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 光学系统中的光阑和光束限制
第四章 光学系统中的光阑和光束限制
主光线
图4-4
入瞳与出瞳
入瞳
孔径光阑(出瞳)
4、孔径光阑位置及安放原则
孔径光阑的安置通常和物镜镜框重合或在物镜附近,这 可使同样孔径角的情况下,物镜的尺寸较小。 入瞳 入瞳
B
A
Umax
B 入瞳 A Umax
B A
Umax
三、视场光阑及入射窗、出射窗(图4-6)
视场光阑:限制物平面上或物空间中成像范围的光阑 能清晰成像的物面范围称为光学系统的物方视场, 相应的像面范围称为像方视场。 入射窗:视场光阑经其前面的光组在物空间所成的像
2、一般情况下把轴向光束口径最大的孔或框作为孔径光 澜。根据这一原则望远镜系统中通常把孔径光澜选在物镜 框上。
轴外点成像光束位置确定后,计算边缘视场上、下边缘 光线,以确定各个光学零件的实际通光口径。
望远镜光学系统小结:
两个光学系统联用时,一般应满足光瞳衔接原则。
目视光学系统的出瞳一般在外,且出瞳距不能短于 6mm。
D' ) 19.12 mm 2
当K 1时,目镜的通光口径 : De ( 2 he
当K 0.5时,目镜的通光口径 : De 2 he 17.86mm
D' 当K 0时,目镜的通光口径 : De 2( he ) 16.6mm 2
三、场镜的应用
场镜:和像平面重合或者和像平面很靠近的透镜。 作用:压低光线,减小后续光路的通光口径 在一些连续成像的组合系统中经常采用场镜 。当两个系统 组合在一起成像时,为了使前一个系统出射光线都能进入 后一个系统,而又不使后一个系统的通光口径过大,就需 在中间像平面上加入一个场镜。
望远镜的物镜框是系统的孔径光阑。
分划板框是望远系统的视场光阑。目镜是渐晕光阑, 其大小影响轴外点成像的渐晕系数。
[例1] 6×双目望远镜系统中,物镜焦距为108mm,物镜
口径为30mm,目镜口径为20mm,如果系统中没有视场光 澜,问该望远镜最大极限视场角等于多少?渐晕系数 K=0.5时的视场角等于多少?
l1 36m m l1 ' 144m m
代入
1 1 1 l1 ' l1 f o '
f o ' 28.8mm
(2)物镜为显微镜的孔径光阑
D 2(l1 ) tan(u) 2 (36) tan(8.6 ) 10.89mm
(3) lz (l1 ' f e ' ) 160.67mm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物镜
教材P31--P32
目镜
B’
A
y’ '
'
-y
F’1
△
F2 A’
物体对人眼的张角
-y -
-L
D L tgω ' tgω f '1 f '2
图4-14 显微镜系统光路
一般观察显微镜中,显微物镜上的轴向光束口径最大,通 常把孔径光澜选在物镜框上,
测量显微镜中,当孔径光阑位于物镜像方焦平面时, 可以矫正由于调焦不准而带来的测量误差。
1. 光瞳衔接原则:(图4-8)
前面系统的出瞳和后面系统的入瞳重合
2. 孔径光阑在不同位置处的计算 (1)物镜左侧10mm;
(2)物镜上;
(3)物镜右侧10mm;
视角放大率:Г =6X 视场角:2ω =8º30´ 出瞳直径:D’=5mm 出瞳距离:lz’≥11mm 物镜焦距:f物’=108mm
图4-12
渐晕光阑
D
Dω
图4-11 轴外光束的渐晕
渐晕:由于轴外点发出的充 满入瞳 的光束被光学系统中 的其他光孔或框所遮拦,造 成轴外点实际成像光束宽度 小于轴上点光束宽度,像平 面边缘部分比像中心暗的现 象。
渐晕系数:斜光束在子午面内光束 宽度与轴上点光束的口径之比:
K
D
D
照相光学系统小结:
可变光阑为系统的孔径光阑,为保证轴外光束的像质 孔径光阑设在照相物镜的某个空气间隔中。
D3’ D1 D1’ ω1 ω2 孔径 光阑 入瞳 ω3 D2
D2’
视场光阑 D3
§4.2
照相系统中的光阑
L:照相镜头 A: 可变光阑
图4-7 照相系统简图
B:感光底片
图4-9a 可变光阑对成像光束的影响
光阑处于A’位置时所需的透镜口径要比处于A位置 的透镜口径大
a)
b)
图4-10 孔径光阑对轴外点光束的限制
物方远心光路:入瞳位 于物方无限远,轴外点 的主光线平行于光轴
图4-15 远心光路
孔径光阑
B1’ B2 B2 A2 B1 A1 F’ M1
B1
B2’ 物方远心光路 M2
由于入瞳在无限远,物方主光线平行于光轴,故称之为物 方远心光路,它可以消除因调焦不准而引起的误差,从而 提高了测量精度。
