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20205)

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20205)

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20205)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经济学研究人才、高校师资及经济实务部门的高级应用人才。

要求研究生作到: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明礼诚信,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2、掌握本学科系统而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某项专门工作的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对第二外语有一定了解。

4、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

二、研究方向1、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2、规制经济学3、企业制度与企业组织三、学制学制3年,至少修满35学分。

其中课程学习1年半,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为一年。

四、课程设置公共课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课1、公共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英语(5学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2、学科基础课中级微观经济学(3学分)中级宏观经济学(3学分)计量经济学(3学分)3、专业主干课产业组织理论(3学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3学分)规制经济学(3学分)金融经济学(3学分)4、选修课(至少选12学分)经济数学方法(2学分)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2学分)当代经济学流派(2学分)公共经济学(2学分)发展经济学(2学分)宏观经济运行分析(2学分)制度经济学(2学分)五、教学实践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教学工作量相当于助教一个月的工作量。

教学实践经考核合格者计2-学分,效果不好的,不给学分,但允许重新安排一次教学实践。

六、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一个月,一般在第二学年进行,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不计学分。

七、学位论文研究生学完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后,方可进行毕业及学位论文的写作,论文写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不计学分。

论文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完成选题工作,最迟应在第四学期开学后提交学位论文计划,并向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经讨论认为选题合适且计划可行者,方能正式开始论文写作工作。

八、学分的计算方法每学期以18周计算,该课程的周学时数为该课程的学分数,不足一学期的课程,以该课程的授课周数除于18为学分数。

补修本专业的大学本科课程不计学分。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

研究生指导小组由导师及本专业或相关学科专业的教授、副教授组成,有学术带头人任组长。

指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1.参与制定本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及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2.审核学位课的命题及评分结果;3.负责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对学位论文的进展及质量进行检查;4.协助组织论文答辩。

十、考核必修课需安排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评定;选修课可安排考查,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计分。

产业经济学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十一、主要课程简介1、中级微观经济学(3学分)微观经济学(中级)的主要内容是市场交易理论即价格理论。

具体说来,主要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这些主体包括追求幸福最大化的消费者个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个别厂商,有时也涉及到追求公众福利最大化的政府部门。

阐述这些主体为什么和怎样做出经济决策,以及这些主体是怎样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更大的经济主体即市场(行业),揭示市场(行业)是怎样运作和演变的,它们为什么彼此相异、怎样接受政府的政策和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

参考书目:1. Robert S. Pindyck & Daniel L. Rubinfeld,《Microeconomics》(6/e),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微观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中级宏观经济学(3学分)讲述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和基本理论结构,主要内容有: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收入水平中的货币与产品市场均衡、货币与资产市场的交易与资产组合分析、经济增长的模式与最优增长的分析、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和开放中的经济均衡。

参考书目:1、杰弗里·萨克斯、费利普·拉雷恩,《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保罗•萨缪尔森、威廉姆•诺德豪斯,《宏观经济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3、鲁迪格•多恩布什、王志伟(译),《宏观经济学》,中国财经出版社,2004;4、戴维·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5、[美]奥利维尔·琼·布兰查德,斯坦利·费希尔《宏观经济学论》(高级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3、计量经济学(3学分)计量经济学(亦称经济计量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数理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和数理统计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

计量经济学在对社会经济现象作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如何运用计量经济方法来定量描述具有随机性特征的经济变量关系。

本课程分单方程回归模型、违背古典假定的计量经济问题和联立方程模型及应用三大部分。

本课程是经济类专业的专业课,适用于经济类各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模型设定方法,熟悉计量经济分析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工作程序,能用计量经济学软件包进行实际操作。

参考书目:1、李子奈、潘文卿编著,《计量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伍超标,《经济计量学导论》,中国统计出版社3、D.N.Gujarati,《Basic Econometrics》, McGraw-Hill出版社4、Badi H.Baltag,《Econometrics》(3rd Edition) , Springer出版社5、Franco Peracchi,《Econometrics》(2nd Edition), Wiley 出版社4、产业组织理论(3学分)自20世纪30年代在哈佛大学由张伯仑(E.H.Chamberlin)和梅森(Edward.S.Mason)教授作为一门课程开设以来,它成为大学经济学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等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主要以产业及其组织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产业的构成、企业的行为及其绩效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政府的产业组织政策和企业战略,培养学生对相关经济现象和相关经济活动过程的分析能力。

参考书目:1、Jeffrey Church and Roger Ware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 Strategic Approach,麦格劳——希尔国际出版公司2000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影印。

2、 [英]多纳德.海德理克.莫瑞斯著,《产业经济学与组织》(上、下),经济科学出版业,2001年。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3学分)课程主要内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主要研究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能否结合以及怎样结合、在结合中如何使市场经济中国化问题。

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体制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体制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场所与规律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研究等部分。

参考书目:1、白永秀著,《中国现代市场经济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版;2、白永秀主编,《市场经济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白永秀、任保平主编,《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4、白永秀、任保平著,《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研究》,陕西科技出版社2001年版。

6、规制经济学(3学分)它是研究政府如何运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手段和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对政府所规制的企业依据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等各项规章制度来规范、制约和引导企业的行为。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规制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政府规制企业的依据以及政府规制企业的收费体系等。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运用公共规制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来解决现实中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问题。

参考书目:1、谢地,《政府规制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日]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3、于立,《规制经济学的学科定位与理论应用》,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7、金融经济学(3学分)金融经济学是现代金融的理论核心,它基本上是新古典的模型体系,它讲授理论金融经济学的基础原理,并对以前出现在《投资学》、《公司财务》等课程中来源于现代理论金融经济学中的各种原理、方法纳入统一的理论框架中,使学生对它们有更深刻的理解。

现代金融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是无套利假设和一般经济均衡框架。

所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在不确定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对金融资产定价。

中心结果是资产定价基本定理。

投资组合分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市场有效性理论、利率期限结构等都是这一框架中围绕这一中心结果的组成部分。

参考书目:1.邵宇,《微观金融学及其数学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史树中,《金融经济学十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8、经济数学方法(2学分)以经济中涉及的数学方法为主线,以经济学中的数学方法应用的经典范例为模型,详尽归纳不同的数学方法在经济领域的使用情况。

它是学生掌握数学工具的主要课程也是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课程。

为经济的发展、规划、预测与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促进了经济有序的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书目:1、洪毅,贺德化,昌志华.经济数学模型(第二版)[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2、姜启源.数学模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3、杨启帆,方道元.数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94、周义仓,赫孝良.数学建模实验[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99、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2学分)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是近二、三十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现代经济学的前沿领域,它的出现彻底改写了主流经济学,是当今经济学理论最具有深远影响的部分,是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之一。

主要包括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机制设计理论、信号传递、信息搜寻与信息甄别等方面的内容。

参考书目: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王晓刚,王则柯《信息经济学》,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3、姚海鑫,《经济政策的博弈分析》,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4、罗伯特·吉本斯,《博弈论基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0、当代经济学流派(2学分)本门课程主要介绍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产生以来西方国家的经济学流派和思潮,这些学派有各自的经济理论体系和经济政策主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