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理论重要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重要复习资料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与发展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来源文学的作用:1诉诸人的感觉和心灵2通过诉诸感觉和心灵而影响人的生存3人类文化的想象维度什么是文学理论1、通常看法:文学理论,又称文学学或文艺学,是指关于文学的学问。

2、操作性定义: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是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的思考方式。

3、普遍性与个别性问题:文学理论当然要思考个别的文学问题,但这种思考往往要在一个包含若干个别的普遍层面进行,要在对于个别的关注中从事一定普遍性概括,从个别上升到普遍。

当然,同时,也要从普遍沉落为个别。

当前文学理论的新特征1.理论是跨学科的一种其效果在原初学科之外的话语。

2.理论是分析性的和沉思性的一种从我们称为性、语言、写作、意义或主体的事物中找出其含义的尝试。

3.理论是一种对于常识的批评是对被指认为自然的那些概念的批评。

4.理论是自反性的是思维的思维,我们用它向文学和其它话语实践中感知事物的范畴发出质询。

文学理论包含哪些著述?第一,狭义:直接谈论文学的普遍问题的著述,如《文心雕龙》、《沧浪诗话》、《诗论》、《文艺心理学》、亚里斯多德《诗学》。

第二,较宽泛义:有关具体文学作品或其他文学现象的批评性言谈,即文学批评著述,如杜甫的《戏为六绝句》、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及《红楼梦》评论,李长之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文体灵活、自由,涉及诗歌、小说、评点、论文、随笔、日记、日常言谈等多种文体。

第三,广义:有关文学的任何直接或间接的理性谈论,无论原来属于哲学、历史、社会学、民俗学、语言学、心理学、人类学还是物理学等,如《论语》、《道德经》、《庄子》、《乐记》、《荀子》、《判断力批判》、《结构人类学》、《写作与差异》等。

文学理论学习建议第一,阅读文学。

经常阅读古今中外文学艺术作品,保持对于文学文本的体验能力和习惯。

第二,汇通文艺。

将文学与其他艺术如电影、电视、绘画、音乐、戏剧等联系起来体验。

第三,理论思索。

适当阅读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字,增加有关文学的知识,养成理论思索的习惯。

第四,跨学科阅读。

适当扩大阅读视野,读点语言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第五,体验人生。

第六、上课方式:占有还是存在?To have or to be?That’s the question. 根本变化途径:从占有模式优先转向存在模式优先,主动参与。

积极体验与实践。

第七、参与式学习:从课堂体验到文本批评实践。

自己动笔撰写文艺批评论文,培养文艺批评的实践能力。

第八、文学理论的体验性、阐释性与实践性1、披文2、设身3、处地4、析理5、体道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产生的思想来源⏹德国古典哲学、美学:康德、黑格尔⏹古希腊罗马文学⏹文艺复兴:但丁、莎士比亚⏹启蒙运动:歌德、狄德罗⏹17世纪以来的西欧以及俄国的作家作品等关于文学的社会地位与作用➢经济基础对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最终的决定作用。

➢意识形态具有维护、巩固或破坏经济基础的作用,并且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等之间也互相作用。

➢文学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身的特殊规律1 .文学艺术的特点➢建构性:是劳动分工后人们所建构的观念体系,是人们与现实的一种想象性关系。

➢倾向性: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一定利益集团的心声,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异质性:不同意识形态之间乃至同一意识形态内部存在着矛盾因素,且并存于同一社会阶段。

2 .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理论掌握:理论掌握主要通过将现实表象上升为抽象,以概念、命题、推理和论证的思维形式建构理论体系,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宗教掌握:宗教掌握是一种构造、相信并崇拜超自然、超社会的神秘力量和神秘世界的意识活动,它主要通过教义、故事或形象等方式诉诸人们的心灵。

⏹实践—精神掌握:实践—-精神掌握是一种以付诸实践为目标的精神活动,它直接产生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之中,具有经验性、具体性的特征。

⏹艺术掌握:艺术掌握是一种通过人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将人类社会和自然加工成艺术形象的精神活动。

作为对现实的一种占有形式,艺术掌握面对的是人和人的社会生活。

艺术掌握的特征⏹充满主体精神,想象和激情是其思维基本形式。

⏹始终伴随着人的情感活动。

⏹追求艺术成果的特殊性和不可重复性⏹对美的追求,它将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将人及其社会生活对象化和形式化。

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之间互相依存⏹艺术生产为艺术消费:提供文学作品;创造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规定消费的性质,决定消费的方式。

