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 .新陈代谢2 .兴奋性3 .内环境4 .生物节律5 .神经调节6 .负反馈二、单项选择题1. 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为了阐明:A. 人体细胞的功能B. 人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C. 正常人体功能活动的规律D. 人体化学变化的规律E. 人体物理变化的规律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 反射B. 反应C. 适应D. 正反馈E. 负反馈3. 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自身调节D. 正反馈E. 负反馈4.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A. 收缩反应B. 神经冲动C. 分泌D. 电位变化E. 反射5. 条件反射的特征是:A. 种族遗传B. 先天获得C. 数量较少D. 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6. 以下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是:A. 中枢B. 突触C. 效应器D. 外周神经7. 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的冲动可看作是:A. 反馈信息B. 控制信息C. 控制系统D. 受控系统8.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系统达到控制系统的信息称为:A. 控制信息B. 反馈信息C. 干扰信息D. 参考信息E. 偏差信息三、问答题1. 简述负反馈的生理意义。
2. 试述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新陈代谢:生物体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摄取营养物质以合成自身的物质,同时不断分解自身衰老退化物质,并将其分解产物排出体外的自我更新过程称为新陈代谢。
2. 兴奋性:可兴奋细胞感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3. 内环境:体内各种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称内环境。
4. 生物节律:生物体内的各种功能活动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变化,如果这种变化能按一定时间规律周而复始的出现,就叫节律性变化,而变化的节律就叫生物节律。
5. 神经调节:机体内许多生理功能是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完成的,称为神经调节。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6. 在闭环控制系统中,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其活动减弱,这种反馈称为负反馈。
二、选择题1 . C 2. A 3.E 4.D 5.D 6.B 7.B 8.B第二章细胞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特点是A.要消耗能量 B.顺浓度梯度C.需要膜蛋白帮助 D.转运的物质都是小分子2. 通常用作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A.动作电位幅度 B.组织反应强度C.动作电位频率 D.阈值3. 关于动作电位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产生的动作电位可以不衰减的方式进行传导B.动作电位的传导靠局部电流进行C.传导速度取决于刺激强度D.动作电位幅度不会因传导距离而改变4. 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哪种离子通透性较大A.K+ B.Na+ C.Ca2+ D.Cl-5. 骨骼肌细胞的Ca2+ 贮池主要位于A.胞浆 B.细胞核 C.横管 D.终池6. 可兴奋细胞发生兴奋时的共同表现是产生A.收缩活动 B.分泌活动C.静息电位 D.动作电位7. 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特点是A.要消耗能量 B.顺浓度梯度C.顺电位梯度 D.需要膜蛋白的介导8. 神经纤维膜电位由+30mV变为-70mV的过程称为A.超极化 B.去极化C.复极化 D.反极化9. 比正常兴奋性低, 但可引起更大振幅动作电位的是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 D.低常期10. 产生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去极和复极过程)的跨膜离子移动过程属于A.单纯扩散 B.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C.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11. 下列有关局部兴奋的叙述, 错误的是A.去极化反应随阈下刺激的强度增大而增大B.可由产生部位向周围作短距离扩布C.不表现不应期D.不能引起时间性和空间性总合12. 肌丝滑行学说的直接证据是,肌肉收缩时A.暗带长度不变,明带和H区缩短B.暗带长度缩短, 明带和H区不变C.明带和暗带长度均缩短D.明带和暗带长度均不变13. 膜两侧电位极性倒转称为A.去极化 B.复极化 C.超极化 D.反极化14. 生理情况下, 机体内骨骼肌的收缩形式主要是:A.单收缩 B.强直收缩C.等张收缩 D.等长收缩15. cAMP作为第二信使,它的主要作用是激活A.腺苷酸环化酶 B.蛋白激酶AC.蛋白激酶C D.蛋白激酶G16. 骨骼肌能否发生强直收缩,主要决定于A.刺激强度 B.刺激频率C.刺激时间 D.刺激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17. 