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精神科护理技能 PPT课件

第三章 精神科护理技能 PPT课件


第三节 精神科康复训练护理
• 基本原则:功能训练、全面康复、回归社 会。 • 功能训练:康复的手段和方法。 • 全面康复:康复的准则和方针。 • 回归社会:康复的目标和方向。
精神康复的基本内容
• 1、始动行缺乏的行为训练(独立生活技能 训练、文化娱乐活动训练) • 2、药物治疗的自我管理 • 3、社会技能康复训练 • 4、学习行为技能训练 • 5、职业技能康复训练
第四节 精神疾病患者的组织与管理
• 好的组织管理能使患者友好相处,病房井然 有序,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使患者在 生活自理、学习、工作、人际交往能力等 诸方面进步和康复.
第四节 精神疾病患者的组织与管理
• • • • • 一、患者的组织 二、患者的管理 (一)制定有关制度 (二)树立良好风气 (三)丰富住院生活

• • • • • •
心理学基础
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
应激反应
角色转换
信息需要
被尊重和关注的需要
心理学基础
护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
共情能力(同理心)
心理保健能力
护患沟通的执行
• 准备阶段(仪表准备、心态准 备、环境准备、从打招呼开始) • 开始阶段 • 深入阶段(是沟通的主要阶段) • 结束阶段
建立护患关系的要求
• (5)要加强自身修养 • 护士对患者的影响力,来自护士自身的言行、 素质、形象、知识、技能给患者的感受而 形成的.
伦理原则
• • • • 保密 不伤害 公平 有利于患者
现行法律
• 2008年5月12日开始施行的《护士条例》的有关规 定如下:

• •
第十七条 护士在执业活动中,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 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 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应当及时向开具医嘱的 医师提出;必要时,应当向该医师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或者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 理的人员报告。 第十八条 护士应当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第三十一条 护士在执业活动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 部门依据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暂停其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 动,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护士执业证书: (一)发现患者病情危急未立即通知医师的; (二)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的规定,未依照本条例第十七 条的规定提出或者报告的; (三)泄露患者隐私的; (四)发生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严重威胁公众生命健康的突发事件,不服从安排 参加医疗救护的。 护士在执业活动中造成医疗事故的,依照医疗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第一节 治疗性护患关系的建立
• 护士与患者是一种治疗性的关系.是有目的、 以患者为中心、一切环绕患者的健康为目 标的互动关系.护士通过自身的言行、情感、 专业知识和现代技术来满足患者需求.
建立护患关系的要求
• (一)了解、熟悉患者的基本情况 • 1.一般情况 • 2.疾病情况
建立护患关系的要求
• • • • • 1.正确认识精神疾病 2.尊重患者人格 3.体会患者心情 4持续性和一致性的态度 持续性是指患者在住院期内有相对固定的 护士与其经常性地接触沟通,使其得到关心、 支持、安慰.
护患沟通的执行和技巧
国内外研究中的护患沟通的执行要素是: 1、沟通的计划和准备 2、沟通的启动 3、收集信息 4、给予信息 5、获得并理解患者的观点 6、结束
护患沟通的基本技巧
1. 2. 3. 4. 5. 共情 非语言沟通 观察 倾听 说话
影响护患交流的相关因素
• • • • (一)护士自身个性不成熟 (二)使用不良的交流Βιβλιοθήκη 式 (三)交流缺少事前计划 (四)其他
一、 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 一、护理评估 • (一)暴力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 • 1.精神症状 幻觉、妄想、意识障碍、情绪 障碍 • 2.个性特征 • 3.诱发因素 药物副作用、工作人员态度、 达不到病人的需求、病友之间矛盾等.
第四节 精神疾病患者的组织与管理
• • • • • 三、分级护理管理 护理对象: 1.症状缓解,病情稳定者. 2.康复待出院者. 3.神经症患者.
第五节 精神科专科监护技能
• 危急状态常表现为暴力行为、自伤自杀行 为、出走、噎食、吞食异物、木僵等
一、暴力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 暴力行为:指直接伤害另一个人的躯体或某 一物体的严重破坏性的攻击行为,如伤人毁 物. • 分为:1.情绪型,受挫折-愤怒,伴有强烈的、 失控的愤怒情绪. • 2.手段型,达到某种目的,不伴有强烈的情绪.
第四节 精神疾病患者的组织与管理
• 三、分级护理管理 • (一)一级护理管理 • 对象:1.严重自伤、自杀行为、出走者 • 2.冲动、伤人、毁物行为者 • 3.兴奋躁动、行为紊乱者 • 4.木僵、拒食者 • 5.伴有严重躯体疾病者 • 6.生活不能自理者
第四节 精神疾病患者的组织与管理
• 三、分级护理管理 • (二)二级护理管理 • 护理对象: 1.精神症状不影响病区秩序,生活能自理或被动自 理者. • 2.伴有一般躯体疾病,生活能自理或需协助者 • 3.有情绪低落、自杀意念、出走企图,但能接受劝 导者.
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观察与记录
• • • • • • 一、精神疾病的观察 (一)观察的内容 1.一般情况 2.精神症状 3.躯体情况 4.治疗情况 5.心理需求的状况 (二)观察的方法 1.直接观察 2.间接观察
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观察与记录
• 一、精神疾病的观察 (三)观察的要求 • 1.客观性 2.整体性 3.目的性、计划性 • 4.要在患者不知不觉中进行
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观察与记录
• 二、护理记录 • 定义:是护士将观察到的结果及进行的护理 过程用文字描述或表格填写的形式记载之, 以供其他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病情,确定或修 改医疗护理的措施.
第二节 精神疾病的观察与记录
• 二、护理记录 • (一)记录的方式和内容 • 1.入院护理评估单 2.入院护理记录3.住院期的动 态护理记录 4.出院护理记录 5.出院护理评估单 6.其他 • (二)记录的要求 • 1.客观性2.及时、准确、具体、简明 3.书写项目 齐全,字体端正、字迹清晰4.不可涂改5.签名及时 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