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校大学生流行语的调查报告

我校大学生流行语的调查报告

我校大学生流行语的调查报告篇一:“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的影响”总结重庆邮电大学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大类强化指导老师:谢俊组长:刘雨龙组员:刘敏朱飞跃杨彦刘丙帅姜旭王书林史林森余和川XX年6月3日关于网络用语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目录前言 ................................................ ................................................... .. 3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 ......................... 3 二、实践调查结果与分析 ................................................ .................. 3 (一)调查结果 ................................................ ............................ 3 (二)实践调查结果分析 ................................................ .............. 4 1、网络用语成风,主流文化受损 ............................................ 4 2、从众心态影响,自我主张匮乏 ............................................ 6 3、网络用语对社会影响,利弊参半 ........................................ 8 4、学生选择理性,还需加强引导 ............................................ 9 5、流行语背后的分析 ................................................ ............ 11 三、总结 ................................................ ......................................... 13 参考期刊书目 ................................................ ..................................... 15 附录 ................................................ ...................................................16前言“网络用语”,即多在网络上流行的非正式语言。

多为谐音、错别字改成,也有象形字词,以及在论坛上引起流行的经典语录。

网络用语产生之后,迅速风靡中国,适用范围也有原来的网络扩大到日常生活。

对于网络用语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日渐流行,我们小组确定了“网络语用对大学生的影响”这一调查题目,并展开了调查。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小组成员在重庆本地高校、以问卷为主要方式采用随机无记名形式进行调查,合计发放问卷300份。

二、实践调查结果与分析(一)调查结果男 (x1)女 (x2)159/(53%)141/(47%)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回收率达到了100%。

为避免性别对调查题目的影响,调查男女数基本满足1:1条件。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没有人对网路的语用有排斥现象。

大学生追崇网络用语的主要原因是追求时尚、张显个性,还有盲目的从众心态。

大学生对网络用语持自己态度,认为网络用语有利有弊,可用,但应当进行规范和引导;多数人都会理性的选择网络用语,但也有部分人不注重语言的内容。

很多被调查者认为网络流行语产生了“文化复制”现象,已经失去了使用者张显个性的初衷。

大学生中绝大多数认为网络用语的使用不足以展现个人价值观。

但值得反思的是,有4成被调查者对“网络文化会否替代主流文化”采取了中立的回答方式。

(二)实践调查结果分析1、网络用语成风,主流文化受损你认为网络流行语会否替代主流文化会,因为它发展迅速,通用性和传播性强 (x1)不会,因为它不代表主流的价值观21/(7%)(x2)不清楚,未来的事无法预料 (x3)159/(53%)120/(40%)这次调查报告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谈到“网络用语会否取代主流文化”时,有43%关于大学生认为“未来的事情说不清楚”。

这一回答说明部分学生认为网络用语有可能在未来升级为主流文化。

谈到网络用语与主流文化的问题就不得不先解释“主流文化”这一概念。

对于主流文化我们不能给出一个精准的定义,但传统的主流文化就是指我国几千年来传下来的优秀文化和思想道德理论。

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一部分不很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被新生的观念所取代,但是主流文化的核心是积极的、理性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说到主流文化积极与理性的所谓正统性,并不是为了说明非主流都是偏激的不好的事物,它只是有些偏离主流文化,比如上世纪的朋克、摇滚,这些非主流产物都被现在的很多人所钟爱。

主流与非主流二者就好比中规中矩的老师和叛逆的学生:在某些问题面前,老师不尽然都是对的,学生也不全然都是错的,但是学生做错事的几率确实要比老师大那么一点。

拿当今社会来说,某些人的拜金主义、功利心态,青少年的“宅”、“腐”等思想,都是侵蚀人性的不良现象。

你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和控制网络流行语引导(x1)封杀(x2)141/(47%)中立(x3)21/(7%)放任(x4)99/(33%)39/(13%)篇二:关于校园流行语及其心理分析的调查报告关于校园流行语及其心理分析的调查报告课题名称:关于校园流行语及其心理分析的调查报告研究时间:学校班级:指导老师:课题组长:第一执笔人:课题成员:TO:新世纪的今天,是一个变化莫测,风起云涌的舞台。

处在新世纪开端的我们,也有着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越来越强,也更加追求独立,自主创新等等。

但是在如今的社会,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对性。

我们在接受外界的思维文化时,也避免不了接受到一些文化垃圾。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还不能很好的去选择,这时候就需要家长老师的正确指导。

