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

现代汉语

绪论第一节现代汉语概说语言的概念: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语言的分类:从结构上说,语言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它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具有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要素。

现代汉语概念:现代汉语只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狭义是指现代汉语的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话文著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的分类: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形式,口语就是人们口中使用的语言,往往比较灵活,通俗易懂,常用于省略句、独词、非主谓语句等。

书面语比较严谨周密,用词精确规范,多用于整句、修饰语等长句,结构较为复杂与完备。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汉族早在先秦就存在民族共同语,春秋时期称之为“雅言”,汉代为“通语”,明朝为“官话”,辛亥革命后为“国语”,新中国成立后为“普通话”。

我国的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官话方言)、吴方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汉语是联合国六种正式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语音语言概说语言的概念: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有意义的声音。

语音的性质:语音的物理性质、生理性质、社会性质属于自然属性,而社会属性是语音最本质的属性。

人类的发音器官:提供动力的呼吸系统,发出声音的喉头和声带,以及控制共鸣的咽腔、口腔和鼻腔。

语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语音的社会属性: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社会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1.社会用不同的声音值相同的东西。

2.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一套语音系统。

语言单位音节的概念:音节是听觉上自然感觉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素的概念:如果从音色的角度是对音节进一步划分,就回得到更小的语音单位,音素。

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了最小语言单位。

音素的分类:音素分成元音和辅音两大类,气流在口腔中没有受到阻碍,畅通无阻地发出来的音就是元音。

气流通过口腔受到阻塞或产生明显摩擦,这样发出来的音是辅音。

元音和辅音的差别:响亮度、紧张度、气流强弱。

声调是依附在音节上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格式,基本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

辅音≠声母,元音≠韵母。

差别在于:1.来源不同2.适用对象不同3.位置不同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方案》是1958年正式公布的,1.汉字的注音工具2.普通话的拼写工具。

声母辅音声母的概念:辅音的不同取决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发音部位指发音时形成阻碍的部位,发音方法是发音器官阻碍气流和解除阻碍的方法。

辅音声母分为七类:1.双唇音例如b p m 2.唇齿音例如f 3.舌尖前音z c s 4.舌尖中音d t n l 5.舌尖后音zhi chi shi r 6.舌面前音j q x 7.舌面后音g k h发音方法的概念:辅音的发音方法可以从阻碍的方式、声带是否振动、气流的强弱三方面来观察。

发音的方法:1.发音的阻碍方式:塞音b p d t g k 擦音f h x sh r s 塞擦音j q zh ch z c 鼻音m n ng 边音l2.声带是否振动:声带不震动叫清音,声带振动叫浊音。

3.苍蝇色差音有送气强弱的区别,气流较强的叫送气音p t kq ch,气流较弱的叫不送气音b d g j zh za韵母韵母的概念:按照韵母中出现的音素数目和音素性质,可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

单韵母:由单韵母中出现的韵母,也叫单元音韵母。

10个单元音韵母:1.舌面元音(a、o、e、ê、i、u、ü) 2.舌尖元音(-i、-i) 3.卷舌元音(er)舌面元音概念:舌面元音是指由舌面与硬腭调节共鸣腔形状而形成的元音。

舌面元音的分类:舌位的高低、舌位的前后、唇形的圆展。

舌尖元音的概念:舌尖原因是一种特殊的元音,主要靠舌尖的前后活动和唇型的圆展来调节气流。

复韵母复韵母的概念:由复元音充当的韵母叫做复韵母,又叫复元音韵母。

复韵母分为:1.前响复韵母2.后响复韵母3.中响复韵母。

鼻韵母鼻韵母的概念:由元音跟鼻韵母韵尾构成的韵母叫做鼻韵母,又叫做带鼻音的韵母。

鼻韵母分类:前鼻音韵母(舌尖中音鼻韵母)后鼻音韵母(舌面后鼻音韵母)韵母的结构与四呼韵母可分为三部分:韵头(i u)韵腹、韵尾(i u)四呼的概念:根据韵母开头元音发音的口形可以把韵母分为四类,传统音韵母学称之为“四呼”四呼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声调声调的概念: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

调值的概念:调值是声调实际音值或读法。

五度标记法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调类的概念:调类是声调的种类,也就是把全部字音按不同的调值加以分类后得到的类别。

音节音节的结构特点:1.一个音节最多有四个因素,最少有一个因素。

2.在音节的组成音素中,元音占优势,最多可以有三个元音3.能进入韵头的位置只有三个元音:i u 4.普通话音节的韵尾可以是元音韵尾,也可以是辅音韵尾,但不能同时出现。

音变音变的分类:1.语流音变是指说话是语流中一连串的音由于紧密相连、相互影响而造成的因素为声调上的变化。

2.内部音变在一个词里受韵律和意义的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内部语音变化变调变调的概念:变调是指语流中相邻音节的声调互相协调而发生的调形、调值上的变化。

上声变调:(一)上声变调1.上声变调的基本规律上声的本调是214,只出现在单念和语句的停顿处,其他情况多以变调形式出现。

基本的变调规律有两种: (1)两字组中,上声出现在上声前,调值由214变成35调。

例如: 可以所有:214+214→35+214(2)两字组中,上声出现在阴平、阳平和去声前,调值由214变成211(或21),称为“半上”。

例如:小吃老师:214+55→211+55 指责语言:214+35→211+35准确满意:214+51→211+512.轻声音节中的上声变调上声出现在轻声音节前,要先把轻声音节还原为本调,然后再按以上两条基本规律发生变调。

