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选择案例分析——以华为公司为例课程:班级:学号:姓名:目录引言 (2)一、华为公司概况 (2)华为公司介绍 (2)二、华为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3)(一)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3)(二)华为公司外部机遇与威胁 (4)三、华为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5)(一)华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5)(二)华为公司的内部优势与劣势 (5)四、华为公司发展战略选择与制定 (6)(一)华为公司发展战略选定 (6)(二)核心技术战略 (7)(三)市场主导战略 (7)(四)国际化战略 (7)(五)全员持股战略 (7)五、华为公司发展战略效果分析 (8)(一)华为公司近财物状况 (8)(二)华为公司市场占有率 (8)六、华为公司发展战略改进建议 (8)(一)高层人才战略建议 (8)(二)与中兴合作建议 (8)(三)人性化管理建议 (9)七、总结 (9)引言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战略的种类之一,是对企业发展的谋略,是对企业发展中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
在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今天,企业的发展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家思考的问题。
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是在对华为所在环境,行业,市场等各方面的分析,研究华为的企业发展战略及其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困难,对其所选择的发展战略进行评价,同时说明企业制定与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进行发展战略的定制都是非常必要的。
一、华为公司概况华为公司介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7年创建于中国深圳,是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
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在2013年公布的2013年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榜单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名列第一。
同时华为也是世界500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也是全球第六大手机厂商。
华为在全球建立了8个地区部、55个代表处及技术服务中心,销售及服务网络遍及全球,服务270多个运营商,产品已经进入德国、法国、西班牙、巴西、英国、美国、日本、埃及、新加坡、韩国等70多个国家。
据Dittbemer统计,华为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新一代网络)系统全球市场占有率18%,全球排名第一,交换接入设备全球出货量连续3年局第一;据Gartner统计,华为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出货量全球排名第二;据RHK统计,华为光网络市场份额全球排名第二;华为是全球少数实现3GWCDMA商用的厂商,已全面掌握WCDMA核心技术,并率先在阿联酋、香港、毛里求斯等地区获得成功商用,跻身WCDMA第一阵营,成为全球少数提供全套商用系统的厂商之一。
华为在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ISC)、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控制等诸多方面,与Hay Group、PWC、FHG等公司展开了深入合作。
经过多年的管理改进与变革,以及以客户需求驱动的开发流程和供应链流程的实施,华为具备了符合客户利益差异化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了在业界的核心竞争力。
二、华为公司外部环境分析(一)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
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ical)和社会(Social)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简单而言,称之为PEST分析法。
1.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 Factors)在电信设备产业方面,电信设备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经历了数字交换机阶段、GSM阶段和3G阶段,实现蛙跳式追赶,为中国企业进入电信市场打开看大门。
在2000年以后,华为完成了市场开拓初期的任务,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全球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
此时华为非常需要中国政府出口信贷的支持。
和中兴一样,华为积极地参与了由中国国家领导人率领的企业家代表团,每次出访几乎都带来了中国政府为了促进双边合作、扩大中国企业销售的出口信贷政策,而且重点是支持重大合作项目。
2.经济环境(Economic Factors)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
世界信息经济和互联网产业的迅猛发展,为通信设备制造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使其成为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
而在国外市场,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使得西方富国纷纷出现财政困难,频频减少对通信设备的投入,这就却给低产品价格的华为公司设备带来了机遇。
3.社会文化环境(Sociocultural Factors)近年来,中国逐步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移动电话市场,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市场上,中国手机制造商始终都在追赶世界大品牌的脚步。
2010年,这一情形终于有了变化。
