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1.五月的北京繁花似锦,夜空的鸟巢星光璀璨。
“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于2019年5月15日亮相国家体育场“鸟巢”。
此期间,太阳直射点最接近于图中的_____位置,我市昼夜长短及其变化状况是()A. ②;昼长于夜,昼渐长B. ①;昼短于夜,昼渐短C. ②;昼短于夜,昼渐短D. ①;昼长于夜,昼渐长【答案】 A【解析】【分析】解:从图中可知,①是春分日(3月21日前后),②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5月15日的北京太阳直射点最接近于图中的②位置,其白昼时间越来越长,昼长于夜。
故答案为:A【点评】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太阳直射到最北端是北回归线,最南端是南回归线,在南北回归线线上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在他们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北半球的二分二至分别是3月21是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6月22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适合科学考察。
9月23是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12月22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适合科学考察。
2.兰屿岛(下左图)位于我国台湾省东南海域,岛上全年高多雨,多大风,有“风岛”之称。
地下屋(下右图)是兰屿岛野银村传统民居,其主体位于地下,仅屋顶露出地表,且屋顶采用不对称的设计,缓坡面多朝向海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兰屿岛()A. 北部地区的地势东高西低B. 纬度低.适于规模化太阳能发电C. 村落分布于海拔较高地区D. 保护生态环境.适当发展旅游业(2)兰屿岛地下屋屋顶不对称的设计是为了()①排水②抗震③纳凉④防风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1)D(2)B【解析】【分析】(1)由图中等高线分布图可以看出,兰屿岛北部是西高东低;所处纬度低,但降水丰富,面积狭小,不适合大规模太阳能发电;村落是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区;应当保护当地环境,适当发展旅游业,故选D。
(2)兰屿岛地下屋屋顶不对称主要是因为该地区降水丰富,从东南海域吹来的风大,所以朝东南边的屋顶较长,与抗震、纳凉无关,故选B。
【点评】(1)常见的五种基本地形为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和高原。
平原海拔高度相对较小,在200米以下;高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丘陵海拔一般大于200米小于500米;盆地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山区可适当发展果林业和旅游业,缓坡可适当修筑梯田来减少水土流失。
(2)我国最为常见、危害程度较为严重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暴雨洪涝、寒潮、台风。
台风是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旋涡,造成的灾害有狂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等。
暴雨来势猛,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极易造成涝灾。
夏秋季节主要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登陆,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而内陆地区受影响较小。
3.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地位于D地的什么方向?()A. 北方B. 西北方C. 南方D. 东南方(2)对图中山体部位判断正确的是()A. A地为鞍部B. B地为陡崖C. C地位于山脊D. D地位于山谷【答案】(1)B(2)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指向标所指正北方向,A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向;故选:B。
(2)读图可知,A地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故A错误;B地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为陡崖,故B正确;C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故C 错误;D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
【点评】(1)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向一般为正北,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向北方,左为西右为东。
有经纬网的地图要根据经纬线定方向,没有指向标或经纬网的参照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盆地等高线数值外高内低;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4.地形剖面图是以下列哪种地图为基础转绘成的()A. 政区图B. 等高线地形图C. 卫星地图D. 城市交通图【答案】 B【解析】【分析】解: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
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它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建筑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
故答案为:B【点评】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
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可以更好地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倾斜缓急。
5.地球的形状是()A. 正球体B. 天圆地方C. 不规则的球体D. 圆形【答案】 C【解析】【分析】解:在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C【点评】考查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认识过程从天圆地方到麦哲伦环球航行到现在的卫星地球,对地球认识过程不断深入。
地球赤道周长最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因地球是一个球体,因此飞机飞行的路线都是弧线,而且是经过两点和球心的弧线。
6.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山谷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2)量得两山顶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则实地距离为()A. 500米B. 1千米C. 100米D. 1000千米【答案】(1)B(2)B【解析】【分析】(1)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①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应为山脊;②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应为山谷;③地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应为鞍部;④地等高线重合,应为陡崖。
依据题意。
(2)根据图中数字式比例尺1:100000得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量得两山顶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则实地距离为1千米;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1)B;(2)B;【点评】(1)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
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
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2)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
其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实际范围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则地图的图幅越大,反之越小。
7.读图,判断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A处山体部位为山谷B.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为200米C. 乙山与甲山的相对高度是68米D. B处山体部位为陡崖【答案】 D【解析】【分析】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
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读图可得,A、A位于两个山顶之间,是鞍部,A不符合题意;B、图中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等高距为100米,B不符合题意;C、乙山与甲山的相对高度是678﹣620=58米,C不符合题意;D、B处等高线重合,是陡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
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
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
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
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8.下图是我国某地某时段天气预报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昼长是指日出到日落的时间段,判断当地该日( )A. 昼短夜长B. 昼长夜短C. 昼夜等长D. 白昼渐长(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地所在区域及季节是( )A. 南方地区夏季B. 北方地区冬季C. 青藏地区夏季D. 西北地区冬季(3)下列四天中,最适合户外运动的是( )A. 星期三B. 星期四C. 星期五D. 星期六【答案】(1)B(2)A(3)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当地该日6:06日出,19:38日落,因此该地昼长是13小时32分,白昼时间长,故选B。
(2)读图可知,我国位于北半球,此刻该地昼长夜短,因此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根据天气预报截图可知,该地气温高且星期六有台风天气,因此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
故选A。
(3)该地星期四是多云天气,适合户外活动。
故选B。
【点评】(1)从日出到日落之间的时间长度即为一天的昼长。
昼长= 日落时刻—日出时刻 =(12:00—日出时刻)×2 =(12:00+日落时刻)×2 = 24小时—夜长。
(2)通常把接受太阳辐射最多,即最炎热的时段称为夏季,接受太阳辐射最少,即最寒冷的时段称为冬季,它们之间的过渡时段称为春季和秋季。
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一般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冬季。
南半球温带地区,则9~11月为春季,12月至次年2月为夏季,3~5月为秋季,6~8月为冬季。
(3)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9.下图为小明同学观賞“金光穿洞”后发的朋友圈截图和他手绘的和园游览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观赏“金光穿洞”现象的最佳天气为()A. B. C. D.(2)拍摄此照片可能在()A. 谐趣园B. 十七孔桥上C. 中午D. 傍晚(3)每年这个时段都有“金光穿洞”现象,与其形成有关的是()①地球自转②地球公转③天气④气候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②③④(4)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这与首都城市职能中相契合的一项是()A. 政治中心B. 文化中心C. 科技创新中心D. 国际交往中心(5)看了小明的朋友圈,小也计划去颐和园,为尽快到达十七孔桥,他应把导航目的地设置为()A. 北宫门B. 东宫门C. 新建宫门D. 南如意门【答案】(1)B(2)D(3)A(4)B(5)C【解析】【分析】(1)由题可知,观赏“金光穿洞”需要在晴天进行,A天气符号为小雨;B 天气符号为晴天;C天气符号为小雪;D符号为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