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医院感染管理试题

2018年医院感染管理试题

医院感染管理测试题一、单选题1.医院感染是指入住医院多长时间后发生的感染:(院长必答)A.12hB.24hC.48hD.72h2. 一般认为,短时间内在某病区连续发生某种病原体(如MRSA)引起的感染超过______例,应怀疑医院感染暴发?A. 3例;B. 10例;C. 20例;D. 50例3.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应当于几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院长必答)A.2hB.5hC.8hD.12h4.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应当于几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院长必答)A.1hB.2hC.6hD.12h5.卫生部于2009年4月1日颁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正式实施的时间是: (院长必答)A.2009.12.31B. 2009.12.1C.2010.1.1D.2009.9.16.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医务人员应:A.洗手B.洗手+卫生手消毒C.速干手消毒剂D.肥皂和流动水洗手7.医院应按每多少张实际开放病床,配备1名院感专职人员:(院长必答)A.100张B.200~250张C.300张D.350张8. 应采用接触传播隔离与预防的疾病为:A.多重耐药菌感染B.水痘C.白喉D.肺结核9.诊疗HIV病人时,应采取的防护措施为:A.口罩+帽子+手套B.口罩+隔离衣C.手套+隔离衣D.手套+口罩10.卫生部于2010年3月23日颁布《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要求正式实施的时间是:(院长必答)A. 自发布之日起施行B.2010.12.1C.2010.5.1D.2010.9.111.下列哪项活动可能传染艾滋病:A. 握手B. 吸毒C. 同室生活D. 社交接吻12.下列哪个病区不是高危病区:A. 手术室B. 新生儿室C. 供应室D. 普通病房13.消毒供应中心应在_____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院长必答)A.院长或相关职能部门 B.护士长 C. 护理部主任 D. 医务处 E.后勤14.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 _____口罩。

A. 棉纱B.一次性外科C. 纸D. 医用防护15.多重耐药菌患者采取的隔离措施是____ 加上_____。

A.标准预防空气隔离B. 标准预防飞沫隔离C. 标准预防接触隔离D. 标准预防严密隔离16. 当手没有明显污染时,用 _____去除手部污染。

A.肥皂B.清水C.液体皂液D.含酒精的手消毒剂17.下列哪种废物应当放入锐器盒中:A. 手术刀片B. 棉签C. 药物D. 培养基18.甲类传染病指哪些?A.鼠疫、霍乱B.麻疹、天花C.非典型肺炎、爱滋病D.肝炎、肺结核19.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属于:A. 空气传播B.飞沫传播C.接触传播D.虫媒传播20.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使用的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浓度为:A.300~350mg/LB.250~500mg/LC.350~500mg/LD.500~1000mg/L21.怀疑血液感染时,抽取血培养的次数应为:A. 1次B. 2次C. 3次D. 至少2次22.下列哪种细菌不属于口腔正常菌群:A.葡萄球菌B.奈瑟菌C.大肠埃希菌D.卡他球菌23.治疗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最有效的药物是:A. 苯唑西林B. 头孢唑林C. 泰能D. 万古霉素24.下列哪项不是控制MRSA的主要措施:A. 严格手卫生B. 隔离MRSA携带者C. 戴手套D. 穿鞋套25.新建或未开展过医院感染监测的医院,应先开展全院综合性监测。

监测时间应不少于_____年A. 1B. 2C. 3D. 426.根据国内外调查,导管败血症最常见的病原体是:A.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大肠埃希菌D.鲍曼不动杆菌27.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A. 空气传播B.飞沫传播C.接触传播D.虫媒传播28.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属于:A. 空气传播B.飞沫传播C.接触传播D.虫媒传播29.下列哪个情况下可以不进行洗手或手消毒A. 护理不同病人之间B. 从病人清洁部位向污染部位护理时C. 摘除手套后D. 接触病人周围仪器后30.不属于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主要措施是A. 尽量半卧位B. 经常更换呼吸机管路C. 严格的呼吸机螺纹管消毒D. 严格的口腔清洁31.为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第一责任人是:(院长必答)A.医院的法定代表B. 后勤负责人C.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人D.护理部负责人32.医院应当按照要求,及时分类收集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分几类:A. 3类B. 5类C. 6类D. 4类33.下列哪种废物属于化学性废物:A. 针头B. 纱布C. 消毒剂D. 疫苗34.医务人员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当立即实施哪些局部处理措施:A.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B.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C.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D.以上都是35. 隔离的实施应遵循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的原则。