⏹艺术消费为艺术生产:提供“想象的对象”,即读者,艺术作品也只有在艺术消费中才能成为现实的作品。

关于人学思想与文学理论1.文学体现了作为活动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精神2.文学活动的性质是创作个体和社会群体的统一3.文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学把人作为一个生命整体来把握。

➢文学以特有的方式表现人的性格、命运、思想、感情乃至无意识的复杂多样性。

➢文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全部感官之丰富性的人”。

关于美的规律与文学的创作原则和批评标准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第一节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贡献一、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发展的背景⏹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于我国民主革命时期,集中体现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重要著作中。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基本内涵确立了我国新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方向。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文艺工作者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一是把立足点和思想感情转移到工农兵群众方面二是深入人民生活,熟悉群众生活。

三是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阐明了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基本思想。

文艺与生活的三层基本关系:第一,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

第二,文艺的“源”与“流”的关系。

第三,文艺创作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结合革命文艺实际,回答了文艺与政治、革命事业的关系。

文艺必定是具有社会性和阶级性的。

在现在的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

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文艺与革命事业的关系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

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

我们所说的文艺服从于政治,这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革命的思想斗争和艺术斗争,必须服从于政治的斗争,因为只有经过政治,阶级和群众的需要才能集中地表现出来。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尊重艺术规律,为文艺创作与批评奠定理论基础。

文艺作品是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统一体。

文艺批评在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两方面具有相应批评标准。

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

以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以艺术标准放在第二位。

对文艺批评中如何掌握批评标准提出了具体要求。

确立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繁荣文艺创作的基本方针。

按照艺术规律促进文艺创作,需要处理好两个关系:➢深入生活,从实际生活出发进行典型化创造。

➢“推陈出新”:向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学习,从中外文学艺术遗产中吸取有益的东西获得借鉴,从而进行革新创造。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文艺思想发展的背景新时期以来,文艺界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实际问题:➢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毛泽东文艺思想遭到片面的、教条化的理解。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新的时代对文艺提出了新的要求,文艺实践中不断出现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

1.新时期文艺思想的形成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产物2 .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3 .对新的文艺经验和中外优秀文艺理论成果的科学总结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文艺思想的基本内涵⏹“二为”方向与“双百”方针相结合⏹丰富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内涵⏹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统一⏹在继承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文艺创新⏹提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领导文艺工作的新要求⏹“三贴近”的原则人民需要艺术,艺术属于人民。

艺术更需要人民•主旋律:作为我们时代社会发展的主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第三章文学的性质文学活动如何作用于人类(一)文学活动体现了人与世界的诗意情感关系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可以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

人感觉事物的角度是多样化的。

文学艺术是体现人与世界的诗意情感关系的最佳形式之一。

(二)文学创造是合目的、合规律的活动⏹合目的性: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根据一定的需要而设计的。

⏹合规律性:是指人的生活活动要合乎或遵循一定的规律。

(三)文学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类改造自然,使自然变成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也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改造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

文学活动的发生⏹摹仿说与情感表现说:摹仿说,即再现说。

认为一切艺术活动,包括文学活动都是对自然的摹仿、再现。

情感表现说。

认为一切艺术活动是主体情感的真实表现。

⏹巫术说:文学活动起源于巫术,艺术起源于巫术是由莱纳赫在弗雷泽和泰勒对原始民族的巫术和宗教活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这是西方关于艺术起源的一种最有势力的理论。

⏹宗教说⏹游戏说⏹劳动说:文学活动发展的根本契机,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劳动解放了人的双手,使人的大脑得到锻炼;在劳动中人们创造了具有丰富表意功能的语言系统,劳动使人称其为人文学狭义文学: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

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

折中义文学a.包括纯文学和非纯文学b.介乎广义和狭义之间的文学概念。

二、文学界定的困难及解决办法⏹无法也不能单纯选择一种含义。

⏹承认狭义文学和审美的文学观念的中心地位,在此基础上吸收广义文学和文化的文学观念、折中义文学和惯例的文学观念的某些合理成分。

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是一门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等文类。

文学的文化意义➢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文学:揭露文化的非人性和反人性的性质,这就具有了对人的精神关怀的价值。

➢叩问人的生存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文学是文化的意义载体⏹文学作为艺术的一种,它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是艺术文化。

⏹文学作为艺术文化不是独立的,是与整个文化相联系的,并且必然直接或间接地成为文化意义的载体。

文学与历史文化文学与其他艺术文化文学——以语言描写世界,作用于人的想象绘画——以线条、色彩描绘世界,作用于人的视觉音乐——以声音、韵调抒写人的情感,作用于人的听觉一、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