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事件的全面分析

历史事件的全面分析

客观分析历史现象
——“史论结合”
一、秦始皇的功与过
秦始皇作为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者、中国历史的第一个皇帝,他的功与过应一分为二的看待。

①功: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奠定了中国疆域的基础,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②过: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
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2000多年来一直影响中国封建社会,既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一面。

①积极影响:思想的大一统,巩固了中国人的国民意识,增强了中国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政治统一、民族统一,是整套封建宗法制度的基础。

思想的统一成为社会稳定的基石。

②消极影响:a、思想的禁锢使专制集权成为中国两千年来实行人治的理论依据,成为建立现代民主制度的羁绊。

b、儒学占据正统思想地位,钳制了其他学派的发展,久而久之,大大压缩了中国人创造力,阻碍了文化的进步。

c、大一统思想使汉武帝时代连年征伐,造成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三、科举制度的利弊
科举制度在中国延续1300多难,影响深远,有利也有弊。

①利: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出身卑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可以参与国家管理,提高了行政效率。

也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以严格考试作为选官方式,从公正公平的角度看,有一定的合理性。

②弊:它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乎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阻碍了思想和文化的进步。

四、隋炀帝的功过
隋炀帝杨广是一个充满争议性的人物,有功也有过。

①功:589年,杨广作为隋朝兵马都讨大元帅,受父之命,率军渡过长江天险打败陈朝,对国家的统一做出贡献。

在任时,开通大运河,使南北经济得以贯通。

创置科举制,有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参与封建统治。

三次派人去流求( 今台湾) ,又派人去西域,加强了内地同边境的联系。

②过:三游江都、三征高丽,穷兵黩武,荒淫无度,劳民伤财。

隋炀帝的暴政,无休止的兵役和徭役,农民背井离乡,大量田地荒芜,社会生产严重破坏。

五、郑和下西洋的评价
郑和下西洋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和”的思想,以和为贵、和平外交、和谐世界。

七下西洋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①积极:郑和下西洋宣扬了明朝的国威,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②消极:郑和的外交活动不以追求本国利益为主要目的,而以仁义道德的实现为最大目标。

不计得失、好大喜功与劳民伤财的外交活动加重了明朝的财政负担,损害了人民的利益。

仅限于对外宣扬和平,没有也不可能带来海外贸易与商业的持久发展。

六、洋务运动的影响
洋务运动处于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它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又有消极的不良影响。

①积极: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②消极:洋务运动的初衷是维护清朝统治,具有封建属性。

它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体现的是引进先进生产力与固有的旧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洋务企业管理混乱,贪腐成风,压制并阻碍了民营资本的发展。

它没有也不可能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

七、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辛亥革命既是一次成功的革命,也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①成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传播了民主共和的思想,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②失败: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

八、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新航路开辟以后的世界历史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它促进了世界的发展,主要是积极影响,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①积极: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一起,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拓展了人类的活动空间和范围,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互相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

②消极:欧洲国家走上殖民扩张道路,殖民掠夺和侵略活动造成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深重灾难和贫穷落后。

资本主义的触角开始伸向世界各地。

九、拿破仑战争的双重性质
拿破仑战争具有双重性,既有明显的反对外国武装干涉、保卫大革命基本成果的性质,又有强烈的侵略扩张性质。

①拿破仑战争前期具有民族解放战争的性质,它挫败了反法同盟的进攻,保卫了法国大革命的主要成果;它涤荡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在欧洲顺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②拿破仑的后期战争,主要目的在于掠夺欧洲财富和土地,抢占殖民地,为资产阶级争取在欧洲和海外的工商业霸权、奴役别国人民,因而是非正义的、掠夺性的,具有侵略性质,激起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普遍反抗,最终导致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覆亡。

十、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有积极影响,也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①积极:大机器生产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整个社会日益分化为两大对立的阶级,促进了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

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殖民活动把欧美先进的工业技术带到落后地区,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②消极:先进国家把落后国家卷入了工业文明的潮流之中,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资产阶级疯狂的掠夺原料和开拓市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灾难。

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十一、经济全球化的利弊
经济全球化是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从长远看,利大于弊。

(一)有利因素
1、发展中国家可以抓住机遇充分地利用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2、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创新精神。

3、外资进入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4、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和货币制度的完善。

5、资本的进入有利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转型,提高竞争能力。

(二)不利因素
1、大量外资的进入容易造成债务负担,可能引发债务危机。

2、外资进入对民族资本和民族工业冲击较大
3、经济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

4、跨国资本的进入增大了金融市场的投机性和风险度。

5、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6、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
十二、科技的发展是双刃剑
科技的发展也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但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①积极:科技发展引发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变革,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高
了人类的创新精神,促进了人类的全面发展。

科学技术的飞跃对人类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②消极:导致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温室气体、乱排乱放、污染和破坏),威胁世界的和平(高科技武器)、人类的健康(环境污染、超级病菌),也引发了社会伦理问题(克隆人)等等。

(网络下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