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交通量和通行能力

道路交通量和通行能力


四、人行道的通行能力
五、设计小时交通量
设计小时交通量是指设计年限主要方向的标 准小时交通量,是确定车道数的依据;
标准小时一般取第30个高峰小时。
行车道车道数=
高峰小时设计交通量 —一—条—车—道定性
影响因素: 1、汽车本身的结构参数 2、驾驶员的因素 3、作用于汽车的外部因素
交通量的观测与计算
新建和改建道路,必须研究交通的性质、交通量与速度 的关系以及道路的通行能力等问题,这些都是确定道路几何 组成部分的重要因素。
一、交通量的类别: 1. 年平均日(双向)交通量N 2. 最大日(双向)交通量N1 3. 最大高峰小时(双向)交通量N2 4. 日平均小时(双向)交通量N3
二、牵引力的产生及传递
三、汽车的行驶阻力 1. 滚动阻力 2. 空气阻力 3. 坡度阻力
四、牵引力平衡和汽车行驶的条件 动力特性图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的稳定性
汽车行驶的稳定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外部因素 作用,能保持或很快恢复原行驶状态和方向,而不失去控制 发生侧滑、倾覆等现象的能力
滑动稳定性 倾覆稳定性
.
汽车的行驶性能
1、动力性能 2、通过性(越野性) 3、制动性 4、行驶稳定性 5、行驶平稳性 6、操纵稳定性
汽车的牵引力
一、汽车的受力分析
汽车在道路路面上行驶时,汽车牵引力将克服行 驶的阻力,并受到弯道超高、加减速、制动、路面凹 凸不平等因素的影响。
汽车运动时产生的力包括: 1、路面摩擦力
加速时的作用力—牵引力(牵引力-滚动阻力-空气阻力) 制动时的作用力—制动力(制动力+空气阻力) 转向时的作用力—侧向力(前轮转向侧向力+后轮转向侧向力) 2、因路面凹凸不平而产生的力 3、由于路面结构而产生的力
二、设计通行能力
可能通行能力是理论上的数值,实际上因车道等级、 交叉口的影响,通行能力会有所降低,故设计师采用设计 通行能力。
1. 不受平面交叉路口影响的设计通行能力 Ns=Nφq
2. 受平面交叉、行人过街等影响的设计通过能力, 应对可能通过能力乘以总折减系数
Nα=3600vα/L
三、自行车道通行能力
交通量饱和的判断
二、交通量的观测
行车速度
一、行车速度的测定 二、数据的整理 三、交通流的分布
通行能力
通行能力指汽车以正常速度、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车流 无阻碍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最大车辆 数,以辆/h或辆/d表示,它是正常条件下道路交通的限制值。 一、可能的通行能力
指一般道路与交通条件下,每条车道以一定车 速连续安全行驶每小时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不含 交叉口等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