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第五章-解表药
制作用,也可对抗乙酰胆碱和5-羟 色胺的收缩效应。
19
小结 麻黄发汗、解热、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过敏等作用,是其发汗散寒功效的药理学 依据;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减轻黏膜水肿、抗炎、抗过敏、镇咳、祛痰等作用是其 宣肺平喘的药理学基础;消除水肿的功效与利尿作用相关。主要有效成分是生物碱。
20
现代应用
39
现代应用
1.发热 对感冒、流感、肺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疟疾等引起的发热,用柴胡注射 液、柴胡口服液、柴胡糖浆等治疗,均有较好的效果。
2.病毒性肝炎 柴胡注射液或者复方柴胡制剂(如小柴胡汤等)治疗急慢性肝炎,对 改善症状,回缩肝脾,恢复肝功能有较好效果。
3.咳嗽 柴胡、柴胡注射液、柴胡镇咳片治疗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所致的咳 嗽有效。
28
(5)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桂枝水煎剂注射给药,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加心肌营 养血流量。桂技蒸馏液可降低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室颤发生率,改善心功能。 桂校可减少心肌乳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酸激酶的释放,减少LPO生成,提高SOD 活性。
29
2.其他药理作用 镇静、抗惊厥、利尿 30
小结 桂枝促发汗、解热、镇痛、抗炎、抗过敏、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是其发汗解肌功效的 药理学基础,而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则是其温通经脉功效的体现。桂枝主要有效成分是 挥发油。
5
发热 激活物
产EP 细胞
体温
体温 调定点
以辛凉解表药的解热作用更加显著
EP
下丘脑体温 调节中枢
6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由于本类药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多数是体外实验的结果,其中许多实验药物为粗制剂, 故实验结果尚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7
其他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
镇痛、镇静作用
调节免疫作用 8
第二节 常用药物 9
麻黄
木贼麻黄
草麻黄
药材中麻黄
药材木贼麻黄
药材草麻黄
10
功能与主治
一、概述
发汗散寒、宣肺平喘 利水消肿
风寒外感,胸闷喘咳 风水浮肿
主要成份
麻黄碱 、伪麻黄碱等 11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发汗 有效成份:麻黄碱、L-甲基麻黄碱、挥发油 作用特点:发汗作用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表证 3
二、共同的药理 作用
发汗作用 绝在多数解表药都有一定的发 汗作用,特别是辛温解表剂。
直接刺激汗腺:麻黄挥发油、麻黄碱 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生姜、桂枝挥发油
4
解热作用
(1)发汗或促进发汗; (2)抑制病原微生物,减少致热源的产生; (3)抗炎,呈现解热效果; (4)抑制PGE合成; (5)降低脑内CAMP含量。
50
小结 葛根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解热、降糖、降脂、对内脏平滑肌作用等是 其解肌退 热、除烦止渴功效的药理学基础。其对心脑血管系统等作用则反映活血通脉功效。 葛 根主要有效成分是葛根黄酮。
51
现代应用
1.偏头痛 2.突发性耳聋 3.冠心病、心绞痛 4.高血压病 5.感冒、头痛、发热 6.麻疹初起、发热、疹出不畅
21
桂枝
肉桂
桂枝 22
功能与主治
一、概述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
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 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
主要成份
挥发油(桂皮醛 ) 桂皮酸、乙酰桂皮酯
23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有效成分:桂皮油 作用特点:桂枝单独应用发汗作用较弱,
若与麻黄伍用,则发汗力增强。 作用机制: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促
镇静、镇痛 、抗炎 表面麻醉、浸润麻醉等
小结 细辛的解热、镇静、镇痛、对心血管系统影响、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是其祛 风散寒功 效的药理学基础;而抗炎、抗免疫、对呼吸系统等作用可能与开窍功效有关。其主 要 有效成分是挥发油。
57
现代应用 1.头痛 10%细辛液穴位注射可治疗偏头痛、神经性头痛、外伤性头痛及肌挛缩性头 痛。 2.慢性支旬管炎 细辛醚片治疗效果较好。 3.心绞痛 细辛挥发油(50ml)与冰片(16g)制备成气雾剂,于发作时喷雾吸入有效。
60
白芷 61
白芷 白芷,Radixngelicae Dahuricae 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 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62
1.抗炎作用 2.解热镇痛作用 3.解痉作用 4.对心血管的作用 5.抗菌作用 6.光敏作用 7.抗癌作用 8.抗辐射作用
药理作用
63
羌活
羌活
饮片/蚕羌/大头羌/条羌 64
羌活 羌活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羌活或川羌活的根茎。 本品合挥发油、β-谷甾醇、欧芹属素乙、有机酸及生物碱等。 羌活注射液有镇痛及解热作用,并对皮肤真菌、布氏杆菌有抑制作用。羌活水溶部分有