微终板电位是由A.神经末梢动作电位引起的B.是由几百个突触小泡释放的ACh,作用于终板膜引起的C.是由一个突触小泡释放的ACh,作用于终板膜引起的D.是由一个ACh分子,作用于终板膜引起的18. 在收缩过程,后负荷主要影响肌肉的A.兴奋性 B.初长度 C.传导性 D.收缩力量和缩短速度19. 细胞内可使功能蛋白磷酸化的酶是A.磷脂酶C B.磷酸二酯酶C.腺苷酸环化酶 D.蛋白激酶20. 下列因素中可使骨骼肌收缩加强的是A.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神经末梢上Ca2+的通道B.阻断神经末梢ACh的释放C.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胆碱酯酶D.阻断终板膜上的ACh受体门控通道(二) 多项选择题:1. 关于跨膜转运正确的描述是A.O2与CO2的跨膜转运属于单纯扩散B.动作电位去极过程中的Na+内流属经通道易化扩散C.动作电位去极过程中的Ca2+内流是主动转运D.复极过程中的K+外流属经通道易化扩散E.Na+的跨膜外移和K+的内移是主动转运2. Na+泵A.是一种酶 B.是一种通道蛋白C.能分解ATP,主动转运Na+和K+D.受细胞内Na+和细胞外K+的调节E.能主动将Na+由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3. 关于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极化是指静息时细胞膜两侧外正内负的分极状态B.去极是指膜内电位负值减小的过程C.反极化是指跨膜电位为外负内正的状态D.复极是指膜内电位负值增大恢复极化的过程E.超极化是指膜内电位负值超过静息电位的水平4. 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的特点是A.有结构特异性 B.饱和现象C.不依赖膜蛋白质 D.竞争性抑制E.逆着电-化学梯度进行5. 关于神经-肌肉接头信息传递,正确的描述是A.接头前膜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B.接头后膜是N型乙酰胆碱受体C.产生的终板电位具有局部反应的特征D.终板电位可刺激周围的肌膜形成动作电位E.兴奋传递是一对一的6. 终板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A.是M型乙酰胆碱受体 B.是化学门控通道C.和乙酰胆碱结合后该通道开放 D.与终板电位的产生有关E.可被箭毒阻断7. 关于离子通道的论述, 正确的是A.一种通道只能转运一种离子 B.多数具有特异性阻断剂C.通道的开闭只决定于膜电位高低D.离子通道介导的跨膜转运属于易化扩散E.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8. 动作电位:A.可以局部电流的方式扩布B.是可兴奋细胞具有的共同特征C.多个阈下刺激共同作用也不能引发D.具有全或无特性E.可以进行总合9. G蛋白耦联受体A.可直接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B.可激活鸟苷酸结合蛋白C.是一种7次跨膜的整合蛋白 D.其配体主要是各种细胞因子E.可结合GDP或GTP10. 酪氨酸激酶受体A.介导各种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的信号转导B.分子中只有一个跨膜α螺旋C.膜内侧的肽段含有酪氨酸蛋白激酶的结构域D.通过激活G蛋白完成信号转导E.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不需要第二信使的参与二、问答题1.试述细胞膜中脂质和蛋白质各自的功用。
2.物质被动跨膜转运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3.比较物质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的异同。
4.跨膜信号转导包括哪几种方式?5. 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包括几种方式?G蛋白在跨膜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6.试述静息电位的形成原理,列举实验证据说明静息电位相当于K+的平衡电位。
7.试述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列举实验证据说明锋电位相当于Na+的平衡电位。
8.动作电位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刺激必须使细胞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才能产生动作电位?9.局部兴奋有何特征?10.刺激运动神经会引起骨骼肌的收缩,列举每一个环节并论述其机制。
11.前负荷和初长度如何影响骨骼肌收缩?参考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1.D2.D3.C4.A5.D6.D7.D8.C9.D 10.C11.D 12.A 13.D 14.B 15.B 16.B 17.C 18.D 19.D 20.C(二)多项选择题:1.A B D E2.A C D E3.A B C D E4.A B D5.A BC D E6.B C D E7.B D E8.A B D9.B C 10.A B C E第三章血液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质是制造血红蛋白必需的?A. 维生素 B12B. 维生素 KC. 叶酸D. 铁E. 内因子2. 成年人的造血组织是:A. 肝脏B. 脾脏C. 胸腺D. 所有骨髓腔的骨髓E. 扁骨及长骨近端骨骺处骨髓3. 低温贮存较久的血液,血浆中哪种离子浓度升高?A.Na+B.K+C.Cl-D.Ca2+E.HCO3-4.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差时,将发生:A. 溶血B. 血栓形成C. 叠连加速D. 脆性增加E. 凝集反应5.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人体内缺乏:A. 