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吃西瓜》说课稿教材分析:
1、说课内容:
北师大版第六册第五单元认识分数中《吃西瓜》一课。
2、本课属于新课标教材中第一学段数与代数部分数的运算范畴。
本节课结合小熊吃西瓜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也为第二学段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打下了基础。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数加减的实际意义,体会学习它的必要性。
在探索分数加减法法的计算方法时,借助直观的图形演示,算法就不难被学生理解和掌握;而数形结合本身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3、目标分析小学生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二分之一,三分之一,但是他们并不理解。
整数是从一个一个数开始的,儿童生活里有这个经验。
分数是建立在等分某个单位开始的,并且是不可分的,儿童生
1 / 6
活里没有这样的经验,而且表达方式也不相同,读数的方法也不相同。
尤其是分数既表示一个量,又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小学生较难理解。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这节教材的要求是这样的: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根据教材地位、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认识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力目标:
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合作的学习态度和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二、教法和学法。
教法学法分析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法与学法的设计着眼让学生有具体的操作
---------------------------------------------------------------最新资料推荐------------------------------------------------------ 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师只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并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求问题的答案。
教法:
设情引趣,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学、乐学。
创造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会学、善学。
学法:
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
同桌互学,小组研讨,集体辩论。
三、说教学过程。
1、遇困求知、导出分数(1)把 4 块饼平均分给 2 个人,平均每个人分得几块饼?(2)把 2 块饼平均分给 2 个人,平均每个人分得几块饼?(3)把 1 块饼平均分给 2 个人,平均每个人分得几块饼?设计意图:
这一阶段的教学,复习平均分,从每份是整数过渡到每份不是整数,自然引出分数。
(1)激活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
(2)题对学生发出了挑战,旨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自主创造,探究分数(1)这半块饼怎样表示?请大家想一个办法。
3 / 6
(2)原来学的数不能表示这半个,需要创造一种新的数分数。
(出示课题)(3)你想知道分数的哪些情况?(4)你准备怎样学习?设计意图:
这几个问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对课题和遇到的新的数学问题,提出所想知道的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和问题意识。
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就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策略意识。
教师从学生的问题中重点筛选以下三个问题作为本课目标:
1、分数表示什么?
2、怎样读?
3、怎样写?(5)现在就请同学们借助于学具和课本自主探索。
让学生通过学具的折叠、涂色、不仅自己学会了什么是,什么样的结果是。
在学习过程中,借助于讨论、交流,还能把分数的意义向完整的整体均分推进,体现学习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6)教学①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
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 2 份,在横线下面写2,要表示这样的一份,在横线下面写1,写作。
读作二分之一。
(出示课件)②指名学生说出的意义。
③举例说明的具体含义。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
---------------------------------------------------------------最新资料推荐------------------------------------------------------
④有了分数,我们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
这只饼平均分给 3 个人,每个人得这块饼的()这只饼平均分给 4 个人,每个人得这块饼的()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适当总结,让学生形成的初步概念。
再通过举例说明分数的含义又回到日常生活中,促使学生经厉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的过程。
3、看图辨析,深化认识下图哪些阴影部分表示的是,并说明理由。
(加图)设计意图: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不局限于课本上的正方形和线段,引导学生与其它同学争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自抒自己的观点。
设计意图:
1、让学生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
2、渗透单位1相同,则其也相同,单位1不同,则其也不相同,为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埋下伏笔。
3、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4、自主探索,扩展认识(1)请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表示(2)小组交流讨论。
(3)学生汇报,集体辨论。
(4)指导(5)练习运用。
练习的 1、 2、 3 设计意图:
5 / 6
本阶段的教学是本节课的主体部分。
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讲解已经初步理解了分数的含义。
在这里让学生想办法表示。
学生去进行自主创造、合作交流。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
学生的办法也许五花八门,但只要是学生自己创造出来的,就应该给予肯定。
在这里,难点得以突破,教学的各项目标得以集中实现。
5、形成概念,明确认识。
(1)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介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读写分数。
练习 4、 5 题。
6、实践探讨妈妈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 4 份,怎么吃呢?方方说:
妈妈吃一块,我吃一块,奶奶吃 2 块。
他们各吃了这个西瓜的多少呢? 7、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是怎样学的?板书:
吃西瓜第一行出现三个问题第二行出现直观图第三行出现算式作业布置:
解决一些与分数有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