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病理学大体标本

病理学大体标本


胆囊坏疽
判断依据: 1.胆囊壁增厚,呈灰白色, 并可见多个灰黄色和黑色 病灶,黏膜增厚变黑
实习三
局部循环障碍
1.阑尾充血 2.肝淤血和脂变(槟榔肝) 3.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4.肠出血性梗死 5.肺出血性梗死 6.心内膜血栓形成合并心肌梗死
阑尾充血
判断依据:1.阑尾表面小血管扩张充盈,因福尔马林固定后血液呈黑色 2.与正常阑尾比较,血管明显易见
心肌代偿性肥大(高血压心心室肌 壁增厚 2.乳头肌也明显肥大
肝细胞水肿
判断依据: 1.肝稍肿大,包膜紧张,切 面隆起,边缘稍外翻 2.组织失去光泽并苍白混浊, 犹如开水烫过
肝脂肪变
判断依据: 1.肝体积轻度增大,包膜紧张, 切缘变钝 2.表面及切面颜色变黄,切面 呈油腻感,并可见肝实质隆起, 间质(血管及结缔组织)下陷
脾包膜透明样变性
判断依据: 包膜明显 增厚,灰 白色, 半透明
实习二
细胞、组织的损伤和修复
1.肺干酪样坏死 2.脾凝固性坏死(贫血性梗死) 3.肝液化性坏死(阿米巴性肝脓肿) 4.右足拇趾干性坏疽 5.胆囊坏疽
肺干酪样坏死
•凝固性坏死的特殊类型
(更为彻底) •多见于结核感染 •大体:
浅黄,松脆,似奶酪样
脾凝固性坏死
判断依据: 1.脾切面有似楔形病灶, 色灰白,质实 2.病灶周围可见出血带, 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该大体标本属于损伤、 局部循环障碍和循环系 统疾病这三次实习的内 容,可见其重要!!!】
脾凝固性坏死 (脾贫血性梗死)
判断依据: 1.脾切面有似楔形病灶,色 灰白,质实 2.病灶周围可见出血带,与 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该大体标本属于损伤、局 部循环障碍和循环系统疾病 这三次实习的内容,可见其 重要!!!】
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实习书上的小儿心)
判断依据: 1.二尖瓣瓣膜轻度 增厚,在瓣膜的闭 锁缘见一排粟粒大、 灰黄色疣状突起物, 附着牢固,不易脱 落,腱索轻度增粗
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 二尖瓣(左心房室口,瓣膜向下, 有腱索拉着滴)瓣膜轻度增厚, 在瓣膜的闭锁缘见一排粟粒大、 灰黄色疣状突起物,附着牢固, 不易脱落,腱索轻度增粗
肠出血性梗死
判断依据: 部分肠段色暗红(因固定致灰黑 色),污秽,失去正常光泽
这是梗死 的某一段 大肠
肺出血性梗死
判断依据: 肺下叶大部分 呈暗红色,失去 海绵状结构,与 正常肺组织分界 较不明显
病灶病灶
实习四
炎症
1.化脓性阑尾炎 2.化脓性心包炎 3.肝多发性脓肿 4.结肠增生性炎 5.肾和肺多发性脓肿
肺干酪样坏死
判断依据:
1.肺表面高低不平,整个肺叶 几乎实化,切面大部分质松 脆,乳黄色,似干酪
2.部分液化排出形成一些边缘 不齐的空洞
3.胸膜增厚,可见大小不等的 灰白色病灶(结核病灶)
都是肺部疾病啊啊啊啊
肺干酪样坏死
慢性胸膜炎(肺)
肺转移瘤
肺出血性梗死
肝液化性坏死(阿米巴肝脓肿)
判断依据: 1.肝切面有两个坏死病灶,其中央 溶解液化(切开时液体流出而形成 囊腔); 2.囊腔内壁附着破棉絮状的组织 (为未彻底坏死组织); 3.其中一个病灶已向膈面而穿破;
貌似实验课上没怎么看这节内容呢,是否意味着不重要???