而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最基本手段,作为文化交流的窗户,在中学生的生活里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它在中学生的生活中会变得如何呢?为了让人们了解中学生的心理,以协助他们找到正确的思维方式,我们选择了《关于校园流行语及其心理分析的调查报告》作为我们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关键词】:校园流行语心理目录一、问题的发现和提出―――――――――――――――――二、制定的研究方法――――――――――――――――――三、关于校园流行语使用的调查问卷―――――――――四、分析调查问卷及浅析校园流行语――――――――――――五、采访老师同学的记录――――――――――――――――六、小组成员的讨论与指导老师的点评――――――――――七、总结―――――――――――――――――――――八、附录:调查问卷图表――――――――――――――――――一、问题的发现和提出:流行语是一种词汇现象。

从研究的角度来说,是一种词汇的分类研究。

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也是同学交流中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

校园流行语之所以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语言研究界的应有关注,是因为社会对流行语的性质缺乏正确的认识,把流行语混为一谈,于是失去了分类的意义和研究的价值;或者过狭,把流行语局限于某个地域范围,或将它等同于某种社会方言,将校园流行语研究纳入地域方言或社会方言的研究,比如青少年的流行语等等,使得校园流行语的研究实际上与地域方言或社会方言研究重叠,失去了独立性。

所谓流行语,它是指在某一时期、地域中出现的、广为流行的语汇。

它以鲜活的形式来表达特殊的含义。

流行语丰富了我们的话语空间,对原生态的生活形式和内容有很强的概括性,又不失幽默、调侃的意味,读来给人以身心的愉悦。

而在流行语中校园流行语占主要地位。

这些流行语有利也有弊,令人担忧的是在有些校园里,流行语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转变成了粗话,脏话等等。

什么是校园流行语?怎么样的流行语才是健康的?这些校园流行语体现了同学们的什么心理呢?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种新型语言呢?怎么样正确引导同学们去使用流行语?这些便成了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于是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针对某些情况进行了研究性学习。

二、制定的研究方法1.2.3.4.5.6.7.课题的提出和课题小组的成立(XX年10月)小组讨论、策划课题研究方案(XX年11月—12月)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校园内的分发(XX年12月)小组成员回收和分析问卷(XX年1月)采访老师、同学及其家长(XX年1月)总结调查结果,得出初步心理分析(XX年1月—2月)指导老师进行总结,撰写研究结果(XX年3月)【形式】:口头调查笔头调查问卷调查上网查询三、关于校园流行语使用的调查问卷这次参加调查的人数约1000人,我门调查了本校的在校学生,其中高一、高二各占40%,高三占20%。

我们的题目共有19题,内容如下:1.您经常上网吗?A.每天 B.两三天一次 C.一周一次(一次一天?.)D.基本不(留校的痛苦?.)2.您经常阅读报刊杂志吗?A.每天B.每周C.偶尔D.不看3.您主要关注那些内容?A.时事政治 B.娱乐时尚C.体育近况D.校内杂志 E.小说 F.其它4.您喜欢看影视剧吗?A.喜欢,有机会就看B.碰到就看5.您喜欢哪一类的影视剧?A.外国原声影片B.偶像剧或古装剧C.搞笑剧或肥皂剧D.相声小品E.娱乐节目F.日本动漫 G.其他___6.您对您的校园生活满意吗?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 C.不很满意D.非常不满意 E.还有更高级别?..7.您的口头禅是什么:(1~3个)8.对于网络上、校园内的流行语,意思您都懂吗?A.全部 B.大半吧 C.不太懂9.您经常对谁使用流行语?A.亲人B.同学C.网友 D.其他____10.以下词语或句子您听得最多的是2B青年此处省略N字你妹有木有坑爹其它(写一下呗,亲~)11.您在校园里与人交流时是否搀杂方言?为什么?12.您对校园流行语持什么态度?A.支持。

有利于学生间的交流,为汉语词汇注入新元素B.反对,它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和规范性C.无所谓 D.其它(写在下方)13.您是否排斥某些流行语?A.带粗话性质的 B.听起来模糊不清的C.不适宜在公共场合使用的 D.其他具体(写在下方)14.许多人喜欢中英文搀杂,您对此现象有何看法?A.支持,既可以提高英语水平,又可以增强语言效果B.反对,崇洋媚外C.无所谓,说不说是自己的自由 D.其它(写在下方)15.您认为校园流行语为何如此流行?A.通俗简洁 B.幽默诙谐C.其他类别____17.您有主动去记忆一些流行语吗? C.无聊的时候可以看一看 D.视情况而定(时间、类型、票价等)你懂的伤不起卖萌可耻悲了个催穿越尼玛Hold 住你(),或者不()神马都是浮云给力谢谢等文明用语A.有,经常会搜集B.还好,遇到风趣上口的就记C.听一遍就记住了D.一般不18.您认为校园流行语对普通话发展有何影响?A.有积极意义,为普通话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B.有消极影响,它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和规范性C.现在还很难说,有好有坏吧,静观其变D.其他(写在下方)19.您为什么使用流行语?(请做简要回答)四、分析调查问卷及浅析校园流行语:先从上网人数上看,大多数同学都经常上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