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电位测井

自然电位测井

(北京)
本科生课程 《地球物理测井方法》
第3章 自然电位测井
( Spontaneous Potential Logging )
1
自然电位测井
2
自然电位(直流)与电阻率(交流)同时测量
3
§1 井内自然电场生原因
一、岩石孔隙水中离子的分布
4
1. 离子双电层
(1)地层水中盐分子(如NaCl)充分离解, 与极性水分子形成水合离子; (2)岩石颗粒与水接触的表面带有固定不动 的负电荷,粘土矿物中最显著; (3)带负电的岩石表面吸引极性水分子与Na 的水合离子,形成离子双电层。(内层: 岩石表面负电荷;外层:吸附的阳离子)
21
2. Eda表达式
在Ed表达式中,令l-=0
Cw RT Cw Eda 2.3 lg K da lg ZF Cmf Cmf
K da
RT 2 .3 ZF
当温度为18℃时,对于 NaCl溶液, Kda=59.1mv
22
§2 自然电位测井及SP曲线
一、自然电位曲线的形成 1.在砂层形成 Ed , 泥岩层形成Eda;
28
三、影响储层自然电位异常的因素
等效电流:
E E I r r r
d da m t
sh
储层的usp=Irm Ed-Eda与储层的usp符号一致:
当Cw>Cmf时,Ed<0,Eda>0;Ed-Eda<0, 为负异常;反之为正异常
29
1. 静自然电位(SSP)
Cw SSP Ed Eda K d K da lg Cmf Cw/Cmf 的影响:
9
3. 双水
粘土束缚水:
双电层外层那部分水,阳离子多于阴离子 远水: 双电层以外,离颗粒表面较远的那部分水, 正负离子大体平衡,是正常性质的地层水。
10
二、储集层的自然电动势 1. 扩散电动势(含水纯岩石)Ed Cw>Cmf,且NaCl分 子全部电离,岩性 纯,无双电层, 水是远水
半透膜
11
扩散电动势(含水纯岩石)形成过程
13
常见离子迁移率及电解质溶液的Kd值(18℃时)
溶质化学 成分 NaCl KCl CaCl2 MgCl2 CaSO4 MgSO4 CaCO3 正离子 Na+ K+ Ca2+ Mg2+ Ca2+ Mg2+ Ca2+ 迁移率l+ [m2∙S/mol ] 4.35 6.46 5.16 4.50 5.16 4.50 5.16 负离子 Cl- Cl- Cl- Cl- SO42- SO42- CO32- 迁移率l[m2.S/mol ] 6.55 6.55 6.55 6.55 6.79 6.79 6.00 溶液的扩 散电动势 系数(mV) -11.6 -0.4 -19.6 -22.5 -7.9 -11.7 -4.4
2.泥岩,砂岩,泥浆 都是导电介质;
3.在砂层与泥岩交界 处形成自然电流; 4.井内不同岩层处电 位的变化构成全井自 然电位曲线。
23
一、自然电位曲线的形成
24
泥岩
+ + + + + + +
砂岩
Ed
+ + + + + + + -
Eda
- 25mv +
自然电位
泥岩
-
+ + + + + + +
Eda
31
5. 储层泥质含量的影响 Vsh ----〉usp 6. 侵入带直径的影响 d i ---〉自然电流回路的路径 ---〉I ----〉usp 7. 岩性剖面 碳酸盐岩剖面,自然电位异常不能用来区分储层
32
四. SP曲线的特点
1. 对称于地层中点 2. h/d>4,曲线的半 幅点对应地层界面 3. 代表值:地层中 部极值
Rmf

