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教学计划

2-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教学计划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教学计划
一、学制
三年(高职)。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机械为基础,与电气、电子、液压、计算机等技术相结合,适合民航业发展和国家大型民航飞机制造的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突出的面向航空机务部门一线工作岗位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三、培养要求
1.知识结构
(1)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计算机常用的操作系统及语言,熟练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
(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力学、制图、机械设计、电工、电子等技术基础理论;
(4)熟悉机电设备中的机、电、PLC、液(气)等各种自动控制装置的设计、使用和维修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5)掌握以飞行原理、飞行结构与系统、航空电气系统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知识;
(6)掌握机电设备维修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
(7)在专业范围内熟悉阅读技术资料的英语知识。

2.能力结构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基础,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有一定的文字表达和文献综述能力。

(2)具有阅读、测绘和绘制机械零件图纸、设备装配图纸,具有运用计算机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能力,能正确标注尺寸、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

(3)具有机、电、液(气)控制系统的初步应用能力。

(4)具有机电设备微机控制系统(如单片机、PLC等)的初步方案设计能力。

(5)具有航空机电设备维修、管理方面的知识和动手能力。

(6)具有一定的本专业英语科技文献阅读能力。

(7)通过按照CCAR-147规定的“民航航空器维修基础培训大纲”要求的技能培训,争取获得中国CAAC维修基础执照,或其他技能证书。

四、主干课程(10门)
1.公共基础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英语,高等数学;
2.专业基础课:工程制图及计算机绘图,工程力学,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
3.专业课:空气动力学基础及飞行原理,飞机结构与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

五、主要课程内容简介
1.工程制图及计算机绘图
通过对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投影法基本原理、零件常用表达方法、零件图和装配图绘制、计算机绘图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能力。

为工程语言的表达打下良好的基础。

2.工程力学
本课程结合工程问题学习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

静力学介绍力和刚体上各种力系的简化和平衡。

运动学研究物体运动的几何性质。

动力学讨论物体运动及其受力关系。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质点和质点系机械运动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

材料力学分析受力杆件的承载能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学习工程实际构件设计中必需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对工程结构受力变形、应力应变等问题的分析和实验论证能力。

3.电工技术
电工技术是研究电路理论,了解常用电动机及工业电器的工作原理。

主要任务是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电路理论及电工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基本的实验技能。

4.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是研究各种半导体器件的性能、电路及其应用,主要对目前一些最常用的基本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进行讨论。

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电工电子技术理论,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

5.机械设计基础
本课程包涵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

机械原理学习平面机构概论、平面连杆机构、平面凸轮机构、齿轮机构和齿轮系、以及其他常用机构的原理和设计方法。

学习机械的动力性能、机构选型及运动方案设计。

机械设计学习机械零件设计概论,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键、花键和销连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滑动轴承,滚动轴承,以及轴、联轴器、离合器等的工作原理、设计和选用方法。

6.空气动力学基础及飞行原理
本课程包涵空气动力学基础和飞行原理两大部分。

空气动力学基础主要学习大气物理学和空气动力学(气流特性,空气流动的基本规律,升力,阻力,增升和增阻装置,高速飞行等)。

飞行原理主要学习升力、重力、推力和阻力之间的关系,稳态飞行,转弯理论,载荷因数的影响,飞行稳定性和操纵性,飞机的平衡等。

7.飞机结构与系统
本课程主要学习飞机的机体结构特点及受力情况、飞机各系统(如液压系统、起落架系统、飞行操纵系统、座舱环境控制系统、防冰排雨系统、燃油系统等)的组成及工作情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飞机结构与系统的专业知识。

8.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
本课程主要学习机电设备故障及零部件失效机理、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机械设备维修方式与修复技术、典型机械设备修理、液压系统维修、电气设备维修、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等。

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机、液、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基本思路、方法、技术以及必要的基本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