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圆的复习》教学设计

《圆的复习》教学设计


《圆的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圆的总复习
教材分析:圆的知识复习含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圆环的面积计算。

学生分析:许多学生不愿上复习课,原因是觉得自己都掌握了,复习太枯燥,可
实际上呢,一到考试就露馅了。

这说明学生对圆的有关知识和解题方法的认识是
孤立、分散、无序的,有些认识甚至是模糊的。

作为复习课应该以再现、整理、
归纳的办法把相关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形成条理化、系统化的知识脉
络。

可以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在学生巩固练习获得成功体验的的同时,渗透
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目标:
1、梳理圆的基本知识,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2、开展由浅入深的探究活动,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让学生在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3、注重历史史料的挖掘和问题意识的培养,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促进学
生的发展。

教学重点:复习圆的基本知识,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关键: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1、板书课题,并画好一个圆。

2、课前谈话,发放白纸。

一、追溯历史——说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复习圆。

说起圆,让我想起中国古代的一位大教育
家墨子的一句话“圆,一中同长也。

时隔 2400 多年后的今天,你们明白它的意
思吗? 生:圆,有一个中心即圆心,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半径)相等。

二、自己动手——画圆。

1、画圆
师:墨子不愧为大教育家,短短几字道出了圆的基本特征,今天咱们来拜他 为师,根据这几个字来画半径 3 厘米和一个直径 4 厘米的圆,请拿出圆规、尺子,
按要求在白纸上画圆。

(1)画一个R=3厘米的圆。

(2)画一个d=4厘米的圆。

2、汇报
师:怎么画出半径3厘米的圆?画直径4厘米的圆要注意什么呢?(两脚取值之别)
三、梳理知识——构圆。

师:黑板上有一个圆,谁愿意上来画出它的半径和直径并用字母表示出来,关于圆的半径和直径,谁还有补充说明吗?
(半径有无数条,直径有无数条,同圆或等圆中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师:你的精确描述让我们更准确的理解了知识,咱们用掌声谢谢他。

师:除了直径、半径,你们还知道圆的什么知识?
师:大家能回忆起这么多知识,已经很了不起了,还有一些知识我们在后面的练习中慢慢完善。

四、基础巩固——练圆。

1、求圆的面积和周长。

师:回到咱们自己画的两个圆,
请快速计算出每个圆的周长和面积?r=3d=4图1:周长:3.14×2×3=18.84(厘米)
面积:3.14×32=28.26(平方厘米)
图2:周长:3.14×4=12.56(厘米)
面积:3.14×(4÷2)2=12.56(平方厘米)
师:同学们,咱们学数学要讲究深入,怎么深入呢?有个办法就是做完题目后,要学会总结,咱们来试试这道题,咱们先横着看,同样是求圆的周长,但是……(让学生说,并相应补充板书C=2πr)
师:再看第二横排,同样是求面积,但……(让学生说,并相应补充板书)再竖着看,得数都是12.56,但是……
2、求圆环的面积。

师:还想再深入点吗?咱们让这两个圆重叠起来,
板书:① 3.14 ×(3 -22 )
2 “ 计算阴影部分(圆环)的面积吗?
2
② 3.14×3 2 -3.14×2 2 让学生说出算式和道理。

师: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师:如果这样摆呢?会计算这时阴影部分的面积吗?
问:这样呢?为什么还是这样算?
生:因为不管怎么摆都是求两圆的面积差。

师:说得好,恭喜你们学会了抓本质解决问题。

五、回归生活——用圆
师:接下来咱们一起步入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圆。

五岭广场重建中计划修建一个周长是 62.8 米的圆形花池,请问这个花池的 占地面积是多少?
(1)尝试练习(上台板书)
62.8÷3.14÷2=10(米)
3.14 ×10 = 314(平方米) (2)交流汇报(先让学生判断,提出修改意见,再让学生说出第一步求什么)
六、挑战自我——拓圆
1、师:同学们,这有一幅图,由 4 个半径 2 厘米的圆拼成,连接它们的圆
心还得到一个正方形,老师希望你们能根据图意自己提出数学问题,自己答, 挑
战自我,超越自我”,有信心吗? 师:根据这幅图还能提出很多的问题,在平时
r=2 厘米 的学习中,解决问题很重要,提出问题更重要,
因此我们要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这样我们会更聪明。

2、小明家离学校 200 米,小丽家离学校 300 米,小明家离小丽家有多少米?
学生思考交流:
七、全课总结——圆满
师:今天我们系统地复习了圆,学会了用圆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记得古希腊有一位数学家说,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是呀,圆还代表着完美,顺利和成功,比如今天这节课,因为同学们出色的表现,我们可以说这节课获得了圆满成功!
设计与思考:
⑴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我觉得复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要使知识系统化,还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训练,最好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甚至有新的认识、提高,包括适当的拓宽和延伸,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⑵复习课怎样促进三维目标的实现?
关注学情,重视“学案”设计,即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开展以教师调控为手段,注重学法指导,突出学生自我建构、自我练习提高的课堂模式,以此激发学生复习的内驱力,促进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⑶如何整理知识和设计练习?
画圆——构圆——练圆——用圆——拓圆
(整理知识方面:提供载体圆,学生回忆,老师整理,形成知识网。

练习设计方面:注意由浅入深,由数学到生活,体现出多样性,层次性和发展性)
⑷如何协调“打实基础”与“知识拓展”的关系?
“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关注全面,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让后进生有所得,让优等生吃得饱。

⑸在本课中如何求新?
梳理知识和练习提高是基本内容,“挖掘数学文化”和“运用圆的思想解决问
题”是我求新的具体做法。

限于个人的能力水平,加之实际教学中又无法做到尽善尽美,敬请专家、领导和老师们批评指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