铁B. 铁和蛋白质C. 维生素 B12 和叶酸D. 促红细胞生成素E. 维生素 B66. 血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A. 与血浆容积之比B. 与血管容积之比C. 与白细胞容积之比D. 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E. 在血液中所占重量百分比7. 血友病 A 是缺乏哪个凝血因子引起的?A. 因子ⅤB. 因子ⅦC. 因子ⅧD. 因子ⅨE. 因子Ⅺ8. 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凝血障碍,主要是由于:A. 血小板减少B. 某些凝血因子合成减少C. 维生素 K 减少D. 抗凝血酶Ⅲ 减少E. 血中抗凝物质增加9. 在生理情况下,使血小板聚集的最重要的物质是:A. 外源性 ADPB. 血小板释放的内源性 ADPC. 血小板内的 cAMPD. 血小板释放的 5-HTE. 外源性 cAMP10. 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A. 红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类型B. 血浆中特异性凝集素类型C. 血浆中特异性凝集原类型D. 红细胞膜上特异性凝集原类型E. 红细胞膜上特异性凝集素类型11. ABO 血型系统的血型抗体是:A.IgAB.IgDC.IgED.IgGE.IgM12. Rh 血型系统的血型抗体是:A.IgAB.IgDC.IgED.IgGE.IgM13. 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可能发生在:A. Rh 阳性母亲所生 Rh 阳性婴儿B. Rh 阳性母亲所生 Rh 阴性婴儿C. Rh 阴性母亲所生 Rh 阳性婴儿D. Rh 阴性母亲所生 Rh 阴性婴儿E.B 和 D 都可能14. 红细胞膜上钠泵活动所需的 ATP 主要通过下列哪条途径来供给?A. 葡萄糖有氧氧化B. 糖酵解和磷酸戊糖旁路C. 脂肪酸β氧化D.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E. 嘌呤核苷酸循环15. 红细胞沉降率变快主要是由于:A. 红细胞比容增大B. 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多C.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D. 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E. 红细胞体积增大16. 在下列白细胞中特异性免疫细胞主要指:A. 中性粒细胞B. 嗜酸性粒细胞C. 嗜碱性粒细胞 D. 单核细胞 E. 淋巴细胞17. 某人的血细胞与 B 型血的血清凝集,其血清与B 型血的血细胞不凝集,此人的血型为:A.A 型B.B 型C.O 型D.AB 型E.A 亚型18. 肝素抗凝的主要机理是:A. 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B. 去除 Ca2+ 的作用C. 抑制因子Ⅹ 的激活D. 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E. 增强抗凝血酶Ⅲ 与凝血酶的亲和力19. 关于缺铁性贫血,正确的是:A. 红细胞体积增大B. 血红蛋白含量减少C. 红细胞数量正常D. 与 EPO 缺乏有关E. 与维生素 12 和叶酸缺乏有关20.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于血小板:A. 不易粘附于血管内膜B. 使血块回缩出现障碍C. 释放血管活性物质不足D. 不能修复和保持血管内皮细胞的完整性E. 不能吸附凝血因子21. 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A.NaClB.KClC.CaCl2D.MgCl2E. NaHCO322. 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A.α- 球蛋白B.β- 球蛋白C.γ- 球蛋白D. 白蛋白 E. 纤维蛋白原23. 区别造血干细胞与祖细胞的主要细胞表面标志是:A.CD34 、 CD38 和 LinB.CD34 、 CD38 和 CD3C. CD34 、 CD38 和 CD19D.CD34 、 CD38 和 CD14E.CD34 、 CD38 和 CD3624. 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由人体的哪个器官产生?A. 肝脏B. 肺脏C. 肾脏D. 心脏E. 肌肉25. 下列哪种细胞不能伸出伪足作变形运动?A. 中性粒细胞B. 嗜酸性粒细胞C. 嗜碱性粒细胞 D. 淋巴细胞 E. 单核细胞26. 原癌基因 c-mpl 表达的蛋白质 Mpl 的配体是:A.BPAB.EPOC.TPOD.IL-1E.IL-327. 下列哪种因素可使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小?A. 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减少B. 红细胞内的粘度增大 C. 红细胞膜的弹性升高D. 红细胞膜的粘度降低E. 红细胞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增大28. 在基因治疗中,选择造血干细胞作为导入目的基因的靶细胞的主要理由是,利用其:A. 多向分化能力B. 增殖潜能大C. 自我更新能力强D. 在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所占比例大E. 目的基因导入后容易控制29. 造血微环境不包括下列哪个因素?A. 基质细胞B. 造血干细胞C. 细胞外基质D.造血调节因子 E. 神经和血管30. 人白细胞上最强的同种抗原系统是:A.ABOB.MNC.KoD. PIE. HLA 二、问答题1. 试述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其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