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设计的船》教学设计
教具:微课视频、课件、音乐、板书字吸铁石、鼠标笔、实物船、教案、麦克学具:上下“开口”矿泉水瓶、双面胶剪刀水彩笔、橡皮泥、卡纸筷子牙签、塑料泡沫等适合漂浮的物品
一、导入:
1.以纸船激趣
师:大家看!(播放课件)这是什么?
生:纸船!
师:对!你们玩过纸船吗?是怎么玩的?(2-3 位回答)
生:把它放到水里,往前推着玩…
师:哦,那纸船为什么会漂浮在水中呢?(播放课件)
生:因为很轻、船底部涂了蜡所以不容易湿…
2.探究生活中可漂浮的材料
师:说得好!提到漂浮,课前老师为同学们留了作业——寻找身边可以漂浮的物品。
你都找到了什么?请举手告诉我们!
生:矿泉水瓶、卡纸、筷子、牙签、乒乓球、塑料泡沫…(还有补充吗?)师:哇,你们找到了这么多啊,真了不起!现在思考一下,如果将它们往水里压,你觉得能压下去吗?为什么?
生:不能。
因为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一松手还会浮上来。
师:说的太棒啦,给这位同学掌声!各种各样的船就是利用浮力(板书)原理才得以航行在江河湖海上的。
今天我们就来利用可漂浮的材料、设计一艘有创意的船吧!
板书课题:我设计的船
(设计意图:从身边实物导课,引导学生自然进入上课状态、激发其学习兴趣。
)
二、探究新知:
1.了解不同种类和造型的船
师:首先老师要考考大家,这些船你们都认识吗?
生:游轮、帆船、货船、破冰船(师:“增加点难度”)气垫船、潜水艇、航空母舰…
2.探究船的制作方法
A.师:你们懂得可真多,仔细观察这幅图——以帆船为例,你认为一艘
船主要分为哪几部分呢?
生:船身、船帆、桅杆…(若说出夹板、船锚、控制台等答案,师再深入提问:“它们是在船的什么位置上?”引出“夹板和船锚在船身、控制台在船头,也属于船身一部分等”。
)
师:再请小组讨论两个问题——所带的材料中,哪些适合制作船?应该怎样制作?
生:船体用矿泉水瓶或塑料泡沫、船帆用卡纸或塑料泡沫再装饰上花纹、桅杆用筷子或吸管插在船身里再用橡皮泥固定、牙签做船舵…→是否
有不同意见?(2-3 人回答)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了各自的想法,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进一步学习船的制作方法。
(边播边提问:为什么要先贴船身的装饰再贴两头的?
生:可包住船身两头卡纸剪裁的瑕疵、显得整齐…)
(播到2:58)师展示微课实物作品:“看,这就是老师在视频中做的小船,你们都学会了吗?接下来我们再欣赏一些优秀的同学作品。
”B.(课件出示图片)
师:谁来说一说这四艘船,哪艘对你有启发?为什么?
生:第一艘船帆被分了几段而且装饰精美;第二艘船体两侧有用筷子做的导弹、船帆有层次感;第三艘的船帆上有字、还做了一面“龙字旗”,像古时候的船;第四艘船上制作了个小人和护栏,很生动…
师:描述得很到位!这些作品的船身又有何特点?
生:用易拉罐组合;加上眼睛嘴巴鱼鳍和尾巴,很生动;用塑料泡沫…
(过渡语:是的!看到这里,大家想不想也动手设计一艘船呢?)
3.提实践要求
组内合作或个人独立完成一艘的新颖、美观的船。
要求:1)分工明确、材料选择得当、制作方法巧妙;
2)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15min)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不同种类船,组内探究制作船身、船帆、桅杆的方法;利用微课视频演示制作方法,解决教学重难点;出示学生作品,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为创作打基础。
最后明确创作要求,组内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三、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伴随背景音乐)滚动播放优秀学生作品、传阅微课实物,组内合作运用剪贴、插接等方法进行制作。
教师辅导要点:造型、创意、是否能平稳漂浮。
最后引导学生调整组内作品准备展评。
(20min)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验方法,感受快乐、促进其个性发展,锻炼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能力。
)
四、展示与评价:
自评:介绍本组作品在造型与创意上的设计意图。
互评:你们最喜欢哪组的作品?为什么?
师评:如果把船放在水里,怎样能让它平稳漂浮?
生:将桅杆用橡皮泥固定在船身;往瓶子里倒沙子、前后晃动使其均匀平铺…
师:好主意!课下同学们可以将做好的船放到水里玩一玩,比比看谁的
船漂得最稳。
掌声送给这些同学和你们自己!
(5min)
(设计意图:加强评价机制,使学生学会评价作品,再拓展出另船平稳漂浮的方法,课下实践。
)
五、总结与拓展: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
生:我学会利用浮力的知识设计一艘漂浮在水上的船…
师:说得真好!其实在生活中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随处可见,它使我们的生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希望同学们在平日里都能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2min)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发现,养成善于钻研的美好品质。
)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