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一、认识作者海伦*凯勒(这本书的文体:自传)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她幼年因急性脑炎引致失明及耳聋。
是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主要着作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走出黑暗》,《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情节索引:童年不幸——莎莉文老师的到来——爱的含义——莎莉文老师引导下的快乐学习——波士顿之行——感受自然——学会说话——备战哈佛——丰富多彩的生活——永远怀念的人——演讲写作,投身公益——母女深情——介绍莎莉文老师——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二、重点情节梳理(一)不幸的童年1.“海伦在感受“美丽”、感受“爱”的幼年时期,失去了光明与声音,这对她以后的性格有什么影响答:海伦幼年时期不仅失去了光明和声音,也失去了应有的幸福与快乐,这使得小海伦变得十分烦躁,倔强,心理的扭曲是对黑暗无声世界的抗拒。
2.“家里的人告诉我说,我在婴儿时期就表现出了不服输的个性”这句话如何理解?答:从婴儿时期起,海伦就有不服输的性格,这个性格贯穿了她的生命的始末,正是因为这种性格,海伦才最终会取得成功。
变化:在老师的帮助下,海伦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提升了思想,她从暴躁,任性变得理智,能坦然面对生活的不如意。
(二)启蒙教育1.结合本节“爱的抚慰”和前面“我生命中的莎莉文老师”、“亲近大自然”、“‘爱’的含意”这三节,请结合事例谈谈莎莉文是如何对海伦进行启蒙教育的答:让海伦亲身经历,如让海伦把一只手放在喷水中下,理解“水”这种东西;把“启蒙教育同大自然联系起来”,如让海伦去爬树;让海伦懂得什么是爱;用“硬纸片拼字游戏”,把枯燥无味的知识一点一点地为海伦讲解。
莎莉文老师让海伦的灵魂被唤醒,重新拥有光明和希望。
2.莎莉文老师的到来,让海伦有了怎样的变化?答:使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以及我对先前的任性行为的悔恨以及对认识世界的渴望。
(三)爱的含义1.海伦学到的第一个单词是什么又是哪个词使她难忘一生答:学到的第一个单词:娃娃;“水”这个单词使她难忘一生。
2.海伦是如何克服困难,理解爱的含义的(情节概括)答:靠着海伦执着的求知态度和莎莉文老师的耐心解释,通过容易理解的比喻形容“爱”,从而使海伦克服了困难,了解了爱是心里甜蜜温馨的美好感觉。
3.读了海伦学单词这段故事,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体验看法)答:我最大的感触是虽然海伦学习起来非常困难,但是她却能以学习为乐,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作为健全的我们来说,更应该对学习保有热情,遇到困难时,要和海伦一样不轻言放弃。
4.爱是神圣的、包容的,那么你对爱的理解是什么(体验看法)答:爱是心里的感觉,爱是广义的,一个人对事情的认真和执着也是一种爱的体现。
(四)波士顿之行1、对比海伦第一次坐火车和第二次坐火车(两年前的巴尔的摩之行)有哪些不同,是什么让她有了改变答:第一次坐火车时海伦焦躁不安,极度想引起火车上所有人的关注,是个闲不住的小淘气;第二次坐火车安静地坐在莎莉文老师身旁,怀着强烈的兴趣专心致志地听她讲述她看到的车窗外的景象。
是知识让他有了改变,她由一个不能与世界沟通的孩子,变成一个已经愿意和别人进行心灵交流的孩子了。
2、此次波士顿之行,是要前往哪里到那里后,我的感受是怎样的答:柏金斯盲人学校。
那里的盲孩子很快乐,海伦同他们一起后,也很快忘掉了痛苦。
3.说说海伦在波士顿都经历了那些事,她对这座城市的印象是怎样的(情节概述) 答:海伦在波士顿的生活丰富多彩:爬山、坐船、交朋友、海滨度假,等等。
她对这座城市的印象非常好,称波士顿是“好心城”。
4、写出海伦在“好心城”,经历的三个第一次。
答:参观克邦山,在那里,上了生平第一堂历史课;第一次乘船去普利茅斯;第一次在海边海滩上玩耍。
(五)学会说话1.海沦是怎样学说话的?答:莎莉文老师教海伦发间时,让海伦把手轻轻地放在她脸上,触摸她的脸部,喉咙和嘴唇,让海伦感觉她舌头和嘴唇是怎么动的,然后海沦通过模仿她的每一个动作来练习发音,随后又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反复练习,直到感觉发出的音准了为止2.海伦多少岁开始学说话我第一次张嘴说出来的句子是什么答:10岁。
天气很温暖。
(六)霜王事件1.简要说说“霜王事件”的始末,以及对海伦的影响。
答:起因:海伦创作的《霜王》,被认为是剽窃康贝小姐的《霜仙》而来的,经过(影响):为此海伦被带去进行了一次“法庭”审判,致使海伦对写作心存顾虑,失去信心。
结果:最终在莎莉文老师的激励下再次提笔写下《我的生活介绍》,并获得好评,使海伦从阴影中走出来,重新恢复自信。