P
A 4
Rmf——泥浆滤液电阻率,Ω.m μ——泥浆滤液的粘度,Pa.s ΔP—泥浆柱与地层之间的压力差,atm Aφ—过滤电动势系数,mV,渗透岩石0.77mV ε —是泥浆滤液的介电常数 ζ —是与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的参数
20
三、纯泥岩的电动势Eda
1.形成
砂岩中Na+、Cl- 通 过泥岩向井内扩散; 泥岩孔隙中阳离子浓 度高,它将排斥Na+;使 其扩散到泥浆中,而Cl被吸附, 在泥浆中形成Na+富集, 泥岩中Cl-富集,达到平 半透膜 衡时,电动势为Eda
46
-
+ +
- + + + -
+++++
-------
+ + -
Cw>C注>Cmf
+ +
-- + +
47
交界面I处的总电动势: - +
EI Ed
+ - + Eda + kd + - + + -+ - + -
CW CW lg kda lg Cmf Cmf
C注 Cw Cw ------- + 注 注界 EII Ed Ed Ed + -Kd lg Kd lg Kd lg Cmf C注 Cmf + + + - - + EII Kd (lg Cw lg Cmf -- lg Cw lg C注 lg C注 lg Cmf )=0 -- + + + +
T(K)—溶液的绝对温度 Rmfe—等效泥浆滤液电阻率 Rwe —等效地层水电阻率
38
1. 确定SSP 在一个解释井段内,选一个标准水层,读取 其SP作为SSP 标准水层:岩性纯,厚度大,100%含水 如没有标准水层,取最接近的层读SP,用 图版校正为SSP
39
40
2. 计算自然电位系数K
K 70.7273 T / 298
18
3. 过滤电动势(压力差产生的)
1) 在泥浆与地层间的压力差作用下,泥浆滤 液推动地层中流体移动; 2)带动离子双电层中扩散层中的正离子向同 方向流动; 3) 在低压一侧富集正电荷,高压一侧富集 负电荷,形成过滤电动势; 4) 泥饼形成后便不再有过滤电动势。
19
过滤电动势表达式:
E A
6. 确定标准温度下的地层水电阻率RwN
RweN 0.12 m : RwN 0.58 100.69 RweN 0.24 RweN 0.12 m : RwN 77RweN 5 / 146 337RweN
7. 确定地层温度下的地层水电阻率Rw
82.2 RwN Rw 1.8T 39
5
ELECTRICAL DOUBLE LAYER OF CLAYS
6
7
(4)吸附阳离子 吸附层:紧贴岩石表面,不能移动 扩散层:吸附层之外阳离子,可正常移动 (5)双电层是在岩石沉积、成岩过程中形成的 砂岩:双电层外层的厚度非常小
泥岩:表面负电荷多,双电层外层的厚度 很大
8
2. 阳离子交换 双电层内的阳离子或其水合离子相互交换位 置,或与双电层之外的阳离子及水合离子交 换位置而移动(等电量交换),交换的难易 程度取决于岩石表面对阳离子的静电引力。 平衡离子:被吸附的正离子
1.8T1 39 R2 / R1 1.8T2 39
44
8. 确定地层水矿化度Cw
X [3.562 lg( RwN 0.0123)]/ 0.995
Cw 10
X
Cw——地层水NaCl的矿化度,ppm。
45
四、判断水淹层(油层)
油层孔隙中有注入水存在,则该层叫水淹层
基线偏移
Rmf Cw Ed Kd lg Kd lg Cmf Rw
16
2. 扩散-吸附电动势(泥质岩石) 1)因为含泥质,所以在岩石颗粒表面有双电
层,岩石孔隙中有粘土水和远水;
2)在浓度差的作用下发生扩散(远水中的钠 离子、氯离子;扩散层中的钠离子),钠离
子的数量比纯岩石情况下多;
17
3)富集的电荷量比纯岩石少,产生电动势 变小; 4)当泥质含量达到一定的程度,电动势反向; 5)泥质岩石中的这种电动势,称为扩散-吸附 电动势。
25
26
二、储层的自然电位异常 实测自然电位曲线 没有绝对零点 有带极性的横向比例尺
27
1.泥岩基线: 相邻的泥岩自然电位构成的直线段 2.储层的异常:偏离基线的变化 负异常:偏离基线向低电位一方 正异常:偏离基线向高电位一方 异常幅度:偏离泥岩基线的 最大幅度,负异常为负值, 正异常为正值
Km
(3)确定标准温度下的等效泥浆滤液电阻率RmfeN
RmfN 0.1 m : RmfeN 0.85RmfN RmfN 0.1 m : RmfeN (146RmfN 5) /(337RmfN 77)
43
5. 确定标准温度下的等效地层水电阻率RweN
RweN RmfeN / Rmfe / Rwe
48
交界面Ⅱ处的总电动势: >C注>Cmf +++++ + - Cw + +++++ ------Cw>C注>Cmf + -
Cw Cmf
Cw Cmf
负异常 正异常 无异常 异常幅度↗
30
Cw Cmf
︱Cw - Cmf ︳↗
2. 储层厚度
E E I r r r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