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肥皂及合成洗涤剂)附件七:《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肥皂及合成洗涤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编制组二00九年四月目次1 项目背景 (1)1.1 任务来源 (1)1.2工作过程 (1)2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和标准编制意义 (3)2.1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的生产与消费现状 (3)2.2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生产工艺及污染的产生 (5)2.3肥皂及合成洗涤剂国内外相关标准概况 (9)2.4肥皂及合成洗涤剂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0)3 适用范围 (14)4 制定本标准的依据和主要参考资料 (14)4.1 研究基础 (14)4.2 参考文献 (15)5 编制方法和技术路线 (16)6 各项指标要求的确定说明 (18)6.1 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指标 (18)6.2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20)6.3产品指标 (20)6.4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 (21)6.5废物回收利用指标 (22)6.6环境管理要求 (23)7 标准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24)7.1标准实施的技术可行性 (24)7.2标准实施的经济可行性 (25)7.3标准实施的可操作性 (26)8 标准实施的污染减排潜力分析 (28)9 标准实施的建议 (31)《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编制说明1 项目背景1.1 任务来源(1)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关于下达2007年度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环办函[2007]544号)文下达了标准制订任务,项目统一编号:712。
(2)标准项目承担单位: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北京绿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开米股份有限公司。
1.2工作过程(1)2007年7月起,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的指导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标准编制课题组开展了标准制定工作,期间同时得到了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以及行业中骨干生产企业的支持。
(2)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查阅、企业历史数据收集、企业现场调查等基础性技术工作,课题组于2008年5月初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按环境保护部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编制原则和技术框架要求,起草了开题报告和征求意见草稿。
(3)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科技司的安排,课题组于2008年7月28日召开了由环境、行业协会、生产企业、标准研究等各方面专家组成的开题论证委员会的开题论证会,并通过了论证。
(4)课题组根据标准的论证情况,对日化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准入进行了宣传,在2007年重点企业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再次向国内洗涤用品企业下发了“洗涤用品生产企业清洁生产情况调查表”20份,将调查范围扩大到国内所有骨干企业。
10月上旬,课题组共计收到有效调查表11份。
由此基本掌握了大、中、小各类别的生产企业基本情况,所调研的企业生产工艺、装备情况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行业现状,据行业统计资料显示,已调查企业的产品产量合计占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
表2为洗涤用品行业主要企业清洁生产调查情况汇总,表3为实施行业工业污染物产排污系数核算提出的产污系数值,表4为文献记录的喷粉工艺典型运行情况的污染物排放值。
通过对收集的数据分析论证,结合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正在实施的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日化院亦为该项目编制单位之一)的成果,经咨询行业专家、生产企业意见,从而确定标准中的各项定量指标数据,对开题报告中提交的初稿进行了全面的修改。
2行业现状、存在问题和标准编制意义清洁生产作为实现循环经济的主要方法之一,成为21世纪工业生产的方向,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企业要实现清洁生产,必须有一个努力目标和判断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就是为此所建立的目标和判断标准。
《清洁生产标准日用化学工业(肥皂及合成洗涤剂)》(以下简称“本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清洁生产在本行业内实施,并为企业开展清洁生产提供技术导向,也可以为企业清洁生产绩效公告提供依据。
2.1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的生产与消费现状肥皂及合成洗涤剂为日用化学工业中第一大行业,包括合成洗涤剂(洗衣粉、液体洗涤剂等)、肥(香)皂两大类产品。
本行业涉及个人清洁用品、家庭清洁用品、工业和公共设施(环境设施)各领域,行业终端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是保障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是为提高人们卫生、健康水平,提升全民族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服务。
