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锅炉操作规程
一、余热锅炉的各项参数
锅炉型号:QC33/500-4.5-0.7 额定蒸发量:4.5t/h
安全阀整定压力:0.7MPa, 0.73MPa 允许工作压力:≤0.6MPa 额定烟气出口温度:169℃汽包水位:±50mm
允许烟气出口温度:160℃≤t<200℃
水压试验压力:1.05MPa
二、余热锅炉的结构与原理
余热锅炉是利用高温烟气的余热对水进行加热,产生蒸汽的热交换热备。
由锅筒、蒸发器、加热段烟道、进口段烟道、出口段烟道、烟道的各种支座及吊架、人孔等装置组成。
长转炉的烟气经由烟道输送至余热锅炉入口,再流经蒸发器对水进行加热产汽,最后经布袋除尘器、脱硫塔、烟囱排入大气。
锅炉给水进入锅筒后,沿锅筒下方的下降管进入蒸发器吸收热量开始产汽,通常只有一部分水变成汽,所以在蒸发器内流动的是汽水混合物。
汽水混合物离开蒸发器进入上部锅筒通过汽水分离设备分离,水落到锅筒内的水空间进入下降管继续吸热产汽,而蒸汽从锅筒上部由主蒸汽阀输送到用汽单位。
三、锅炉启动
1、启动前对锅炉进行全面检查,如无异常,打开排空阀,关闭全部放水阀、排污阀。
2、向锅炉进水,进水不应太快(夏季约1小时,冬季约2小时),
当水位升至最低水位时,停止进水,检查炉体及法兰连接处有无渗漏水现象,锅筒水位能维持不变则表示密封良好。
3、关闭排空阀,开启排污阀。
4、开启烟道进口挡板通入烟气。
5、启动后,水位将逐渐升高,应利用排污阀排水,将水位维持在中间水位(±50mm)
6、当汽压升至0.05-0.1MPa时冲洗水位表,检查其工作是否正常,汽压升至0.3-0.4MPa时,对各法兰螺栓进行热紧。
7、当汽压接近工作压力时,开启系统疏水阀门,微开启暖管阀门进行暖管,暖管结束后,即可对用户供汽。
四、正常运行
1、运行平稳后,可将上水打至自动,当班时需时刻注意水位是否正常(水位表上下限之间),一旦发现自动上水失效,立即关闭自动给水装置,改为人工操作。
2、当班期间应保证汽压在0.6MPa以下,一旦发现超压,立刻通知转炉班长联系用汽单位进行泄压,情况紧急时,打开排空阀、排污阀进行泄压,并注意增强给水以维持正常水位。
如压力超过0.7MPa 安全阀未自动打开,应手动打开安全阀进行泄压。
3、每班冲洗压力表一次,当运行中发现压力表指示异常,应立即检查,如果不灵应马上更换,应保持压力表整洁和压力表指示清晰可见,保持压力表上的允许工作压力红线清晰可见(0.6MPa)
4、为了防止安全阀长期不启动而造成锈死、粘住等问题,每个
月应做一次手提试验。
5、为了防止水位表阻塞,每班至少冲洗水位表一次。
水位表应保持清洁、清晰可见。
发现漏汽、漏水时应及时修复。
水位表上应标明最高、最低、正常水位标记线。
6、为保证锅炉受热面清洁及炉水品质,每班至少进行一次排污。
根据水处理人员的反馈,如总碱度超过24,则应加强排污,保持炉水总碱度<24,排污的原则是:勤排、少排。
排污时应特别注意防止锅炉缺水,排污持续时间不宜超过半分钟。
7、当班时应注意维持软水箱水位在300-830之间,软水箱水位低于300时,立刻通知水处理人员打水。
8、为防止锅炉对流管束发生低温腐蚀,同时防止烟气温度过高时烧毁除尘器布袋,应维持烟气出口温度在160-200之间。
温度不符合要求时,及时通知转炉班长调节转炉负荷。
(温度高于200时,布袋除尘器将自动打开旁通,造成环保超标)
9、为保证锅炉热效率,应定期清除对流管束的积灰,对流管束在前后两侧设有清灰门,必要时可用钩子将积灰疏松后再清灰,清灰完毕后将清灰门关严,密封好。
五、停炉操作
(一)热备用停炉:
1、当锅炉短暂不用时,关闭进烟口挡板,使烟气走旁通,然后进行清灰等工作。
2、停炉后严格监视汽压、水位变化,停炉后水位控制在±0
位。
(二)正常停炉:
1、将烟气打至旁通,锅炉停炉汽压降至零时,关闭主汽阀。
2、停炉后六小时以内应关闭烟道各阀门,防止急剧冷却,6
小时后开启清灰门,自然通风冷却。
(三)紧急停炉
1、在下列情况下,值班人员应立即采取紧急停炉措施并及时
报告车间领导及调度:
①汽压超压且安全阀失效,采取各种泄压措施后仍无效。
②锅炉严重缺水或严重满水。
③虽然有给水送入锅炉,但锅炉水位仍很快下降。
④给水设备损坏。
⑤所有水位表全部失效,或所有压力表全部失效。
⑥锅筒上发现裂缝或炉管发生爆破。
⑦其他任何对锅炉或运行人员有危险的情况。
2、紧急停炉一般按如下步骤:
①关闭烟气进口挡板,将烟气打至旁通。
②锅炉缺水时,立刻关闭主汽阀、排污阀、放水阀等,保证
汽水不流失。
发生缺水事故时,严禁向锅炉进水。
③锅炉超压时,可开启排空阀、排污阀,以降低锅炉压力。
编制/动力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