像方远心光路
1 1 1 lz ' lz fe ' f e ' 16.67m m
lz ' 18.66mm
D' l z ' D lz
D'
18.6 10.89 1.26 mm 160 .67
(4)设B点主光线在目镜上的投射高度为he
he y l1 ' f e 160.67 2 8.93m m l1 36
B2 孔径光阑 (入瞳)
B1’
M1
F
B1
B2’
M2
出瞳位于像方无限远处,平行于光轴的像方主光线在无限远处会聚于出瞳 中心,此光路称为像方远心光路。常用在大地测量仪器中,以消除像平面 与标尺面不重合而造成的测量误差,提高测距精度;也常用在照明系统中, 以使它与成像系统的物方远心光路相配合。
例2 若有一生物显微镜,其目镜的焦距为 f e ' 16.67mm 物镜的垂轴放大率 -4 ,显微镜物镜的物平面到像平面 的距离为180mm,求:
(1)物镜的焦距;
(2)在满足物方孔径角 u -8.6 、物高2 y 4mm 条件时物 镜的通光口径;
(3)出瞳距和出瞳大小;
(4)当不发生渐晕现象、以及渐晕系数K=0.5和 K=0时, 应选择多大的目镜通光口径?
(1)
l1 l1 ' L 180mm
l1 ' 4 l1
l 2 ' l z ' 15m m, f e ' 18m m, 由公式 1 1 1 l2 ' l2 f e ' l2 90m m l1 ' l2 f e 90 18 108m m
l2 l1 'd l1 '( f e )
物镜经过场镜成像,
出射窗:视场光阑经其后面的光组在像空间所成的像
视场角:轴外点主光线与光轴间的夹角。 物方视场角:在物空间,入射窗边缘对入瞳中心所张的角度。 像方视场角:在像空间,出射窗边缘对出瞳中心所张的角度。
图4-6 入射窗与出射窗
某一光组,当其孔径光阑(入瞳或出瞳)确定后,可 由下述方法确定视场光阑: (1) 先用计算法或作图法求出每一光阑被它前面光 组所成的像。(2) 再由入瞳中心向各光阑在物空间所成 像的边缘引光线,找出其中对入瞳中心张角最小的那 个光阑像,与此张角最小的光阑像对应的那个光阑即 为视场光阑。
极限视场角是刚刚能进入系统一条光线时所对应的视场角。
C B’
D
ωmax f’ 目
f’ 物
fo ' fe '
fe '
已知f o ' 108mm, 6
fo ' 108 18mm 6
ymax ' 10
5 18 10.714 mm 108 18
问题的提出:
利用作图法求像时,如果系统口径不够怎么办?
光学零件的口径与两个因素相关:
成像光束的大小
成像光束的位置
第四章
光学系统中的光阑和 光束限制
实际光学系统不是理想光学系统,光学元件 的尺寸是有限度的,必须适当选择参与成像的光 束大小和位置,以保证成像质量。 光阑
照相系统的光阑
望远镜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 显微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与分析 光学系统的景深
§4.1
一、光 阑
光
阑
光阑: 限制成像光束的光孔,或者是限制成像范围的光 孔或金属框,可分为孔径光阑和视场光阑。 光阑在光学系统中的作用: 决定能通过光学系统的光束; 决定系统的视场; 限制光束中偏离理想位置最大 的一些光线,以改善成像质量; 拦截系统中有害杂散光;
图4-1 照相系统简图
tgmax
ymax ' 10.714 0.0992 fo ' 108
2max 11.33
K 0.5时的视场角 20.5 9.08
§4.4
显微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与分析
一、简单显微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图4-11)
二、远心光路:
1. 显微镜的测长原理: 2. 孔径光阑的位置对测量误差的影响:(图4-12) 3. 物方远心光路及其特点: 入瞳位于无穷远,轴外点主光线平行于光轴;
l1 f o ' 108m m, l1 ' 108m m, 1 1 1 由公式 l1 ' l1 f ' f ' 54m m
场镜焦距为54mm.
§4.5
光学系统的景深
一、光学系统的空间像:
1.空间中的物点成像:(图4-16)
y' f物 ' tan 8mm
分划板框限制了系统视场。因此分划板框为视场光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