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挥发油亦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并能对抗脑垂体后叶素引 起的心肌缺血和增加心肌服营养性血流量。
1.感冒 以麻黄为主的复方制剂(如麻黄汤、大青龙汤等)常用于治疗感冒、流感等。 2.支气管哮喘 麻黄碱口服,可预防和治疗支气管哮喘。麻黄雾化剂吸入治疗小儿支气 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疗效明显。 3.低血压状态 麻黄碱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可防治硬膜外麻醉引起的低血压。麻黄碱口 服可以治疗低血压。 4.肾炎 以麻黄为主的方药(如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等)对改善肾炎所致全身浮肿等症状 有一定效果。
58
4.缓慢型心律失常 以细辛为主的复方制剂治疗有效。 5.局部麻醉 3%细辛挥发油用于眼科和五官科手术的浸润麻醉及神经阻滞麻醉。
59
不良反应 细辛煎剂给小鼠灌胃、静脉注射LD50分别为12.38g/kg、0.78g/kg细辛挥发油小鼠腹腔 注射 LD50为0.55ml/kg。细辛挥发油所含黄樟醚毒性较大,将其掺入饲料中,两年后 28%大鼠出现肝癌。细辛少量长时间喂饲猫及家畜,可引起动物肝肾脂肪性变。细辛对 肾脏有一定毒性,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45
2.其他药理作用
(1)抗心肌缺血 有效成分:葛根总黄酮、葛根素 作用特点:葛根素是一种β受体阻断剂
46
(2)抗心律失常 有效成分:黄豆苷元 、葛根素 作用特点:影响心肌细胞膜对K+、
Na+、Ca2+的通透性, 进而降低心肌兴奋性、 自律性及传导性,也与 β受阻断效应有关。
47
(3)扩血管、降血压 有效成分:葛根总黄酮、葛根素、大豆苷元 作用特点:β受体阻断效应;抑制肾素-血管
发汗作用受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12
(2)平喘 有效成份:麻黄碱、伪麻黄碱、挥发油 1926年陈克恢
“ 麻黄有效成份麻黄碱的作用” 作用特点:基本结构与AD相似,有拟
AD的作用,但作用温和而持久。
13
麻黄平喘作用机制:①可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的β受体;②兴奋支气管黏膜血管平 滑肌的a受体,减轻黏膜水肿;③促进肾上腺素释放;④阻止5-羟色胺、组胺、白三 烯释放。
65
药理作用
1.抗炎、镇痛、解热作用 2.抗心律失常作用 3.抗心肌缺血作用 4.抗血栓形成作用 5.抗休克作用羌活有一定的抗休克作用 6.抗过敏作用 7.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8.抑菌作用
4.高脂血症 柴胡注射液肌内注射可明显降低甘油三酯。
40
葛根 41
功能与主治
一、概述
升阳解肌 透疹止泻、除烦止渴
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 口渴、消渴、麻疹不透
热痢、泄泻
主要成份
大豆苷、大豆苷元 葛根素
42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解热 有效成分:黄酮类 作用特点:葛根素作用较突出 ,起效快。 作用机制: ①使皮肤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而增加散热。 ②葛根素通过阻断中枢部位的β-受体而使cAMP
中药药理学-第五章-解表药
一、与解表有关的概念
第一节 概述
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解 除表证为主要作用 的药物,称为解表
药
风寒表证 风热表征
表证
表证主要是由于外 邪侵犯人体的浅表 部位所致的一类证 候
2
恶寒(或恶风)、发热鼻塞、喷嚏、无 汗或有汗、流鼻涕、咳嗽、咽喉痒痛、 舌苔薄白、脉浮数等
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等)、 急性传染病及急性感染性疾病初期
52
细辛 53
功能与主治
概述
祛风、散寒、行水、开窍
风寒 感冒,头痛, 牙痛,鼻塞鼻渊, 风湿痹痛,痰饮咳喘
主要成份
挥发油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解热 有效成分:挥发油 作用特点: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家兔实验
性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腹 腔注射对正常豚鼠及大鼠有 一定降温作用。
柴胡皂苷、甾醇 挥发油、脂肪油
34
二、主要药理作用 1.与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
(1)解热 有效成分: 挥发油、粗皂苷、皂苷元A 作用特点: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并能降低正常体温 作用机制: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抑制该部 位cANP的产生或释放,从而抑制体温调定点的上移
35
(2)抗炎 有效成分: 柴胡粗皂苷、柴胡皂苷、挥发油 作用特点:对一般性炎症的各期均有作用 作用机制 :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内分泌轴
26
(3)抗炎、抗过敏 桂枝煎剂、桂枝挥发油对多种致炎物质所致的急性炎症具 有抑制作用,可明显降低血管通透性。挥发油尚能抑制小鼠棉球肉芽肿。
27
(4)抗病原微生物 体外实验显示,桂枝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 菌、肺炎球菌、炭疽杆菌、霍乱弧菌等有抑制作用;桂皮油、桂皮醛对结核杆 菌、变形杆菌有抑制作用,并对亚甲型流感病毒京科68-l株和孤儿病毒 (ECHO11)均有抑制效果。
(l)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有效成分:麻黄碱 作用特点:治疗剂量即能兴奋大脑皮层和
皮层下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