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二章练习题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二章练习题
生物必修二一二章复习训练
1.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黄粒(G)对绿粒(g)是显性,则Ttgg和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依次是( )
A.5、3 B.6、4 C.8、6 D.9、4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现型一定相同B.杂合子一般表现出显性性状
C.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D.T和T,T和t,t和t都是等位基因
14.雕鸮(鹰类)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有一对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显性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已知绿色条纹雕鸮与黄色无纹雕鸮交配,F1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1∶1。当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时,其后代(F2)表现型及比例均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1,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豌豆是自花受粉,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
D.检测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体杂交
8.下列遗传实验中,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
A.由①②可知糯性为隐性性状
B.由③可以判断非糯性是显性性状
C.F2中,糯性遗传因子组成为aa
D.P中非糯性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a
16.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形成过程中都会出现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现象
B.二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二者所含遗传物质均与正常体细胞的一样
A.F1中的黄色无纹个体测交后代比例为1∶1∶1∶1
B.F1中的绿色无纹个体都是双杂合子
C.显性性状分别是绿色、无纹
D.F2中致死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
15.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由一对遗传因子(A和a)控制,用一株糯性水稻和一株非糯性水稻杂交,F1既有糯性也有非糯性,让F1自稻交产生的F2性状表现类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1.下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减数四分体时期的是()
12.在某种鼠中,黄鼠基因Y对灰鼠基因y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或t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
C.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精子需变形,卵细胞不需要变形,其余完全相同
D.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100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
17.图A、B分别表示高等哺乳动物某器官中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和相应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曲线示意图,下列选项叙述内容与图中相符的是()
A.图A中Ⅰ、Ⅱ、Ⅲ细胞分别对应图B中的i、d、m区段
A、9∶3∶3∶1B、2∶1 C、4∶2∶2∶1 D、1∶1∶1∶1
13.如果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两个核DNA分子双链都用32P标记,并只供给精原细胞含31P的脱氧核苷酸,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含32P的DNA分子和含31P的DNA分子的精子所占比例依次为()
A.100%、0B.50%、50% C.50%、100 D.100%、100%
①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是高茎豌豆
②杂种高茎豌豆自交,产生的后代中有高茎和矮茎豌豆
③杂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
④红眼果蝇的后代中出现了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9.甲至丁为二倍体生物卵巢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则顺序依次为乙→丙→甲→丁
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性发病率高;若男性发病,其母、女必发病
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高;若女性发病,其父、子必发病
C.伴Y染色体遗传:父传子,子传孙
D.伴Y染色体遗传:男女发病率相当;也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
5.大豆的白花和紫花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组合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A.紫花×紫花→紫花B.紫花 →301紫花+101白花
B.图A中Ⅰ、Ⅱ、Ⅲ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
C.Ⅱ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均为AaCc,Ⅲ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C和ac
D.图B中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分别发生在a、f和e、n段
18.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II)和非同源区(I、III),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3.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表1中有三组交配组合,请判断显性性状及纯合子亲本分别为( )
交配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目
①
甲(黄色)×丁(黑色)
全为黑色
②
甲(黄色)×乙(黑色)
6黑、4黄
③
甲(黄色)×丙(黑色)
8黑、9黄
A.黄色;甲和乙B.黑色;甲和丙
C.黄色;丙和丁D.黑色;甲和丁
4.下列关于伴性遗传方式和特点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
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III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B.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II)上
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花D.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6.下列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个步骤,其正确顺序是()
①形成四分体②同源染色体分离③交叉互换④联会⑤染色体复制⑥染色单体分离.
A.②①③④⑤⑥B.⑤③②④⑥①C.⑤④①③②⑥D.⑤④③⑥②①
7.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为遗传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世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甲、乙、丙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依次为4、2、1
C.若乙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则丁的基因组成为AaBb
D.乙是次级卵母细胞,丁可能为卵细胞
10.在下图中,能表示人的受精卵在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以及精细胞在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分别是()
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③D.④和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