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体系及选型樊振和课后题
建筑结构选型
绪论
0-1.建筑结构选型是对各种建筑结构形式的结构组成、基本力学特点、适用范围以及技术经济、施工要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建筑师做到了这些,才能更好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做方案时,主动并正确地考虑、推敲、确定并采用最适宜的建筑结构体系,并使之与建筑空间、体型及形象有机融合;(2)作为工程主持人的建筑师,掌握了建筑结构体系及选型的知识(以及必要的其它相关专业知识),就能很好地与建筑结构工程师进行默契的协作和配合。
0-2.技术因素: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发展水平
社会因素:人们对建筑功能要求的丰富和提高
0-3.非结构功能:美学表现力
建筑师的设计:处理好建筑功能与建筑空间的关系,并选择合理的建筑结构形式,就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然后去发现、选择、袒露那些建筑结构自身具有美学价值的因素;再在选择的基础上,根据建筑构图原理,对那些具有美学价值的结构因素进行艺术加工和创造,从而利用这些来构成建筑的艺术形象。
0-4.(1)选择能充分发挥材料性能的结构形式。
根据力学原理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使结构处于无弯矩状态,以达到受力合理节省材料的目的。
减少结构弯矩峰值,使结构受力更为合理。
(2)合理地选用结构材料。
充分利用结构材料的长处,避免和克服它们的短处。
提倡结构形式的优选组合。
采用轻质高强的结构材料、
一般平板结构
1-1.平板结构:一个简单而基本的概念,即非曲面结构,不但涵盖建筑结构水平分系统中的板式结构和梁板式结构,而且涵盖了建筑结构竖向分系统,包括结构柱、结构墙体、带壁柱结构墙体等
板式结构与梁板式结构都属于平板结构
1-2.单向板:荷载主要沿短跨方向传递
双向板:长跨短跨两个方向都有明显挠曲,板在两个方向上都传递荷载。
单向板在结构上属于平面受力和传力,双向板在结构上属于空间受力和传力,因此双向板比单向板更为经济合理
1-3.水平分系统:自身跨度
竖向分系统:稳定性条件
两者都是结构力学的问题
1-4.减小板的跨度。
无关,壁柱是为了提高砖墙的稳定性以及增加墙体刚度的。
1-5.简支梁:静定结构,由梁自身承重,内力较连续梁大,跨度
较小
多跨度连续梁:超静定结构,当梁的荷载和截面高度相等时,连续梁能够做更大的跨度。
1-6.梁的折线形式是从剖面角度讲的。
楼梯斜梁是最常见的折线形梁,它的受力特点与相应的直线型梁相同,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折线形梁的弯矩图和相应水平直线形梁的弯矩图基本相同。
所不同的是,在荷载计算中,折线形梁倾斜部分的永久荷载应该按照几何关系折算成沿水平投影的线荷载。
梁的曲线形式是从平面角度讲的。
若从剖面角度看是曲线形的,就不能称为梁了,而已经转变成拱,而拱是典型的曲面结构而非平板结构。
曲线形梁的受力特点除了承受剪力和弯矩外,还要承受扭矩的作用。
1-7.为了保证梁的侧向稳定,梁宽应该满足一定的尺寸要求,一般取梁高的1/3-1/2为宜。
梁截面尺寸的取值还应考虑符合建筑模数的要求。
1-8.(1)采取必要的措施形成抗倾覆力矩与悬挑结构的倾覆力矩产生平衡;(2)确保悬挑结构有足够的安全度,即要求抗倾覆力矩的比值大于或等于1.5。
1-9.用拉力平衡、用压力平衡、用压力(支撑)平衡、用支撑和拉力相结合的复合平衡、用自重平衡、用基础形成整体平衡
桁架与屋架
2-1.桁架:格构形的杆式构件
桁架本身能够是平面结构,也能够是空间结构。
平面桁架是平面结构体系的桁架,立体桁架是空间结构体系的桁架。
2-2.当荷载只作用在节点上时,所有杆件均只承受轴向拉力或轴向压力,杆件截面上只有均匀分布的正应力。
2-3. ( l )屋架外形与内力分布图形越接近的,其各个杆件之间的内力值大小越接近。
( 2 )屋架外形大于内力分布图形的,其杆件的内力值就小。
( 3 )屋架外形小于内力分布图形的,其杆件的内力值就大。
2-4.原则:屋架形式的选择一般与建筑的使用要求、跨度和荷载大小等因素有关。
设计要求:1 屋架的外形坡度应与屋面防水材料和防水做法相适应。
(瓦类屋面大而卷材做的平缓)
2 为了构造简单,制作方便,屋架的上弦杆和下弦杆一般分别设计成等截面。
3 确定屋架的形式时应尽量使弦杆沿跨度方向的内力分布基本相同。
节点形式要简单合理,杆件的交角不宜太小,一般在30度到60度之间。
4 屋架的腹杆布置要合理,尽量避免非节点荷载,并尽量使长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