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董事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一)为规范控股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有控股子公司。
(三)本办法所称外部董事是指公司依法聘用、由非本公司职工的外部人员担任的董事。
二、选聘外部董事人员定位及编制
公司聘请的各控股子公司外部董事,同时作为公司专家智囊团成员,除行使董事相关职责外,还承担着为公司发展出谋划策、协助完成上层公关以及项目申报等专家工作职能,其外部董事职能由董事办负责对接,专家职能由总裁办负责对接。
(一)定位原则
控股子公司外部董事按专家智囊团成员身份分属于政策专家、技术专家、战略管理专家和经营管理专家范畴,根据控股子公司经营管理需要,就近安排。
(二)专家定位及编制
1、政策专家:定位于政府部门退休人员,与各部委联系密切的行业研究院所专家协会(学会)领导,编制为2-3人。
2、技术专家:定位于新能源领域研究院、设计院或高校院所相关专家,编制2-3人。
3、战略管理专家:定位于从事新能源行业的,或有该行业背景的高层战略投资和战略管理人员,编制1-2人。
4、经营管理专家:定位于同行业或上下游行业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编制2-3人。
三、任职条件
(一)担任外部董事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具有较高的股东产权代表意识,能够忠实地维护股东财产的合法权益;
2、具有良好的职业信誉,诚信勤勉,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忠于职守,依法履职;
3、在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资本运作、科研开发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10年以上的相关工作经历,或具有与履行职责要求相关的高端资源或法律、经济、财会、金融等某一方面专长;
4、具有较强的高端资源协调能力,政策决策判断能力、风险防范能力、识人用人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
5、与任职公司之间不存在可能影响公正履行外部董事职责的关系;
6、身体健康,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履行职责;
7、《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担任董事的其他条件。
四、选聘
(一)外部董事由公司董事办提出用人需求,由人力资源部负责选聘,在综合考虑董事职能和专家职能的基础上,采取直接选聘或公开招聘的方式。
(二)外部董事实行任期制,每个任期不超过3年。
任期内可依照规定程序更换。
任期结束后,经
所在公司董事会考核合格,可以连任。
五、职责、权利和义务
(一)外部董事履行以下职责
1、贯彻执行公司关于控股子公司管理政策和决议,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2、及时、如实向公司报告关系任职公司资本运作的决策、经营等重大事项,依法维护出资人的知情权;
3、参与任职公司的战略决策和运行监控,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4、关注任职公司长期发展目标与核心竞争力培育,避免或纠正决策经营上的短期行为;
5、督促任职公司建立权责明确、运转顺畅、制衡有效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6、《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责。
(二)外部董事享有以下权利
1、有权在董事会会议上独立发表意见并行使表决权;
2、有权提议召开临时董事会会议,但须经1/3以上董事同意;
3、2名(含2名)以上外部董事认为董事会会议资料不全面或论证不充分时,可联名提出缓开董事会会议或缓议会议议题,董事会应予采纳;
4、有权对其他董事、高管人员违反法律或公司章程、不执行公司本部决定或董事会决议的行为进行监督,必要时提请董事会予以纠正;
5、根据履行职责需要,有权采用实地调研、查阅任职公司有关资料、找任职公司有关人员谈话等必要的工作方式,了解和掌握任职公司的各类工作情况;
6、有权对可能出现的投资失控、关联交易等经营活动进行审查,必要时提请董事会研究;
7、有权就可能损害出资人或任职公司合法权益的情况,直接向公司本部报告;
8、在履行职务时的办公、出差等有关待遇,比照任职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执行;
9、《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三)外部董事履行以下义务
1、出席任职公司董事会会议,并对会议议题提前进行调研论证;因故不能出席董事会会议的,应当书面委托其他外部董事代为出席并载明授权范围;
2、忠实履行职责,维护出资人和任职公司的合法权益;
3、关注任职公司事务,及时了解和掌握信息,深入研究、分析,独立、慎重行使职权;
4、勤勉工作,投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履行职责;
5、运用自己的经验和信息等无形资源帮助任职公司改善经营管理,但不介入公司的具体经营业务;
6、定期或不定期向公司本部报告工作,参加公司本部要求参加的会议;
7、诚实守信,遵守公司章程,承担保守商业秘密和竞业禁止义务;
8、接受出资人监督和任职公司员工监督,接受监事会对其履行职责的合法监督和合理建议;
9、《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义务。
(四)外部董事参加任职公司董事会会议,应当就会议讨论决定事项发表以下几类意见之一:同意;保留意见及其理由;反对意见及其理由;无法发表意见及其障碍。
(五)专家顾问
1、帮助公司协调政府部门关系,协助完成项目申报;
2、在技术发展战略层面、项目研究方向、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新工艺应用以及项目申报方面提供指导;
3、在产业链上市以及投融资战略决策方面提供指导;
4、为公司经营管理把脉,找出差距并不断完善。
六、职能对接
外部董事(专家智囊团成员)因工作性质不同,采取由董事办和总裁办分别对接的方式进行工作沟通协调。
(一)作为外部董事的工作由董事办助理负责对接。
(二)作为专家智囊团成员的工作由总裁办外联专员负责对接。
七、管理办法
(一)控股子公司外部董事,由人力部负责签订聘用协议,约定责、权、利和待遇标准,董事办负责管理和工作对接,根据各级董事会要求,通知外部董事按时出席董事会,并根据各自职责规定履行权力和义务。
(二)控股子公司外部董事作为公司特聘专家,由总裁办负责管理和工作对接,根据公司战略发展、技术研究、或项目申报或经营管理需要,向专家征询建议,要求来公司进行工作指导或协助完成政府公关或项目申报等。
(三)所有外部董事(专家智囊团成员)均不进行考勤,由总裁办负责纳入公司外联信息平台,建立联络档案,对每位专家的联系信息进行记录,作为半年或年终考评的依据。
八、待遇及发放办法
(一)固定年薪
1、控股子公司外部董事(专家智囊团成员)根据公司级别、地域、个人在相关领域中的影响力以及对于公司经营发展的推动作用,享有3-6万元的固定年薪。
2、外部董事(专家智囊团成员)固定年薪及发放办法由公司(控股子公司)董事会确定。
(二)重大事项奖励
1、外部董事(专家智囊团成员)协助公司完成重大战略决策,参与或指导完成关键技术开发,帮助公司或控股子公司完善经营管理体系,规范制度或流程的,根据贡献大小由公司给予一次性奖励。
2、外部董事作为公司特聘专家,协助公司完成项目申报,取得政策扶持资金的,根据扶持资金额度,按比例(具体比例沟通后确认)兑现提成。
(三)待遇发放办法
1、外部董事的固定年薪每年发放一次,由所在公司董事会负责申请,所在公司人力审核,所在公司总经理审批后予以发放。
2、外部董事固定年薪由其所在控股子公司负担。
3、重大事项奖励不固定具体发放时间,由总裁办负责发起,原则上在奖励事件发生后一个月内兑现奖励。
九、其它
本管理办法由董事会办公室修订,管理办法的最终解释权归属董事会办公室,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