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
第一节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第二节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第三节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与途径
第四节会计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节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本职业集体的眼前利益出发看待和选择自己的行为,转变为以最终谋求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出发
在我国,职业道德的基础是最终谋求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二)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理论道德水平
(三)有利于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四)有利于培养会计道德情感
会计职业道德情感的培养包括对会计职业的荣誉感、责任感的培养等。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爱岗敬业”是会计职业情感的核心内容。
(五)有利于树立会计职业道德信念
第二节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一、职业道德观念教育
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三、职业道德警示教育——通过开展对违法会计行为典型案例的讨论,给会计人员以启发和警示。
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
五、爱岗敬业的教育
六、会计职业精神的教育
第三节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与途径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是会计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以会计道德教育的客观过程的特征及其规律性为依据的。
(注意判断)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
(一)接受教育——外在教育
(二)自我教育——内在教育,实现由接受教育到自我教育的过程。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一)会计学历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1.会计学历教育在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具有基础地位。
2.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学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没有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应有地位。
(2)重视专业技能培养,忽视职业道德教育。
(3)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会计学历教育中的目标(可简单看看)和措施(3点):
①设置“会计职业道德”课程。
②开展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活动。
③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测试和评价。
(二)会计继续教育中的职业道德教育
1.财政部印发《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明确规定“会计人员每年接受培训(面授)的时间累计不应少于24小时”。
2.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特点:
(1)针对性。
(2)适应性。
(3)灵活性——在培训类型上、教学内容上、培训组织上、培训方法上、时间安排上、师资选聘上、教材选择上,都具有灵活性。
这种灵活性不但提高了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同时也缓解了会计人员的工学矛盾,保证了继续教育的实效性。
【2007年多选】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形式具有()特点.
A.示范性
B.灵活性
C.针对性
D.适应性
【答案】BCD
2.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1)形势教育。
教育的重点是要贯彻“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和“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指示精神,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政治水平和思想道德意识。
(2)品德教育——最基础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必要补充。
品德教育主要包括:会计职业信念教育、会计职业义务教育、会计职业荣誉教育、会计职业尊严教育和会计职业节操教育。
【2009年·单选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最基础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
A.法制教育
B.形势教育
C.自我教育
D.品德教育
【答案】D
(3)法制教育。
【2007年·多选题】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明确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主要内容为()。
A.形势教育
B.自我教育
C.品德教育
D.法制教育
【答案】ACD
第四节会计职业道德修养
一、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
道德修养,是指个人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等方面,自觉按照社会的道德要求,在思想意识、道德行为和品质方面的自我改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2007年·多选题】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包括()。
A.自我改造
B.自我教育
C.自我提高
D.自我完善
【答案】ABC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主要表现为个人的思想意识活动。
【2009年·单选题】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主要表现为个人的()。
A.改造活动
B.教育活动
C.思想意识活动
D.提高活动
【答案】C
【2008年·判断题】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主要表现为会计人员的自我教育活动。
()
【答案】错
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修养,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并维护国家和集体根本利益的需要。
【2008年·单选题】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修养是提高()、维护国家和集体利益的需要。
A.会计理论水平
B.会计工作质量
C.会计核算能力
D.会计管理能力
【答案】B
三、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一)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对会计地位的认识
1.会计职业道德认识
主要是指对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包括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和概念的掌握和对会计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
会计人员提高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是进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起点。
2. 会计地位的认识
会计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往往关系到众多的利益分配问题。
会计工作直接涉及国家、企业、其他业务相关单位和个人的切身利益。
(二)会计职业道德情感的培养
会计职业道德情感,是指会计人员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在处理职业活动中的各种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职业道德情感的培养,主要是指职业责任感(义务感,将“不得不为”的行为转变为“自觉自为”的行为)和职业荣誉感(光荣感和自豪感)的培养。
(三)会计职业道德意志和职业道德信念的培养
1.会计职业道德信念,是会计人员对会计职业的道德义务的强烈的责任感和对会计职业的理想目标的坚定信仰。
2.会计职业道德意志,就是会计人员在履行职业道德义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动地战胜各种困难和障碍的毅力和坚持精神。
(四)会计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培养和会计职业环境的适应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不仅包括道德意志方面的修养,也包括道德行为方面的修养。
1.会计职业道德行为,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调节下所采取的行为,当这些行为反复持久、习以为常以后,就会形成职业习惯。
2.会计职业环境指的是对会计职业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外部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法律环境等,都影响和制约着会计职业道德活动。
另外,会计人员还要适应内部职业环境,包括熟知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加强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的交流,增强岗位责任心等。
【2007年·单选题】会计职业环境指的是对()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A.职业道德
B.会计职业
C.会计人员
D.专业技术
【答案】B
四、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一)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社会实践活动
1.实践是道德修养的基础。
2.实践可以检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品质。
3.实践是道德修养的目的和归宿。
4.职业道德修养的水平是随着职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的。
(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途径——勤于学习
勤于学习是加强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一个必要条件。
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2.深入学习会计职业道德理论。
揭示会计职业道德修养具体要求和规律的是会计职业道德理论。
3.学习专业知识。
4.虚心学习先进人物事迹。
(三)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开展两种会计道德观念的斗争
自觉进行两种会计道德观念的斗争,是会计人员道德修养能否成功的关键。
(四)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勇于开展自我批评(内省)、敢于剖析自己开展自我批评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环节:
1.认识自我——是会计人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前提和起点。
自我认识的基本方法就是对照——理论对照、实践对照、榜样对照。
2.自我斗争——是贯穿会计人员全部自我教育活动的矛盾运动。
三个层次:是非观上的自我斗争、价值观上的自我斗争和知行观上的自我斗争。
是非观只是从认识上解决“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问题,而价值观则要求从全部思想意识上解决“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的问题,它是更高层次的自我斗争。
知行观上的自我斗争是最高层次的自我斗争。
3.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
五、要提倡慎独精神
慎独是衡量一个人道德觉悟和思想品质的试金石。
“慎独”是指在失去外界监督,独自一个人的情况下,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
慎独的前提是坚定的职业信念和职业品德(注意选择),它是道德内在约束力作用的结果,突出地表现了道德的自律作用。
(注意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