例如:想想捧起:214+●(后字本调为上声)→35+·打听脊梁打量:214+●(后字本调为阴平/阳平/去声)一-→211+·但是在本调为上声的轻声前,上声变调常有例外,即不变为35调,而是变成半上。

主要出现在后缀是“子”的名词和亲属称谓名词中。

例如:宝宝姐姐奶奶。

脑子:214+ ·(后字本调为上声)-→211+·3.多个上声相连的变调三个上声相连,也要按两字组的规律变调,但要根据词语内部的结构层次确定变调的先后次序(1)三个上声字的层次关系为“(A+B)+C" ,前两个音节都变成阳平.如,展览馆、洗脸水。

变调过程:(214 + 214)+214-→(35 +214)+ 214→35+35+214(2)三个上声字的层次关系为“A+(B+C)”,第一个音节调成半上,第二个音节调值变成35.如:小拇指、孔乙已。

变调过程:214 +(214 + 214)- +214 +(35 + 214)→211+35+ 214三个以上的上声相连,也要根据词语之间的结构层次,按上声变调的基本规律变调。

例如:写好草稿请举手→写好/草稿//请举手35 21 35 21 21 35“一"和“不”的变调1.“一”的变调“一”的本调是55,单念、在词语末尾以及在词语前表序数时念本调。

“一”的变调规律有两种:(1)“_ ”在去声前面变成35调。

例如:一定一道一向:55十去声→35十去声(2)“一”在非去声前面都变成51调。

例如:一般一丝一生55+非去声→51+非去声2. “不”的变调“不"的本调是51.单念、在词语末尼以及在在非去声前时念本调,“不"在去声前变成35调,例如不会不愿51+去声一35十去声轻声轻声的含义:普通话中有的音节会失去原有的声调,便成为一种又短又轻的调子,称之为轻声。

轻声不是一个独立的调类。

首先,每个轻声音节都有原调,普通话四种声调都可以变读为轻声;其次,轻声本身不是一个固定的调值,同一个学在不同声调的字后读轻声时,受前字影响,调值都不同。

(3)轻声的作用:有些轻声有区别意义和区分词性的作用。

3、儿化的概念:儿化是指一个音节中的韵母带上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的音变现象,而化了的韵母叫做“儿化韵”。

儿化不是一个独立的音节,而是附加在前一个音节上的卷舌色彩。

儿化作用:(二)儿化的作用儿化具有区别词义、词性的作用,还能表达一定的感情色彩。

(1)区分词义。

例如:①针眼一-一毛囊炎,一种眼疾针眼儿针端穿线的小孔②火星行星之一火星儿一极小的火(2)区分词性。

例如:①盖动词盖儿一名词②尖一形容词尖儿一名词③弯动词/形容词弯儿一名词(3)表示喜爱、亲切的感情色彩。

例如:①女孩(小)女孩儿②喇叭(小)喇叭儿③脾气一(小)脾气儿④蛐蛐蛐蛐儿4、语气词“啊”的音变(呀、哇、哪、啊)“啊”的变读(1)前面的音素是I,v时读ya,写成“呀”。

例:你快来呀!(2)前面的音素是u (包括ao, iao)时读wa,写成“哇”。

例:这么多的书哇!(3)前面的音素是n时读na,写成“哪”。

例:这么多的人哪!(4)前面的音素是ng时读nga,仍写成“啊”。

例:使劲唱啊! (chang nga)(5)前面音素是-i[ ]时读ra,仍写成“啊”。

例如:多好的同志啊! (zhi ra)(6)前面的音素是-i时读[za],仍写成“啊”。

例如:这是谁家的兔子啊?(7)前面的音素是a, o(ao, iao除外),e,e,就在语气词“啊”前加上一个i,成为ya,写成“呀”。

例如:原来就是他呀(ta ya)语调含义:语调又称为“节律”或“韵律”,由音高、音长和音强等要素组合而成,它们不能独立存在,必须附着在一定的音色(音质)上,是话语中的超音段成分。

停顿概念:停顿是预留中出现的声音中断或间歇。

语法停顿:显著的停顿在书面上一般用标点来表示。

其中关系如下:顿号<逗号<分号/破折号<冒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停顿的分类:语法停顿逻辑停顿。

重音重音含义:重音是语流中念得比较重、听起来比较清晰的音。

句调含义:句调是指整句话的音高升降变化汉语的字调句调的关系:句调的基础是字调的组合,字调受到句调的调节,随句调的升降而变化,二者是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字调就像句调大波浪中的小波浪,二者相互叠加。

《汉语拼音方案》的拼写规则隔音:y和w两个字母也起隔音作用,它们只出现在零声母音节前头不是声母。

y和w使用主要是添加和改写。

汉语拼音规则:隔音、省略声、调标写分词连写的拼写规则概念:1.根据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拼写普通话原则上以词为单位表示一个整体概念的双音节和三音节词内的各个音节要联系词和词要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