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分一分 4 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分一分 4 教学设计
1、★《补充练习》P17第1、2、3题。
★★《补充练习》P 17第4题。
(1)10个气球分给小朋友,每人2个,可以分给()人。
(2)10个气球分给小朋友,每人5个,可以分给()人。
二、求知角
1.预习书本P32~33。思考: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
如果有困难,可以拿出学具袋里的圆片代替桃子动手分一分。
2.阅读书第32页例题中的三种分法,你的分法和书上的方法相同吗?
你能用10根同样长的小棒摆成3个相同的正方形吗?把它画下来。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板块一】
1.由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轮流汇报预习成果,按序每人汇报1题,其他组员注意倾听,有好的建议或问题及时在组内提出。
2.全班交流。
【板块二】
1.今天大猴想把8个桃分给2只小猴,怎样分最公平呢?追问:每只小猴分到几个桃?每只小猴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什么?
3.追问: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分的越()。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分的越()。
4.想想,还能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根呢?
5.同桌复述。
五、即时巩固内化(预设13分钟)
1、★完成“想想做做”
P33第1、2题。
2、★★完成“想想做做”
P33第3、4题。
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3、★★★《一课一练》智力冲浪。
3.从学具袋中拿出12根小棒分一分,再填空。
(1)平均分成2份,每份()根。(2)平均分成3份,每份()根。
(3)平均分成4份,每份()根。
三、小天地1.学习的收获与体会:2.存在问题: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一、交流预习成果(预设5分钟)
1.拿出预习作业,小组交流,错的订正。
2.全班交流。
二、预习拓展引新
教学重点
难点
重点:能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同样多,并会用不同的方法来分。
难点:体会不同的分法,得到的结果是同样的。
教学资源
学生经验:学生知道平均分的特点时每份同样多,同时已学会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
教学准备:学生8个圆片,16根小棒;
教师挂图、小黑板。
预习设计
一、复习旧知1.先分一分,再填空。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平均分”的另一种分法。
3.板书课题:《分一分(2)》。
【板块三】
1.出示情境图。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解答后小组中进行交流分享。教师深入组中帮扶弱势群体,收集有效资源,以便在下一环节中,适时渗透和利用。
【板块四】
1.全班交流汇报。
2.小结:他们分的方法虽然不同,但是分得结果相等。(都是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4个。)
分一分
教学内容
分一分(2)书本P32~33的例题、想想做做
共几课时
7
课
型
新授
第几课时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学目标
1.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物体的方法。
2.在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具体、直观的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3.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有条理思考的习惯,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讲评想想做做第2、3题。
3.讲评想想做做第4题。
你是怎么分的?想出几种不同的分法?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4.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题。
【板块六】
整体练习,全班校对,反馈错题,细致分析,追问错因,及时纠正,即时巩固。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给予差生适当的帮助。
作业设计
六、课堂检测反馈(预设10分钟)
3.总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分的越少,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份分的越多。
4.小结:同样的12根小棒,可以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每份的根数也就随着变化了
【板块五】
先整体练习,再全班校对,错题及时进行纠正,进行强化巩固。
讲评、交流P33想想做做第1~4题。
1.讲评想想做做第1题。
题目要求是什么?你是怎样分的?
(预设:2分钟)
1.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三、自主尝试解答(预设6分钟)
1.自主学习菜单:
用圆片代替桃。
(1)把8个圆片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
(2)动手分一分。
(3)小组交流:你是怎样分的?
(4)完成P32试一试。
四、分享提炼解法(预设5分钟)
1.全班交流汇报
2.小结:他们分的方法有些不同,但是,分得结果呢?(都是把8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