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辽宁省灯塔市第二初级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
中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我国的人类社会历史可以追溯到()
A.三四百万年前B.二三百万年前C.一百七十万年前D.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前
2.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3.黄河流域农耕时代的原始居民是()
A.北京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蓝田人、4.民以食为天。

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水稻、小麦和玉米 B.水稻、小麦和粟C.小麦、黍和粟D.水稻、黍和粟5.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①尧②蚩尤③炎帝④舜⑤黄帝
A.①⑤B.③⑤C.①②D.①④
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7.我国奴隶制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
A.东周B.西周C.春秋D.战国
8.西周众多诸侯产生的方式是()
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
9.世界现存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A.四羊方尊B.青铜面具C.青铜神树D.司母戊鼎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西周D.黄帝
11.中国古代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请问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B.韩非C.老子D.墨子
12.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B.商朝C.秦朝D.唐朝
13.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秦始皇焚书坑儒引起知识分子的不满B.中央集权已经过时
C.秦灭六国完成统一违背历史潮流D.秦的暴政
14.以注意节俭而著称的西汉皇帝是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15.经济的发展一直都是我们关注的话题,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因为()
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D.水利工程的兴修
16.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间是
A.公元前230年B.公元前220年C.公元前221年D.公元前202年17.秦朝在地方上实行的制度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州县制D.王国制18.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D.道家和兵家
参考答案
1.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C项符合题意。

故此题选C。

2.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属于直立人,会使用天然火,制造工具,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北京人遗址是迄今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所以答案选择B。

3.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六千年,半坡人生活在陕西西安的半坡村,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属于新石器时代,A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

4.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培水稻和粟的国家。

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人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远古居民。

河姆渡人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远古居民。

黍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

故D符合题意。

小麦和玉米不是我国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故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③⑤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6.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故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7.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周包括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

故A符合题意。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

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本题容易错选C或D选项,需要认识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制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我国奴隶制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是东周时期。

8.C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姬姓宗族、功臣等建立诸侯国来拱卫中央王室。

在武王、文王时两次大规模的分封,对象有同姓贵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诸侯,平时替周天子镇守疆域,战时派兵随从作战。

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大大加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使西周保持着惊人的稳定性,延续了近八百年的统治,C项腐恶题意;ABD三项不会飞题意;故选C。

9.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的代表作,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

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所以答案选择D。

10.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或者记事在龟甲或是兽骨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韩非子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依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故B符合题意。

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2.C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所以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秦朝,,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的暴政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故D符合题意。

秦始皇焚书坑儒引起知识分子的不满不是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故A不符合题意。

中央集权已经过时、秦灭六国完成统一违背历史潮流的说法错误,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4.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汉文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皇帝不是以注意节俭而著称的西汉皇帝,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工具是决定生产效率的关键,春秋战国时期因为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答案选择C。

16.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
建国家。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秦始皇首创中央集权制,在中央设三职,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故B符合题意。

秦朝废除了分封制,故A不符合题意。

州县制、王国制与秦朝不符,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

18.B
【解析】
试题分析:汉武帝“罢黜百家”是指采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有利于思想上的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罢黜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考点: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大力反击匈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