所以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肥皂及合成洗涤剂行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全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十五”期间,我国肥皂及合成洗涤剂产量居世界首位,产品花色品种琳琅满目,满足了消费者需求。
国内目前主导产品品种根据产量排序依次为洗衣粉、液体洗涤剂(主要是餐具洗涤剂)、肥皂和香皂。
从产品结构上看,肥皂和香皂占15%,洗衣粉占60%,液体洗涤剂占25%。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肥皂比例逐年下降,香皂基本持平,洗衣粉略有增长,液体洗涤剂增长较快。
在产量占主导地位的洗衣粉中,无磷洗衣粉产量呈现跨越式增长,由2004年不足6%,至2007年超过50%。
行业洗涤剂产品的无磷化发展趋势显著,有利地配合了环境保护的需要。
从近年来我国洗涤剂行业的竞争来看,国产洗涤剂产品越来越具有竞争力,国内的洗涤剂企业越做越强,原来市场份额不足三成的洗衣粉行业,国产品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
国产洗衣皂等产品市场占有率更是达到了90%以上。
来自行业协会资料显示,现有规模较大的洗涤剂制造企业350余家,产量居前三位的分别为浙江纳爱斯集团公司、广州立白集团公司和山西南风集团公司,均为内资企业,另外世界日化巨头宝洁公司、联合利华公司在国内亦有生产和研发基地,产量位于前十位。
可以看出,我国洗涤剂行业的发展水平和企业竞争力正快速提高并趋于成熟。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洗涤用品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70亿元[1],比1978年增长了45倍;总产量670万吨,比1978年增长了6.28倍;肥皂及合成洗涤剂人均消费量5.40kg,比1978年增长了4倍,成为世界生产大国之一。
2.2肥皂及合成洗涤剂生产工艺及污染的产生肥皂(包括香皂)产品为一种较为古老的产品,现代肥皂生产企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购买皂粒(肥皂半成品),经填加辅料后,真空出条、定型、包装。
这类生产工艺,可以说没有三废产生;另一类,是以植物或动物油脂为原料,经碱皂化或酸水解工艺,分离制取脂肪酸,精制成皂粒,或出售或进一步加工成肥皂产品。
此类生产方式,原料、能源消耗都有一定规模,同时产生一定的废水,是制定本标准关注的重点。
图1[2]和图2[3]为两种不同制皂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工业废水由工艺废水和循环冷却水构成。
在工艺废水中,形成污染的化学物质为油脂、脂肪酸、无机的酸或碱,由此引起排放水体的COD 、油脂含量增加。
第一阶段 (初步皂化 和放出废液)第二阶段 (完成皂化)第三阶段 (准备 整理) 第四阶段 (整理至 纯皂)50%烧碱+水+盐纯 皂皂 脚混合器 离心机 肥 皂废 液混合器 离心机 第四阶段皂脚+盐水+50%烧碱离心机回收甘油工厂混合器第三阶段废液废液未皂化完全肥皂离心机牛羊油和椰子油混合器50%烧碱+第二阶段废液肥 皂废 液废水排放 废水排放图1 (连续)碱皂化工艺制皂流程图2 高压酸水解工艺制皂流程我国合成洗衣粉产量占各类洗涤用品总产量的60%,为最大的产品品种。
目前国内洗衣粉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高塔喷粉和干法混合附聚成型。
其中高塔喷粉为主流工艺,占现有洗衣粉产量的90%,该工艺需要较高的能耗,有废气和少量废水产生。
相对而言附聚成型工艺应用不普遍,产量小,油高蒸蒸甜粗脂甘废精脂中肥循环但该工艺基本不产生废水和废气。
图3为洗衣粉高塔喷粉工艺流程图[4],生产中工业废水来自循环冷却水和除尘喷淋、设备清洗等用水。
废水中主要污染成分是配制洗衣粉的各类原料,典型成分是表面活性剂(LAS ),某些企业可以将此废水再次用于料浆配制中,做到零排放。
废气中主要污染物为粉尘,其成分同洗衣粉,为洗衣粉的细粉颗粒,因此收集后可以作为下一批产品的生产原料。
图3 洗衣粉高塔喷粉工艺流程液体洗涤剂的产品有餐具洗涤剂、洗衣液、卫生洁具清洗剂等各种洗涤用品。
此类产品的生产工艺通常是各种原料的混合复配,生产中没有废水和废气生产。
少量废水主要来自于设备的清洗,图4为液体洗涤剂典型的工艺流程[5]。
同洗衣粉相似,原原料仓配输料浆料浆喷分基后成品小合返风送废废液体洗涤剂的废水中主要的特征污染物是表面活性剂。
对于设备罐的清洗废水,有时可以被收集后用于下一批同类产品的生产中。
图4 液体洗涤剂等混合配制产品的工艺流程 2.3肥皂及合成洗涤剂国内外相关标准概况欧洲、日本等国家均有关于洗涤剂产品质量的标准公告发布,如日本JIS K 3371-1994《家庭洗涤用合成洗涤剂》、英国BS 1911-1990《硬肥皂规范》等,另外,一些发达国家的行业组织、环境学会等组织,还发布了一些用于洗涤剂环境标志认可方面的标准,如加拿大CCD-146《硬表面清洗剂》、美国GS-11《洗衣粉》、澳大利亚GECA 17《清洁产品》。
但有关本行业的清洁生产标准尚未见报道。
国内方面,目前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洗涤用品质量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见表1。
表1 国内洗涤剂相关标准原原原原计量计量计量计量混合配制缸成品罐缸灌GB 9985-2000 手洗餐具用洗涤剂GB 14930.1-94 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卫生标准GB 19877.1-2005 特种洗手液GB 19877.2-2005 特种沐浴剂GB/T 13171-2004 洗衣粉GB/T 15818-2006 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度试验方法GJB 2841-1997 燃气涡轮发动机燃气通道清洗剂规范GJB 4080-2000 军用直升机机体表面清洗剂通用规范HB 5226-1982 金属材料和零件用水基清洗剂技术条件HB 5334-1985 飞机表面水基清洗剂JB/T 4323-1986 水基金属清洗剂MH/T 6007-1998 飞机清洗剂QB 1994-2004 沐浴剂QB 2654-2004 洗手液QB/T 1224-2007 衣料用液体洗涤剂QB/T 1645-2004 洗面奶(膏)QB/T 1974-2004 洗发液(膏)QB/T 2116-2006 洗衣膏QB/T 2850-2007 抗菌抑菌型洗涤剂HJBZ 8-1999 环境标志技术要求洗涤剂洗涤用品、表面活性剂行业清洁生产指标评价体系(待发布)有关本行业生产的环境管理方面的标准,主要执行的是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综合性标准,同时各地区会依据环境管理的需要对生产企业在国家统一要求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限制性要求,如地方的排放标准、设定污染物排放总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