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主观题常考知识点
Unit 1生活与消费
1.任何商品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各种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3.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4.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不同。
5.价格变动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6.①消费水平主要受居民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的影响。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③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④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有密切的联系。
7.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做理智的消费者。
Unit 2生产、劳动与经营
1.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促进生产发展。
3.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
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增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
产积极性。
5.大力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要求。
6.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7.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
代企业制度,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8.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
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9.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
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10.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①经营战略②自主创新能力、竞争优势(价格、
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品牌效应)③诚信经营、企业形象。
11.劳动是劳动者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12.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分工不同,地
位平等,光荣属于劳动者。
13.就业是民生之本。
14.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①自主择业观②竞争就业观③职业平等观④多
种方式就业观。
15.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
观的必然要求。
16.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
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
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基础。
Unit 3收入与分配
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2.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or坚持和完
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4.公平的收入or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有助于
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5.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
措。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6.这(指第5条)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维护劳
动者利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7.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
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8.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和基础,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既要提高
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9.财政:①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②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③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10.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
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Unit 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市场在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中
起基础性作用。
2.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
3.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4.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
之策。
5.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
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
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8.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
又快发展。
9.怎样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KB P88-90)
10.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我们应当抓住机遇,
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11.如何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or如何在对外经济发展中实现包容性发
展?
①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②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的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镜子的新优势。
③引进外资,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④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⑥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
⑦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