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辜正坤.中西方文化比较期末试题及答案

辜正坤.中西方文化比较期末试题及答案

1、相比于汉语而言,西方人在学习语言时会面临哪种来自语言本身的挑战? (2.00 分)
   
A.语音
B.语义
C.语法
D.字形
2、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关于文明贡献的标准是什么? (2.00 分)
   
A.有多长时间的历史
B.对人类生命健康产生多少影响
C.对艺术思想产生多少影响
D.技术发展有多大贡献
3、对西方民主做了很深的反思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的作者是谁? (2.00 分)
   
A.乔姆斯基
B.伯克
C.恩格斯
D.托克维尔
4、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封、资、修”中的“资”指的是下列哪一派的人? (2.00 分)
   
A.国粹派
B.全盘西化派
C.理想西化派
D.现实西化派
5、人口数量与文化先进程度的关系用图形表示是: (2.00 分)
  
A.梭形
B.抛物线 C.U 形



D.倒 U 形
6、根据佛教的观点,整个宇宙万物都是由谁造的? (2.00 分)
   
A.众生自己
B.上帝
C.大爆炸
D.黑洞
7、中国语音: (2.00 分)
   
A.为闭音节 B. 为多音节 C. 每字有韵调 D. 音义象构性弱
8、下列循环属于地球环境变化小循环的是? (2.00 分)
   
A.地球冰期变化
B.河外星系团互相运动
C.河外星系团形成
D.地球绕太阳一周
9、太阳系--银河系本星系团的循环属于哪一种? (2.00 分)
   
A.大循环
B.中循环
C.小循环
D.微循环
10、儒家价值系统核心的核心是什么? (2.00 分)
 
A.仁
B.礼


 
C.智
D.信
11、中国不受西方列强欺负的方法不应强调: (2.00 分)
   
A.全面性
B.临时性
C.节制性
D.拼合性
12、中古和近古社会的君主是用什么来治理国家的? (2.00 分)
   
A.武治为主,礼治为辅
B.德治为主,法治为辅
C.法治为主,礼治为辅
D.武治为主,法治为辅
13、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容易出现大量单词单个成句的根源是什么? (2.00 分)
   
A.莎士比亚的写作特点
B.十四行诗的写作特点
C.英语语言表达的特点
D.当时社会语言的使用特点
14、中国语法有: (2.00 分)
   
A.时态 B. 语态 C. 前缀 D. 语序
15、汉语和英语的书写速度分别是怎样的? (2.00 分)

A.汉语先快后慢,英语先慢后快


  
B.汉语一直很快,英语一直很慢
C.汉语先慢后快,英语先快后慢
D.汉语一直很慢,英语一直很快
16、下列哪一项不是商文化的典型代表: (2.00 分)
   
A.铜器
B.钟鼎
C.甲骨文
D.篆书
17、按照黑格尔的观点来看,下列哪一种语言比较适合理论科学的思考? (2.00 分)
   
A.英语
B.法语
C.德语
D.汉语
18、《礼记•礼运》中没提到: (2.00 分)
   
A.政治要求 B. 内政外交 C. 文化要求 D. 金钱态度
19、“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

”这句话出自哪部中华经典? (2.00 分)
   
A.《大学》
B.《中庸》
C.《周易》
D.《礼记》


20、西伯利亚气流途径西北内陆,蒙古沙漠之后使中原一带产生了平均多厚的土壤 层? (2.00 分)
   
A.130 米 B.140 米 C.150 米 D.160 米
21、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是中国三大派中的哪一派的提出的? (2.00 分)
   
A.理想西化派
B.现实西化派
C.国粹派
D.理想国粹派
22、在明代,科举考试必须以谁的观点为准? (2.00 分)
   
A.孔子
B.孟子
C.王阳明
D.朱熹
23、属于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为: (2.00 分)
   
A.共时语言学 B. 历时语言学 C. 描写语言学 D. 转换生成语法
24、认定某人成为奴隶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2.00 分)
  
A.无劳动力
B.无政治权力
C.无人生自由



D.劳动成果被无条件侵占
25、一个社会要想管理的好除了法律之外还需要什么? (2.00 分)
   
A.宗教
B.信仰
C.爱心
D.礼制
26、认定一个社会是否是奴隶社会最简单的指标是什么? (2.00 分)
   
A.劳动工具
B.劳动方式
C.国家政治权力人物与无政治权力人物的对比
D.奴隶占总人口的数量
27、下列职位不在传统中国权力监督机制内的是? (2.00 分)
   
A.谏官
B.拾遗
C.史官
D.宰相
28、中国中部地区以什么地形为主? (2.00 分)
   
A.高原
B.山地
C.丘陵
D.平原
29、西方的语言文字在外形上多属于什么样的类型? (2.00 分)
 
A.多向建筑型
B.三维立体型


 
C.多向平面型
D.平面流线型
30、根据阴阳二极对立转化律,东方文化衰落的时候,西方文化会: (2.00 分)
   
判断题(40 分) A.衰落
B.兴盛
C.灭亡
D.都有可能
1、大部分语言学家认为,除了人以外其他动物没有语言的能力。

(2.00 分)


2、宋朝心学派代表人物程颢认为,人无须外求、读书,道不在心外。

(2.00 分)


3、辜正坤认为,中国的传统政治学比西方至少落后 2500 年。

(2.00 分)


4、我国古代社会抑制商业发展并非因为仇富心理。

(2.00 分)


5、西方“文明”的概念与道德的关系非常大,要求道德自律。

(2.00 分)


6、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中国人除了赋予皇帝威严以外,没有实质上的贵族和特权阶 级。

(2.00 分)




7、地形、气候要素对文化形成的影响要大于资源的影响。

(2.00 分)


8、一般认为,温暖湿润较为适合人类文化的壮大发展。

(2.00 分)


9、强化王权,高清专制的形式是中国社会的必然走向。

(2.00 分)


10、严复是故意用达尔文的观点翻译斯宾塞的作品。

(2.00 分)


11、《黄帝内经》中的循环体系也符合文化大循环的规律。

(2.00 分)


12、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道德文化太先进,武化太落后。

(2.00 分)


13、中国很长时间处于农业文化之中。

(2.00 分)


14、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可能有矫枉过正的趋势。

(2.00 分)


15、大多数人被排斥在艺术的审美圈子之外,这是艺术发展的大致趋势。

(2.00 分)




16、世界上不存在真正的全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政治。

(2.00 分)


17、《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描述的一种语言静态的变化,是历时语言学。

(2.00 分)


18、从审美和文学的角度看格律诗是更好的选择。

(2.00 分)


19、“子产不毁乡校”说明子产比较重视人民群众的教育。

(2.00 分)


20、按照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来看,人类文明最发达时人口最多。

(2.00 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