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以零分计。
论文编号: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论文(设计)课程名称:28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题目:浅析血缘家族制度对我们的影响学生姓名蒋晓茜专业法学层次专升本批次 092学号 W320301092001学习中心连云港广播电视大学二〇一一年三月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摘要血缘家族制度是封建制度的附庸品,是达到统治的手段,其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管理。
经过长久的发展,我们思维里的“家天下”早已根深蒂固,直接影响着我们文化的传承。
血缘家族制度并非全都是糟粕,其坚持的忠孝、表现出的凝聚力仍然在当今社会熠熠生光;可它带来的男尊女卑以及复杂的关系人情网也同样让人头疼。
目前,在社会发展中,家族企业以及家长制深受血缘家族制度的影响,急需我们的关注与改变。
关键词:血缘家族制度封建制度影响现状AbstractThe blood relationship family system is feudalism's dependency.It is achieves dominant the method.It produces the goal is to manage.After the long-time development, in our thought “hands down imperial power from generati on to generation” already ingrained, the immediate influence our culture inheritance.The blood relationship family system is the dregs by no means that it insisted the loyal filial piety, displays cohesive force still in now social bright third contact; But it brings the treatment of women as inferiors as well as the complex sponsor snares of love also similarly let the person headache.At present, i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Family firm as well as the patriarchal system depth the blood relationship family system's influence, is been urgently needed we the attention and the change.Key word: The blood relationship family system Feudalism Affects Present situation目录摘要 0Abstract (2)目录 (3)1. 血缘家族制度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 (4)2. 血缘家族制度的影响 (5)2.1 血缘家族制度对我们的影响 (5)2.2 血缘家族制度对文化的影响 (6)3. 当今血缘家族制度的表现形式 (6)3.1 家族企业 (6)3.2 家庭教育 (6)参考文献 (8)1.血缘家族制度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血缘家族制度,并非随随便便的群体组织,血缘、家族这两个部分,缺一不可。
所谓血缘,也就是有着相同血缘关系的人才能成为家族一员,才能组成家族;由于父系氏族观念的影响,所谓相同血缘,仅限于父系血统的人,母系血统的都不被看做是同宗,这点在灵牌祭祀上相当明显。
因此,中国的家族,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而牢固的系在一起的。
所谓家族,既是一种群体,也是权利统一的标志。
其典型特征为权利高度统一与统治者终身制,即:在家族制度中,群体权利不划分,群体中的重大决策和大部分问题的裁决权,都集中于最高领导者手中,整个组织的活动完全由最高领导者的个人意志支配,它的典型表现形式是个人独裁制。
由于体制本身缺乏正常的更换领导者的机制,权利统治者一般实行管理终身制,因此难免会因为统治者的喜好而出现任人唯亲、管理随意的情况,导致组织活动呈无序状态,组织活动效率常因互相推诿、不负责任而降低;大量不称职的人员占据组织管理职位,在组织内部形成与组织目标相悖的利益群体,有着因人设位、管理职位冗杂的痼疾。
这是权利统一带来的弊端。
血缘家族制度并非偶然,我认为血缘家族制度的起源应该在母权制和父权制的时期,家庭的主要权力集中于家长一人手中,群体的权力不划分,其他成员均须服从家长一人。
随着生产力的继续提高,此种方式推广到更大的范围,使得一个区域的权利都统一到一人身上,如原始氏族社会时期的禹传位其子,开启了“家天下”的序幕,当然这也从侧面也推广了这种管理方式。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最上层确立了“家族”制度以便更好地管理,也就是所谓的治国平天下。
再往后,汉朝的“君为臣纲”,使得家族制成了统治者的统治手段,这一规则成了封建制度的附庸品。
这个制度既符合大一统的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的需要,又得到渗透宗法观念的儒家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支持,从而被规范化、法制化、理论化、甚至戴上“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的“天理”光环,不仅皇帝成为全国大家长的“君父”,地方长官也成为“父母官”,而且教学关系也是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样,政治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都血缘关系化、生物关系化了,使社会不平等的统治与服从关系,人身依附关系天然地合理化了。
血缘家族制度的普遍化,使大大小小的家长成为各社会实体中决定性的整合力量。
正由于“父与子”这样领导与服从的情况,导致中国在古代到封建王朝结束都没有“社会”,因为没有“人人平等”的观念与伦理,恰恰相反,却是“亲亲尊尊长长”。
在几千年的思想积累中,慢慢的形成了一种“家天下”的社会伦理,深刻影响着每个中国人以及中国的文化的发展。
