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美国西进运动

谈美国西进运动

谈美国西进运动摘要:美国西进运动是美国国内的一次大规模移民拓殖运动,是美国人对西部的开发过程。

美国联邦政府为开发西部,在土地分配、鼓励移民、吸引外资和生态保护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在一百余年的时间里,美国不仅将西部建设成为采矿业、畜牧业和农业的生产基地,而且促进了美国农业和工业的现代化,为美国成为世界大国奠定基础。

西部大开发对美国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等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西进运动;西部大开发;土地政策;交通革命;生态保护在美国历史上,“西部”其实是一个很不确定的概念。

它最初只是指从阿巴拉契亚山到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地带,以后,由于美国领土的扩张才扩大其范围,以至包括太平洋沿岸的整个领域,同时也就有了“旧西部”、“新西部”和“远西部”之别。

①西部东接平原,落基山的几处山口为西部与东部发达地区之间的联系提供了通道,西临太平洋,它像纽带一样把西部与环太平洋国家连在一起。

这里有辽阔的土地和牧场,太平洋沿岸有大面积的森林,西南地区有丰富的光热资源,落基山脉等山区蕴藏大量有色金属、煤和油页岩等矿藏,山地高原的河流水能资源极为丰沛。

不足之处是大部分地区气候千燥,降水稀少,发展经济所需的水资源多来自河流。

美国西进运动是美国国内的一次大规模移民拓殖运动,是美国人对西部的开发过程。

对待西进运动,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在看到它的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要看到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1.美国西进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推动力美国西进运动作为一个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它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殖民时代。

②从英国人在北美大陆第一个殖民地詹姆斯教的建立,到美国独立时的十三个州,它本身就是一个由东到西的拓展过程。

事实上从18世纪中叶就已经开始了向阿巴拉契亚山以西的扩张活动,后来的西进运动就是以此为起源的。

推动西进运动的社会力量主要有三种:其一是土地投机者,他们是形成于18世纪的特殊商人集团,也有不少是军官、议员或官员。

他们把所抢占的大量公共土地分成小块高价转卖给后来的移民,或者直接组织移民前往他所有的土地上定居。

其二是人数众多的穷苦人。

他们是西进运动的基本力量,人以小农为主,还有工人、职员等其他劳动者。

广大下层劳动者的土地问题在独立战争中并未得到解决,债务问题也相当突出;而19世纪初美国多次发生经济不景气或危机,也使他们的生活条件进一步恶化,这是促成他们西移的主要原因。

其三是种植园奴隶主。

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发生的工业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并很快影响到大西洋两岸地区,国际市场对棉花需求的驭然增加,导致美国南部棉花种植园迅速向西扩展。

2.西进运动中出现的困难和阻礴(l)印第安人的奋力反抗据人类考古研究表明:印第安人并非是由美洲大陆的类人猿经数百年演化而来,而是来自亚洲大陆。

亚洲以渔猎为生的一批原始部落,在捕猎过程中越过当时冰封的白令海峡,进人南美洲。

③印第安人在美洲繁衍生息,逐步建立自己的文化和社会。

可以说他们才是美洲最早的主人。

早在欧洲殖民者刚到美洲时,淳朴善良的印第安人还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但是随着殖民者的增多,他们开始抢占印第安人的土地,杀戮印第安人。

美国独立之后也没有停止对印第安人的迫害。

美国西进运动中对印第安人进行了无数次的围剿和驱赶,但是都遭到印第安人的顽强反抗和斗争。

虽然斗争都以印第安人的失败而告终,但是印第安人的顽强反抗也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美国西进运动的发展。

(2)交通运输的不便通往西部的道路都是小路,行走起来十分困难。

当时人们的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是马车。

最富传奇色彩的是西进道路上的“大篷车队”。

由几条牛或几匹马拉车,车上载人,车顶有一整张帆布,既可以避雨又可以晒牛粪。

牛粪是主要的燃料,用来做饭。

车上盛着大量食品和水,供长期食用。

其艰苦状况可想而知。

(3)欧洲殖民势力的残存美国是美洲殖民地第一个燕得独立的民族,其独立之后仍处于殖民势力的包围之中。

例如北部加拿大属于英国殖民地,而西边的路易斯安那是法属殖民地等。

殖民地势力的残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美国西进运动的发展。

3.联邦政府的政策措施西部地区之所以对美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则是由于“西进运动”对西部地区的开发。

特别是内战后,南北统一,东北部工业革命业已完成,这就为大规模开发西部创造了有利的政治、经济前提。

为开发西部,联邦政府自独立后在土地、移民、交通运输、生态保护等方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第一,逐步放宽的土地政策,促进西部大开发。

独立后不久,美国迅速走上大规模扩张领土的道路。

到19世纪40-50年代,美国的领土已从密西西比河流域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为了开发、巩固西部边疆,同时解决政府的财政困难,联邦政府先后颁布三个土地法令,确立了土地国有、新州建立原则和公开拍卖三个基本原则,奠定了联邦政府“公共土地”政策,这对西进及其拓殖具有决定性作用。