以下几个数字就能说明问题:据市场调研公司统计,深圳华为位列第九。
4.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Factors)随着数字化生存真正来临,在宽带网络必将更加普及的基础上,每个人的社会化属性进一步放大,世界更加扁平化。
在授权范围内,任何人均可随时随地平等获得需要的信息,不为信息海洋与壁垒困扰。
同时,互动视频成为信息的主导表现形式。
信息载体的发展历经“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过程,视频是信息表达最直观的形式,ICT 基础设施的完善、宽带的普及和服务的云化,将促进人们从使用“语音+文字”向使用“视频与图像”转变。
(二)华为公司外部机遇与威胁1.机遇第一,华为公司处在一个快速增长、有着巨大市场的通信产业中,人们交流的需求与日俱增,电信设备制造行业有着丰厚的超额利润。
第二,凭着坚忍不拔和国家的扶持政策,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财力物力和整个中国经济大幅度的增长,可以说华为的机遇是市场给的,但市场是要靠竞争、靠实力去拼来的,所以说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第三,中国研发成本的低廉,人力资源成本的低廉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
据统计,华为研发部门的人均费用为2.5万美元/年,而欧洲企业研发部门的人均费用大概为12万~15万美元/年,是华为的6倍。
华为研发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大约为2750小时,而欧洲研发人员年均工作时间大约1300~1400小时,人均投入时间之比为2∶1。
因此,华为在产品响应速度和客户服务方面反应较快,这是其能以弱胜强的核心优势。
也成就了华为交付成本和交付效率在业界形成良好口碑。
第四,近十年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大不如前,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产品大大走俏。
在这个机遇下,华为、中兴脱颖而出,不但分享了亚太市场,更是利用其“性价比”,使得欧美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
第五,中国政府给予了通信产业众多扶持政策。
华为是中国第一家通信行业的民营企业,因此国家和政府给予华为的政策性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威胁第一,来自通信行业的威胁。
目前有种说法:通信设备制造业已经慢慢变成了夕阳产业,技术能力过剩、服务过剩和终端用户固有消费习惯的惯性使得电信运营商盈利能力的下降,这就必将影响设备制造商的收入和利润情况。
第二,来自人民币升值、通胀的压力。
华为公司目前的销售收入超过75%来自海外,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必将削减华为的竞争力。
第三,来自同行竞争的威胁。
通过合并和并购,电信设备制造商已经渐渐形成竞争集团,但显然华为被排除在外。
来自竞争对手的联合打压,如果华为准备不足的话,是很有可能伤筋动骨的。
三、华为公司内部环境分析(一)华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华为公司特有的不可被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按重要性进行排列:第一,研发能力、产品差异性;第二,企业文化;第三,普遍客户关系。
1.研发能力(1)低成本研发。
在中国,每年毕业300万的工科大学生,华为可以在里面招聘优秀的学生来华为工作,在中国一个研发工程师的工资是欧洲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而法定工作时间是欧洲工程师的1.5倍,而同时中国人勤奋,还经常加班加点。
而研发费用的80%以上是人力资源成本,所以,华为投入1块钱研发,相当于欧洲公司投入10块钱。
也就是我们的研发成本是欧洲公司的十分之一。
(2)高质量研发。
从“华为”知识战略制定的角度:每年把不少于公司收入的10%投入并将研发经费的10%投入新技术预研;从研发人员数量看,拥有研发员工51000多名,占公司总人数的46%,其中,有1400多人专职从事中长期技术研究工作。
2.企业文化华为文化主要是两点:第一,奋斗文化;第二,不让雷锋吃亏。
有记者去采访参观华为时,记下了企业的两个标语:“准时上班就是准时进入工作状态”、“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简单做就是赢家”。
3.普遍客户关系华为提倡普遍客户关系。
不像西方公司只瞄准决策者做工作,华为构筑的是决策者、技术人员、使用者、经营部门、财务部门等等全方位的客户关系。
华为在做国际市场时,也继承和发扬了这种普遍客户关系的工作方法,无论是运营商的测试人员以及普通的工程师到总监、CEO,华为员工都有全方位的接触,让客户感受到尊重。
华为的领导力素质模型第一点就是发展客户的能力,其定义是:这是一种致力于理解客户需求、并主动用各种方法满足客户需求的行为特征。
(二)华为公司的内部优势与劣势1.优势(1)华为拥有通信设备制造业界最为全面的产品线,能提供业界最完整的端到端的解决方案和“一站式”服务,消除了不同设备间的兼容性问题,不但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也节省了调试时间,为用户创造了价值。
(2)产品性价比高、交付快。
华为全球有48%的员工从事研发工作,每年将不低于10%的销售额作为研发投入,这些保证了公司的技术领先和储备,同时,由于华为人力资源成本比发达国家低,产品较之便宜很多。
(3)先进的生产工艺体系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
完整的供应商认证流程保证了产品和工程实施的质量,赢得快速、高质量、低成本的比较竞争优势。
(4)企业文化和执行力。
华为的“狼性”文化强调团结、奉献、学习、创新、获益与公平,更强调积极进取,以绩效为导向。
华为有着一套独特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包括新员工培训、员工考核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字报口号等等,为华为保持其“狼性文化”、“奉献精神”提供了保证。
2.劣势(1)品牌问题。
很多发达国家的人不信任“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他们看来,中国货是价廉质差的代名词,这个大环境对于华为电信设备的销售很不利。
此外,“农村包围城市”的国际化战略某种程度上牺牲了华为的品牌形象,不利于其品牌价值提升。
(2)研发基础环节薄弱,改进型创新多,原创型创新少。
华为虽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但这众多的专利中基本上没有原创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