2.血缘家族制度的影响2.1血缘家族制度对我们的影响血缘家族制度对我们的影响相当广泛,我认为可以一分为二地看,有利亦有弊。
关于不利的方面,我觉得首先应该是等级观念。
在古代,等级观念实际上深入每个人的生活中,常说的“三纲五常”、下葬的规格等等都是严格的等级制度。
影响至今的典型便是男尊女卑观念。
在血缘家族制度中,父家长对家庭财产,妻子命运,子女教育、职业、婚姻和社交,家庭对外联系,有处置权,是家庭的主宰,妻子儿女处于被支配地位,从而在家庭中产生地位不同的等第,即父家长——男性成员——妇女这样一种阶梯等级制。
这就导致了男尊女卑的观念形成。
其次,应该是复杂的人际关系。
由于血缘家族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来划分贵贱的,所以中国人十分重视每个人的血缘身份。
也就是说,中国的家族虽然重视血缘的传递性,但同样也重视家族内部的辈分,在这种辈分家族观念下,出现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比如五六十岁的老人要喊几岁的小孩为爷爷,虽然他们血缘关系比较淡,可能是七八代以前是一个祖先,但作为同一家族,那位五六十岁的老人就必须如此称呼那个小孩。
除此之外,还有更为复杂的辈分划分:上有: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伯父、伯母、叔叔、婶婶、姑姑、姑父;姥爷、姥姥、舅舅、舅妈、姨妈、姨夫。
兄弟、姐妹、嫂子、弟妹、姐夫、妹夫;堂兄弟、堂姐妹、堂嫂子、堂弟妹、堂姐夫、堂妹夫;表兄弟、表姐妹、表嫂子、表弟妹、表姐夫、表妹夫。
儿子、儿媳妇、女儿、女婿;侄子、侄子媳妇、侄女、侄女婿;外甥、外甥媳妇、外甥女、外甥女婿;孙子、孙子媳妇、孙女、孙女婿。
这些亲戚关系错综繁乱、复杂无比,让今天的众多独生子女们几乎难以分别。
国外恰相反,辈分划分的很简单,甚至不分辈分而直呼其名,这在中国是万万不可的。
最后,我认为中国人的逆来顺受也或多或少收到血缘家族制度的影响,在权力统一的情况下,个人只能屈服服从,逐渐养成了一种奴性,害怕打压,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失去了创造性与多样性,这点也至今影响着我们。
关于有利的方面,首先,这种血缘家族制度培养了我们的一种寻根情怀,在社会生活中潜意识里在寻找组织,寻找共同体,极具凝聚力,并且不断壮大着。
其次,血缘家族制度提倡忠孝。
虽说中国人普遍没有信仰,但这个制度却好比信仰,让我们毫无理由地、理所应当地忠于祖国、孝敬长辈。
2.2血缘家族制度对文化的影响血缘家族制度对人们以及对百姓的影响是相辅相成的,影响了人们的思维和习惯也就影响了文化,影响了文化也就潜移默化地熏陶出新思维新习惯,也就影响了人们。
可以说血缘家族制度影响了我们,也就影响了文化。
从宏观上讲,血缘家族制度影响下的文化必然是宣扬宗法的文化、是为更好地封建统治的文化。
孔子穷其一身都在让人们接受“要讲等级分尊卑,不能坏了规矩”这些不平等的观念。
虽然家族制具有浓厚的血缘小团体性、宗法性,但它强调忠孝的文化观念,强调人生的社会贡献和价值,对于建设当代社会伦理,增强民族国家的凝聚力,还是可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的。
3.当今血缘家族制度的表现形式3.1家族企业目前,血缘家族制度主要表现在家族企业上,例如我们当地的企业家都会把自己家族人(一般是直系血亲)定为继承人或提拔重用。
我认为,这样做的弊端非常大,这会直接导致家族以外的员工没有归属感,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不能形成庸者下、能者上的用人机制,严重时可能出现任人唯亲的情况,使得企业内部拉帮结派,乃至内讧。
况且无视才能将亲信直接提拔为领导者,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阻碍。
另外,人情面子也是家族企业的一大难关。
亲戚帮组共打天下,从伦理道德上讲不能忘了患难弟兄,因而为他们谋福利义不容辞。
同时为兼顾公平对全体员工也会一视同仁,企业包揽了员工的住房、医疗、保险、子女就业乃至全家的生老病死,很容易将企业办成福利组织。
我认为,这样的企业是病态的,继续健康正常的发展环境。
因此,家族企业应该注重领导者的品的才干,深化改革,推动股份制,以此来增强每个员工的归属感——为自己的企业而拼搏。
3.2家庭教育血缘家族制度使得父母在孩子面前有着绝对的权威,无论父母的观点是否正确,孩子必须统一;无论父母的指令是否可行,孩子必须执行。
这就是我们有些父母要培养的“乖孩子”。
我认为在家庭教育中,血缘家族制度中的这种家长制,家长说一不二的方式要不得,不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创造性。
相反,打压了孩子天真的个性以及多样性,不利于父母与子女的交流沟通。
在教育上,应该是平等的,应该是与孩子交朋友,而不是成为他们的领导者,使其害怕来达到教育、听话、懂事的目的。
参考文献[1] 徐扬杰主编.中国家族制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55~120.[2] 徐扬杰主编.宋明家族制度史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5:42~44.[3] 冯尔康主编.中国宗族社会[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170~232.[4] 常建华主编.中华文化通志·宗族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62~114.[5]李卓主编.中日家族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5~78.[6] 郑振满主编.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187~203.[7] 朱凤翰主编. 商周家族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212~231.[8] 钱杭、谢维扬. 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283~310.[9] 王铁主编. 中国王铁南的宗族与宗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94~105.[10] Maurice Freedman.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M].Athlone,London,1958:3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