化脓性阑尾炎
判断依据: 1.阑尾肿胀变粗,浆膜 面及系膜可见灰黄色渗出物 被覆,部分呈黑褐色
化脓性心包炎(小儿心)
判断依据: 1.心包膜壁层增厚, 粗糙不平,可见灰黄 色渗出物被覆;脏层 增厚,表面被覆灰黄 色渗出物(因固定, 脓性渗出物凝固呈脑 回状)
左图拍摄为正反两面 观察情况
慢性胆囊炎
判断依据: 1.胆囊增大,切面可见囊壁明显增厚,呈灰白色,黏膜粗糙
这胆囊 好大个。
实习六
肿瘤
1.乳头状瘤 2.皮肤癌 3.阴茎癌 4.甲状腺腺瘤 5.卵巢粘液性囊腺瘤 6.乳腺癌 7.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癌
皮肤乳头状瘤
判断依据: 1.整块组织为一肿物,表面呈乳头状 突起,棕褐色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
判断依据: 【记得这个标本是课 堂上和小部一起问过 老师的,肾上腺已经 浸润到肾门】 1.切面上可见肾脏与 主动脉间有一灰红色 肿物肿瘤组织已浸润 肾门和主动脉
骨转移瘤
判断依据: 椎骨切面可见 多个转移灶, 呈灰白色,无 包膜,浸润生 长,有出血坏 死
实习八
循环系统疾病
1.主动脉粥样硬化 2.脑底动脉粥样硬化 3.大脑内囊出血 4.高血压性固缩肾 5.梅毒性主动脉炎合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6.心内外膜出血
实习一 细胞与组织损伤
1.心肌代偿性肥大(高血压心脏) 2.肾压迫性萎缩 3.肝细胞水肿 4.肝脂肪变性 5.脾包膜透明样变性
肾压迫性萎缩(肾结石所致)
判断依据: 0.肾切面见肾盏内有 多个黄褐色结石; 1.肾盂(▷)及肾盏 (→)明显增大 2.肾实质萎缩,高度 变薄,皮质和髓 质分界不明显 3.肾门脂肪组织增生
实习七
肿瘤
1.皮下纤维肉瘤 2.子宫平滑肌瘤 3.皮下脂肪瘤 4.肠系膜海绵状血管瘤 5.皮下纤维肉瘤 6.卵巢良性畸胎瘤 7.肺转移瘤 8.精原细胞瘤 9.肠系膜淋巴管瘤 10.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 11.骨转移瘤
卵巢良性畸胎瘤
判断依据: 1.肿物发生于卵巢,圆形囊状,单 房性,内壁成颗粒或结节状,粗 糙不平,内有毛发、牙齿、皮脂
纤维素性心包炎(风湿性心包炎)
心脏增大,心包膜 增厚,粗糙不平, 失去光泽,其脏层 和壁层均有灰褐色 绒毛状物披覆
喉假膜性炎(白喉)
判断依据: 1.在会厌、喉及气管内被覆 一层不完整的灰褐色膜样物 (假膜); 2.气管部分假膜与组织分离
慢性胸膜炎(肺)
判断: 1.胸膜明显增厚, 部分有纤维素披覆, 部分脏层和壁层胸膜 因纤维组织增生而粘 连(有些在剥离脏器 时撕破)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
乳腺癌
判断依据: 1.在乳头下方 有一个肿物, 局部皮肤呈橘 皮状外观,乳 头下陷; 2.切面肿物呈 灰粉红色,可 见坏死出血, 癌组织向周围 浸润
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癌
判断依据: 1.标本为乳房的一部 分切面可见灰白色肿 物向周围组织浸润。 其旁为取自患者腋窝 的脂肪组织,其内可 见肿大的淋巴结,部 分呈灰白色,质地和 染色都与脂肪内肿物 相似
脾凝固性坏死 (脾贫血性梗死)
判断依据: 1.脾切面有似楔形 病灶,色灰白,质 实 2.病灶周围可见出 血带,与周围组织 分界清楚 【该大体标本属于 损伤、局部循环障 碍和循环系统疾病 这三次实习的内容, 可见其重要!!!】
脾贫血性梗死
足干性坏疽
判断依据: 1.右足拇趾干固皱缩, 呈黑褐色,与正常组 织分界明显; 2.足背及小趾侧也可见 黑褐色坏死区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合并心肌梗死 判断依据:1.主动脉瓣(瓣膜向 上)心室面见多个大小不等的灰 褐色赘生物(血栓),质松脆, 易破碎脱落2.左心室壁有一个似 三角形的灰白色病灶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