A.血液体液隔离B. 严密隔离C.标准预防D.普遍预防36.含氯消毒剂常用于哪种类别物品的消毒:A.高度危险性物品B. 高、中度危险性物品C. 低度危险性物品D. 中、低度危险性物品37.医疗卫生机构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未采取紧急处理措施或既未采取紧急处理措施也未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的处以罚款。

(院长必答)A.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B.5000元以上1万以下C.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D.10万元以下38. 流行性感冒可在全病区传播主要是通过以下哪种途径传播的:A. 飞沫传播B. 经水传播C. 食物传播D. 药品传播39.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医院感染的暴发,没有明确的传播方式,是不可预防的。

B. 医院感染的暴发,都是局部的。

C. 医院感染暴发,一定是单一病因引起的同类感染。

D . 引起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病原体可为同一病原体,也可为不同病原体所致。

40.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A.在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临床症状或体征者B.由损伤而产生的炎症或由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的炎性反应C.婴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CMV、弓形虫发生在出生后48小时以内者D.住院中由于诊疗措施而激活的潜在感染E.由于输注苏打外渗引起的局部炎性反应二、多选题1、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A.门诊病人 B.住院病人 C.医务人员 D.探视者 E.陪护人员2.下列哪些消毒剂常用于手消毒A. 乙醇B. 异丙醇 C.氯已定 D.碘伏 E.含氯制剂3.下列哪些属于医疗废物A.废弃的标本B.棉球C.死婴D.注射针头E.传染病人的生活垃圾4.标准预防的基本特点包括A.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B.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C.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D.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5.下列哪些科室洗手设置需要使用非手触式水龙头A.手术室 B.新生儿 C.ICU D.内科病房 E.口腔科6.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B.幼儿及老年人C.营养不良者D.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者E.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7.下列哪些措施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A.手卫生B.合理使用抗生素C.严格执行无菌操作D.消毒隔离E.控制院内吸烟8.下列哪些情况医务人员应做好手卫生:A.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 B.穿脱隔离衣前后; C.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后 D.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9.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的原则包括:A.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密切观察药物效果和不良反应B.严格掌握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C.制订个体化的给药方案D.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菌群失调,及时调整抗感染药物E.根据药物敏感试验正确选择药物10.医院感染中下呼吸道感染的易感因素有:A长期住院的慢性消耗性疾病B保护性反射减弱或消失(如意识障碍或长期卧床者)C.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D胸腹部手术E.气管插管或接受气管切开手术11.下列哪些装置应使用无菌水:A.氧气湿化瓶 B.雾化器 C.呼吸机 D.婴儿暖箱水 E.手术室水浴箱水12.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A.医源性传播 B .性接触传播 C.母婴垂直传播 D.经媒介生物传播 E.一般接触传播13.手卫生是指:A.洗手B.卫生手消毒C.外科手消毒D. 消毒剂泡手 E.外科洗手14.个人防护用品包括A.口罩 B.帽子 C.防护衣 D.眼罩 E. 手套15.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主要是由于下列哪项灭菌不合格而导致:A.手术器械 B.注射器具 C.医疗用水 D.空气16. 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感染主要是:A.手术切口感染 B.肺炎 C.注射部位感染 D.肠道感染17.下列哪些细菌容易发生多重耐药:A.不动杆菌属 B. 铜绿假单胞菌 C.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草绿色链球菌 E. 肠球菌18.MRSA的主要感染源包括:A.感染或定植MRSA的病人 B.感染或定植MRSA的医务人员 C.被污染的环境及仪器设备 D.空气19.医院感染的高危险区域包括:(院长必答)A.手术室 B.重症监护病房 C.器官移植病房 D.新生儿病房 E.眼科病房20.2010年卫生部颁布了下列哪几项规范、措施:(院长必答)A.《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B.《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C.《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D.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非结核分枝杆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 E.《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