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整理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整理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整理 第一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重点词语注音。

隧su ì洞 蜗w ō行 淤y ū滩t ān 驳b ó船 簇c ù新
笑xi ào 涡w ō 喷薄b ó 伤痕累l ěi 累l ěi
2、重点词语解释
蜗行:像蜗牛那样慢行,比喻行动迟缓。

簇新:极新,全新。

喷薄:本文指强烈散发、迸发。

伤痕累累:一般指全身是伤。

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伤痕累累。

3、文学常识
选自《舒婷的诗》。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

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

经历了十年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

第二课《梅岭三章》
1、重点词语注音
阎y án 罗 血xu è雨腥风 旌j īn ɡ旗
2、重点词语解释
旌旗:旗帜的总称。

这里借指军士。

血雨腥风: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

形容疯狂杀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取义成仁: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

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
3、文学常识
选自《陈毅诗词选集》。

陈毅,字仲弘,四川乐里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1934年10月,江西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陈毅因身负重伤,留在江西担任军事指挥。

1935年春,他在敌人重兵围攻下,率部突围到江西、广东两省交界的油山和梅山地区开展
游击战争。

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才离开。

这三首诗就写于这一时期。

第三课《短诗五首》
1、重点词语注音
舵du ò手 埋m ái 没m ò
2、文学常识
①《月夜》选自《沈尹默诗词集》。

沈尹默,原名君默,浙江人。

诗人,书法家。

主要作品有《秋明室杂诗》《秋明长短句》等。

②《萧红墓畔口占》选自《戴望舒选集》。

戴望舒,原名戴梦欧,浙江杭县人,现代诗人,翻译家。

主要作品有诗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③《断章》选自《鱼目集》。

卞之琳,江苏海门人,诗人,翻译家。

主要作品有诗集《鱼目集》《慰劳信集》《雕虫纪历》。

合集《汉园集》等。

④《风雨吟》选自《芦荻诗选》。

芦荻,原名陈培迪,广东南海人,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桑野》《驰驱集》等。

⑤《统一》选自《聂鲁达抒情诗选》。

聂鲁达,智利诗人。

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

主要作品有《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漫歌》等。

第四课《海燕》
1、重点词语注音。

飞窜cu àn 翡f ěi 翠
2、文学常识
选自《高尔基文集》。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苏联作家。

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