(七)备战哈佛1.坎坷求学路:1894年10月前往莱特——赫马森聋人学校就读,学德语,法语,对数学不感兴趣,对文学,自然,地理,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1896年10月,海伦不顾朋友的劝阻,进入剑桥女子中学学习为参加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的入学考试做准备(为了实现童年梦想)1899年6月,参加德克利夫学院考试克服种种困难,终于通过了考试。
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24岁时以优等成绩大学毕业。
2.海伦在剑桥女子中学学习过程中和考试中分别遇到哪些困难呢她怎样去克服?海伦在剑桥女子中学学习过程遇到书本内容没有盲人版,老师们没有教聋哑学生经验等困难,在考试中又遇到需要又老师帮助读试卷,修改答案需老师帮助等困难;她靠着自己非凡的努力和他人热情的帮助克服了这些困难。
3.说说海伦在剑桥女子学校的过程中,他身边的人是怎样帮助她的这体现了怎样的一个人文环境(情节概述,体验看法)莎莉文老师帮我拼写上课的内容,德语老师格罗特老师和校长基尔曼先生用手语字母给我上课,格罗特小姐辛辛苦苦地每星期为我上两节课,德语考试时基尔曼先生帮我读试卷,改答案等;这体现了一个人友好,助人的人文环境。
(八)演讲写作,投身公益1.海伦凯勒这样做的动力是什么通过这些具体数字,我们可以看出海伦为残疾人的事业付出之多。
海伦之所以这样做,一是因为她的善良与爱心,以为她是个残疾人,理解残疾人的需求;二是她坚定不移的信念和不认输的个性。
(九)三件大事1.请分别概括海伦丶凯勒人生中的三件大事。
(内容概括)第一件是莎莉文老师的到来,第二件是入学帕金斯盲人学校,第三件是剑桥求学,为进入哈弗大学得克里夫学院做准备。
2.海伦丶凯勒为什么认为这三件事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件事呢(内容理解)这三件事是她人生的三个转折点,莎莉文老师激起了她的求知欲望,入学帕金斯盲人学校是她求知生活的开始,剑桥求学则是她迈向人生辉煌重要的一步。
3.从海伦丶凯勒经历的这三件事中,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启发感悟)事例:在人生的途中,我们不要为一时的安稳而放弃努力,要有更为远大的目标,不断进步。
(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1.这三天,海伦分别看了什么答:第一天:看望梅西夫人,约朋友来家,散步,看日落,回忆这一天。
第二天: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奇迹,参观历史博物馆,了解人类发展史,参观艺术博物馆,感受绘画美。
夜晚去电影院看戏。
第三天:浏览纽约城,看各色人群,了解日常生活,夜晚看喜剧,感受快乐。
2.海伦第一天最想看的人是谁作者为什么要“凝视”她亲爱的教师安妮丶莎莉文丶麦西夫人的脸答:莎莉文老师。
因为安妮莎莉文在我还是个小孩的时候就来到我的家,给我打开了外部世界,给我耐心温柔的教育。
3.作为一个盲人,海伦凯勒为什么要假设自己能够得到三天光明答:表达了自己对于光明的热切追求和期盼;同时,也给健康人们一个深刻的启示,珍惜光阴,不要浪费生命,更要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幸福,不要一味的抱怨生活。
三、人物形象1.在海伦心里,父亲是个怎样的人答:在海伦心中,父亲是个性格温和、慈爱并且宽容、十分顾家、好客并且十分疼爱女儿的人。
2.海伦母亲的身上有哪些可贵的品质答:从她为海伦操碎了心,可以看出海沦母亲的无私、关爱子女;从海伦母亲在海伦父亲去世后独自扶养海伦及弟妹成长可以看出她的坚强;从她对花草关爱得细致入微可以看出她的感情细腻;从她喜欢看报可以看出她关心时事;从她厌恶战争可以看出她热爱和平。
3.莎莉文老师是个怎样的人答:从莎莉文老师“为我付出了全部”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热爱学生的人;从“老师带给爱心和希望,使我踏入了思想的光明世界”可以看出她是一个教育有方、富有爱心的老师;从原着中莎莉文老师忍受“我”的脾气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宽容善良的人;从她不离不弃地教导“我”,伴随“我”成长,可以看出莎莉文老师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4.四、艺术特色1.景物描写细致,如:“我可以感到浪花在猛烈的拍打海岸,鹅卵石在滚动,狂怒的海浪似乎在摇撼着整个海滩,空气也随着海浪在颤动。
”写出了大海的壮阔,表现出海伦初见大海的喜悦,激动。
2.心理描写细致逼真,如“最后,终于寄存了足够的勇气,用尽全力喊出声,此时我感觉自己犹如射出一发大炮,可是后来别人告诉我我的声音小跟蚊子一般。
”体现出海伦上台演讲时的不知所措,紧张的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
3.想象丰富,通过写海伦想想自己拥有三天光明去体现这个世界,可以看出海伦对光明的渴望,把主人翁的心灵世界勾画的入木三分。
4.语言质朴真挚,“亲爱的母亲啊,您为我操劳了一声,痛苦了一生。
现在,您到了天堂,应该可以轻松一些了吧。
您应该明白我之所以会变成这样,完全是上帝的安排,您应该感到安心了,如果,您能这样想,那我会无比欣慰。
”表现出海伦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