩大C、德国企业中经理权力的不断扩大D、英国企业中经理权力的不断扩大4、从( A )以后,日本模式的竞争力逐步显露出来,在钢铁、造船、汽车、家用电器、光学仪器等很多领域对美国产品形成了强大的冲击。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79年代D、20世纪80年代5、美国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对( D )的依赖性很强。
A、政府B、行业协会C、工会D、市场二、多项选择题1、日本企业人事制度的三大支柱是( ACD )。
A、终身就业B、弹性工资C、工会制度 D年序工资制度E、内部提拔为主2、新国际竞争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趋势是:BCDEA、加强对职工的培训,培养职工的责任心和自觉性B、吸收工人参与管理C、日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成为各国的首选D、吸取各个模式的优势,根据形势不断完善和发展E、美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将成为各国的首选3、在美国企业中形成刚性工资的原因是( ABC )。
A、管理者和工人之间存在企业经营情况信息的不对称B、美国工人工资的增加,都是通过斗争辛苦得来的C、美国的劳动力市场发达,工人的流动性比较大D、美国企业中管理者和工人之间比较信任E、美国工人不喜欢弹性工资4、日本模式的基本特点( ABDE )。
A、终身就业、弹性工资和合作性劳资关系B、有限入口和内部提拔C、刚性工资D、对抗性的劳资关系E、重视职工素质和对职工的培训5、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是( ACE )。
A、强调个人B、强调集团C、以任务为中心D、以从业人员为中心E、强调个人竞争三、判断题1、美国企业的管理,人性化的程度很高。
(×)2、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发放的红利在日本企业中占着很大的比重,使日本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具有很大的弹性。
(√)3、日本企业中的劳资双方的关系一直都很和谐。
(×)4、在汽车、钢铁、炼油和其他现代化的行业里,不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难以产生规模经济。
(√)5、现代化就是美国化的同义语。
(×)6、日本企业聘用职工时,不看重个人的具体技能,而是强调基本素质。
(√)7、日本企业里有新的工作需要时,会尽量通过市场去招聘。
(×)8、美国模式比日本模式更有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9、随着日本经济的衰落,日本模式已经不具有任何借鉴意义。
(×)10、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设计的初衷,是要通过简化工人的劳动内容,削弱工人在分配谈判中讨价还价的地位,以图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第三章人力资源计划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的人力资源计划中应解决的核心问题是( C )。
A、人力资源招聘B、人力资源甄选C、人力资源保障问题D、绩效考核2、20世纪40年代末在美国兰德公司的“思想库”中发展起来的一种预测方法是( C )。
A、管理人员的连续规划B、马尔可夫分析C、德尔菲法D、趋势分析法3、找出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的人事变动趋势是指( B )。
A、经验分析法B、马尔可夫分析C、德尔菲法D、趋势分析法4、适合于稳定的小型企业的短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是( A )。
A、经验分析法B、马尔可夫分析C、德尔菲法D、趋势分析法5、人力资源预测可分为( A )种。
A、2B、3C、4D、5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人员供给计划的是( BCD )。
A、职务编制计划B、人员内部流动政策C、人员外部流动政策D、人员获取途径E、人员的职位变动2、人力资源计划的发展方向是( ABCD )。
A、灵活B、高效C、使用D、短期E、多变3、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是( CDE )。
A、管理人员的连续规划B、马尔可夫分析C、德尔菲法D、趋势分析法E、经验分析法4、以下属于人力资源资源供给预测的方法有( ABE )。
A、档案资料分析B、马尔可夫分析C、德尔菲法D、趋势分析法E、管理人员的连续规划5、在制定人力资源计划时,要注意的原则是( ABC )。
A、充分考虑组织内部、外部环境的变化B、确保企业的人力资源保障C、使企业和员工都得到长期的利益D、企业的财务情况E、员工的年龄及教育情况6、人力资源预测可分为( AB )。
A、人力资源需求预测B、人力资源供给预测C、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D、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状况E、企业的人员流动率及原因预测7、使用德尔菲法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ABCDE )。
A、给专家充分的信息使其能作出判断B、所问的问题应是一个主管人员能答复的问题C、不要求精确D、使过程尽可能简化E、保证所有专家能从同一角度理解员工分类和其他定义8、组织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来源主要包括( ABCD )。
A、失业人员B、各类学校毕业生C、专业退伍军人D、其他组织流出人员E、组织辞退人员9、编写人力资源计划的典型步骤是( ABCDE )。
A、制定职务编制计划B、制定人员配置计划C、预测人员需求D、确定人员供给计划E、制定培训计划10、以下属于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调整计划的是( ABCDE )。
A、招聘政策B、绩效考评政策C、薪酬与福利政策D、激励政策E、职业生涯规划政策三、判断题1、人力资源计划是一份面向企业的计划。
(×)2、由于人力资源市场和企业发展的变化周期增快,企业更倾向致力于编写中长期人力资源计划。
(×)3、德尔菲法的目标是通过综合专家们各自的意见来预测某一领域的发展。
(√)4、马尔可夫分析在理论上比较简单,但其应用方法却很复杂。
(×)5、档案资料分析是预测管理人员内部供给的最简单的方法。
(×)6、德尔菲法与一般会议法是一样的,都是面对面。
(×)7、人员供给计划是人员需求计划的对策性计划。
(√)8、有价值的人员计划只具有内部一致性。
(×)9、长期计划适合于大型企业,中期计划适合于大型、中型企业,年度计划适合于小企业。
(×)10、企业的人力资源计划不能与企业的发展计划相背离。
(√)四、计算题某大型企业根据以往的资料得知,在5年中,决策层中有70%的人将保持稳定,有10%的人将由于种种原因被降到经营管理层,有5%的人将被降到管理执行层,有15%的人会离职;在经营管理层中,有15%的人将晋升到决策层,有60%的人将保持稳定,有10%的人会被降到管理执行层,有5%的人将被降为操作工人,有10%的人将离职;在管理执行层,有75%的人将保持稳定,有5%的人被晋升到经营管理层,有5%的人被降为操作工人,有15%的人会离职;操作工人中有5%的人将晋升到管理执行层,70%的人保持稳定,有25%的人将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