第二,交通革命为西部大开发注入活力。

独立后,美国交通运输业基础十分薄弱。

拓荒之初,西部交通十分困难,西进的移民主要依靠大篷车沿着印第安人狩猎的羊肠小道迁移。

伴随着西部农业的发展和矿产资源的开发,迫切要求改善西部交通。

1807 年,“富尔顿航行”,由于成功地把蒸汽机用于商业航行,成为引起19 世纪美国交通革命的一件大事。

它结束了美国交通运输史上的“税道时代”,而开创了“汽船时代”,并进而迈入了“运河时代”。

铁路的大发展,得力于联邦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对铁路的鼓励措施主要是进行土地赠予。

从1850 年至1871 年,联邦政府赠予铁路的土地达1.75 亿英亩,铁路实际得到土地约1.3 亿英亩。

同时,政府还给铁路公司以优惠贷款,共约6,500 万美元,这些贷款刺激了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对美国铁路的资本投入。

第三,大力鼓励向西部移民,解决人力资源短缺困难。

西部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是人力资源匮乏。

要开发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要有大量的劳动力,将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结合起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因此,联邦政府在建国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直到1882 年实施“排华法案”)一直欢迎外来移民,采取来者不拒甚至鼓励的政策。

1 8 6 4 年,国会通过“移民法案”,规定“凡宣誓原作美国公民的外国人都能在西部取得土地”。

外来移民为美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马克思曾指出,“正是欧洲移民,使北美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这种农业生产的竞争震撼着欧洲大陆大小土地所有制的根基”。

第四,吸引外资,重视科学技术。

美国政府为了迅速有效地开发西部,解决资金困难,除了通过发行国债、股票吸纳国内外流动资金外,还采取了吸引外资的财政经济政策。

1860 年,外国在美投资仅4 亿美元,1880 年达20亿美元,到90 年代增加到30 亿。

据1915 年统计,英、德、法、荷兰、加拿大等国在美投资高达70 亿美元,其中铁路证券41 亿,其他证券17 亿,直接投资12 亿。

大量外资不仅弥补了美国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而且促进了西部铁路和工矿企业的建设,加快了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工业化的进程。

第五,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美国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发展经济的优越条件。

但是,早期的西部开发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对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造成了惊人的浪费、破坏和污染。

这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

19 世纪后半期,联邦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保护政策和措施。

为鼓励西部移民植树造林,保护土壤,1873 年颁布《鼓励西部草原植树法案》,1877 年3 月又颁布《沙漠土地法》,鼓励发展水利工程,改造干旱地区。

1 8 9 1年国会又制定了一项《森林保护法》,以保护森林资源。

资源和环境保护古已有之,但将它上升为一种政府行为并完全按现代观念来行事,在世界历史上,西奥多·罗斯福还是第一人。

西奥多·罗斯福被称为“全面理解自然资源保护问题”的第一人。

④联邦政府和罗斯福总统的上述政策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西部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滥用,对保护生态环境起了重大作用。

4.西部大开发的影响纵观对上述美国西部大开发政策及其作用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的西部大开发是一种极为成功的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其开发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在世界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它对美国西部和全国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首先,西部大开发使美国成为一个年轻的、具备得天独厚条件的世界大国。

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对外领土扩张,美国领土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与墨西哥为临,北与加拿大相接,海岸线长达22,680 公里。

北美大陆远离欧洲,美国有东西两大洋作天然屏障。

美国境内森林资源、煤、铁等金属矿藏、水利资源极为丰富,这种有利条件是世界大国中绝无仅有的。

其次,西部大开发推动了美国农业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经济区,促进了美国农业和工业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美国的世界经济强国地位。

通过西部大开发,美国逐步形成了一个垦殖的西部。

它包括俄亥俄和密苏里河以北的小麦王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的棉花王国和西部大平原的畜牧王国。

西部地区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基地,由于耕地面积迅速扩大,地多人少更加矛盾突出,推动了农业技术革命。

1850-1910 年,美国完成了以畜力为主要动力的农业半机械化的过程。

1910-1940年美国农业实现了机械化,成为世界市场上小麦、玉米和肉类的主要供应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现代化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第三,西部大开发促进了全国性的人口大迁移和布局的调整,助长了流动的习惯。

美国是一个人口流动频繁的国家,据统计,1790 年,几乎100% 农业劳动力集中在东海岸;1840 年,有四分之一农业劳动力集中在中东部;1900 年,中东部农业劳动力达39%,中西部13%,西部4%。

1790 年,城市人口上升到28%;到1880 年,城市人口上升到28%,1900 年占40%。

这说明,西部广泛、迅速地开发,开拓者的横向移动更加频繁。

另一方面,西部新开发的地区也存在着阶级界限,但不像东部较老的社区那样固定、明显地划分,而且比较容易突破。

因为开拓者既有可能在那里开发出许多未被利用的资源以致富,又易于在一个尚未定型的社会秩序中获得上升的机会。

第四,西部大开发对进一步塑造美利坚民族性格,促进美利坚民族和美国民主制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美利坚民族具有讲求实际、不尚保守、革新进取、崇尚民主自由的民族性格,同时也具有浪费的性格,而这些民族性格的塑造是和西部大开发中人口的多样性、流动性和竞争性分不开的。

由于开拓者“在一个完全陌生的西部环境中,无论是从事生产或安排生活,他们都不能墨守原有的传统和成规,而需要勇于探索和革新,不断结合实践取得的经验。

否则,开拓者不仅得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因不按科学规律办事而遭到惨重的失败。

”第五,西部大开发对美洲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