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中考复习资料
专题一:中国近代史(一):侵略与反思
导入部分:
1.辛苦-收获。
2.复习方法:掌握历史史实;理清历史线索;规答题技巧。
3.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重大事件:1940年鸦片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国成立。
4.中国近代史三条基本线索:侵略史、抗争史、探索史。
一、知识网络
表一: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表二: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大规模的革命运动或改革
三: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历程
二、其它重要问题
1.鸦片战争前夕西方列强和中国形势的对比。
2.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分析。
(1.政治腐败:清政府统治腐败;2.经济落后:封建经济落后,清政府财政困难;3.军事落后:武器落后,军备松弛,战斗力差。
)
3.结合中英《条约》的主要容,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
(P4.1.割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2.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影响了清政府的财政;3.开放通商口岸: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4.协定税款: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
4.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对吗?请分析。
(1.目的: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2.性质:都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3.手段:侵略战争;4.后果: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获取更多利益和特权,打开中国市场,加重中国的民族危机。
)
5.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是如何侵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P8
6.左宗棠收复:背景、时间、人物、策略、结果、意义。
(背景:阿古柏侵入,英俄虎视眈眈,危机。
时间:1876年。
人物:左宗棠。
策略: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结果:军事上取得胜利,收回伊犁。
意义:缓和了危机,维护了国家主权。
)
7.结合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容,分析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危害。
(P4.1.割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2.赔款:极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严重影响了清政府的财政;3.增开通商口岸:大大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4.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大便利了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标志着帝国主义在中国开始资本输出。
)
8.比较《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程度。
(1.割地;2.赔款;3.通商口岸;4.协定税款-开设工厂。
)
9.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容,分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危害。
(1.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中国的经济命脉完全掌握在帝国主义手中;3.中国社会完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0.新文化运动:时间、代表人物、阶段、主要思想、性质、
(时间:1915-1919年;代表人物:独秀、大钊、胡适、鲁迅;阶段:1915-1917年为第一阶段、1917-1919年为第二阶段;主要思想:第一阶段主要宣传“与科学”、第二阶段主要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
)
三、练习(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