判断依据: 1.心脏体积增大,从心房横切 面向下观察见二尖瓣瓣膜增 厚,缩短,瓣叶的相邻边缘 相互粘连,瓣膜口狭窄,呈 鱼口状; 2.三尖瓣瓣膜轻度增厚,呈相 对性关闭不全,
皮下脂肪瘤
判断依据: 皮下有一肿物,表面呈分 叶状,色黄,有明显包膜
肠系膜海绵状血管瘤
判断依据: 1.标本上方见切面为肿物, 并有不完全包膜及大小不等 的血腔,其间有薄的间隔, 类似海绵
肺转移瘤
判断依据: 肺切面散在分布大小不等 球状病灶,有的从表面可 见观察到,色灰白
精原细胞瘤
睾丸肿大,切面见睾丸已 经全部为灰红色肿物浸润, 其中可见坏死灶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 炎
实验室滴标本
主动脉瓣心室面见多 个不等形状不规则灰褐 色赘生物,质松脆,易 脱落
心内膜血栓形成(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判断依据:1.主动脉瓣心室面见多个大小 不等的灰褐色赘生物(血栓),质松脆, 易破碎脱落
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合并心肌梗死
判断依据:1.主动脉瓣心室面见多个大 小不等的灰褐色赘生物(血栓),质松 脆,易脱落2.左心室壁有一个似三角 形的灰白色病灶
肝慢性淤血及脂变(槟榔肝)
判断依据:1.肝切面上可见暗红色斑点或条纹(因固定致黑色),斑纹间为黄色, 呈红【淤血区】黄【肝脂肪变区】相间的网络状花纹,犹如槟榔切面
慢性肝淤血
槟榔肝
心内膜血栓形成(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注意啦!!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合并心肌梗死,区分,后者左心室壁有一个 似三角形的灰白色病灶
(右侧大脑)
(左侧大脑)
高血压性固缩肾
判断依据: 1.肾脏缩小,表面呈细颗粒状, 并见扩张的肾小管呈小囊状; 2.肾盂脂肪组织增生; 3.切面皮质变薄,并见管壁增厚 的小血管的横切面
高血压性颗粒性固缩肾
实验室标本,下图为同一标本的正反面
梅毒性主动脉炎合并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判断依据: 1.胸主动脉内膜有灰白色斑块 状隆起及纵行皱襞呈树枝状; 2.胸主动脉壁裂开为两层,两 层间可见血块,此为主动脉夹 层动脉瘤并与主动脉相通,在 外层可见穿孔 3.升主动脉可见灰黄色粥样斑 块,
夹层动脉瘤: 中膜撕裂,血液进入血管中膜。从溃疡处或斑块内血管破裂处。
梅毒性主动脉 炎并动脉瘤形 成
梅毒性主动脉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
实习九
循环系统疾病
1.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小儿心) 2.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心脏) 3.二尖瓣狭窄与关闭不全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合并心肌梗死,心室附壁血栓 5.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合并心肌梗死
肝多发性脓肿
1.肝切面可见多个坏死灶, 部分坏死灶内容物渗出而 形成空腔; 2.坏死灶内尚可见吸虫寄生;
肾和肺多发性脓肿
判断依据: 肾和肺的表面及肺 的切面可见多个灰黄 色及黑褐色的坏死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