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品学概论--条码

商品学概论--条码

《商品学概论》作业—-条码
一、条码产生的背景
1.技术支持
条码技术是20世纪中期发展并广泛应用的集光、机、电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是将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并输入计算机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条形码技术属于自动识别范畴,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化生产和管理领域中的广泛应用面发展起来的一门实用的数据输入技术。

从系统看,条形码技术涉及编码技术、光传感技术、条形码印刷技术以及计算机识别应用技术。

它解决了计算机应用中数据采集的“瓶颈”,实现了信息的快速、准确获取与传输,是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自动化的基础。

条码技术有机地联系了各行各业的信息系统,为实现物流和信息流的同步提供了技术手段,有效地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效率,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现代化等的必要前提。

2.需求
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美国市场上开始应用,并带动相应的硬件检测设备产业发展,开始大面积用于商品流通识别最早被打上条形码的产品是箭牌口香糖。

美国是最早推行条码系统的,
商品销售管理系统(POS)现在不仅在食品业建立起来,在服装、鞋帽和专业商店中也建立了POS系统,并获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条码技术目前正在工业生产线、仓储管理、邮电、货运站、码头、海关、医院、图书文献等领域广泛的应用。

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通过与批发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相连的信息系统,立即可知哪种产品在哪个地区、哪家商店、哪一段时间内销售了多少等详细情况,经过分析可在生产和销售流向等方面做出瞬间反应,使其之神速、敏捷、缩短到以时甚至以分、以秒计算。

条码把人们带入了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缺少不了条码。

二、条码的发展历程及其分类
1.历程
条形码最早出现在40年代,但是得到实际应用和发展还是在70年代左右。

现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普遍使用条形码技术,而且它正在快速的向世界各地推广,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并逐步渗透到许多技术领域。

40年代,美国乔·伍德兰德(JoeWood Land)和伯尼·西尔沃(Berny Silver)两位工程师就开始研究用代码表示食品项目及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于1949年获得了美国专利。

1970年美国超级市场委员会制定出通用商品代码UPC码,许多团体也提出了各种条形码符号方案,UPC码首先在杂货零售业中试用,这是条形码技术第一次在仓库管理系统中的实际应用。

1972年蒙那奇·马金(Monarch Marking)等人研制出库德巴(Code bar)码,到此美国的条形码技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973年美国统一编码协会(简称UCC)建立了UPC条形码系统,实现了该码制标准化。

同年,食品杂货业把UPC码作为该行业的通用标准码制,为条形码技术在商业流通销售领域里的广泛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974年Intermec公司的戴维·阿利尔(Davide·Allair)博士研制出39码,很快被美
国国防部所采纳,作为军用条形码码制。

后来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1977,欧洲共同体在UPC-A码基础上制定出欧洲物品编码EAN-13和EAN-8码,签署了“欧洲物品编码”协议备忘录,并正式成立了欧洲物品编码协会(简称EAN)。

日本从1974年开始着手建立POS系统,研究标准化以及信息输入方式、印制技术等。

同年加入了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开始进行厂家登记注册,并全面转入条形码技术及其系列产品的开发工作,10年之后成为EAN最大的用户。

从80年代初,先后研制出适应各个行业标准,适应发展需要的各种类型的条形码。

2.分类
条码的类型日益丰富起来,条码卡分为一维码和二维码两种一维码比较常用,如日常商品外包装上的条码就是一维码。

它的信息存储量小,仅能存储一个代号,使用时通过这个代号调取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

除此之外二维码也迅速发展起来,由于自身二维条码具有储存量大、保密性高、追踪性高、抗损性强、备援性大、成本便宜等特性,这些特性特别适用于表单、安全保密、追踪、证照、存货盘点、资料备援等方面,成为目前应用最广的条码。

目前,国际广泛使用的条码种类有:
EAN、UPC码——商品条码,用于在世界范围内唯一标识一种商品。

我们在超市中最常见的就是EAN和UPC条码。

其中,EAN码是当今世界上广为使用的商品条码,已成
为电子数据交换(EDI)的基础;UPC码主要为美国和加拿大使用;
Code39码——因其可采用数字与字母共同组成的方式而在各行业内部管理上被广泛使用
ITF25码——在物流管理中应用较多
Codebar码——多用于血库,图书馆和照像馆的业务中
另还有Code93码,Code128码等。

除以上列举的一维条码外,二维条码也已经在迅速发展,并在许多领域找到了应用。

三、条码发展趋势及其意义
1.发展趋势
条码技术有机地联系了各行各业的信息系统,为实物流和信息流的同步提供了技术手段,有效地提高了供应链管理的效率,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现代化等的必要前提。

国际上,从上个世纪70年代至今,条码技术及应用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条码介质由纸质发展到特殊介质;条码的应用已从商业领域拓展到物流、金融等经济领域,并向纵深发展,面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深层次的集成;条码技术产品逐渐向高、精、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

目前,国际上条码技术的发展呈如下特点。

1)条码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随着应用的深入,条码技术装备也朝着多功能、远距离、小型化、软件硬件并举、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方向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技术装备。

具体表现为:条码生成设备向专用和小批量印制方向发展。

例如,基于GPRS、CDMA的条码通讯终端,使条码手段、技术在现场服务、物流配送、生产制造等诸多领域,得又如,由于现阶段手机广泛普及,通信网络更加完整,于是,能够识读条码的手机可以成为一种集数据采集、处理、交互、显示、认证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移动式数据终端,实现手机价值的最大化。

2)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应用向纵深发展
a)积极建立基于条码技术应用的全球产品与服务分类编码标准
b)积极致力于基于条码技术应用的电子商务用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
在电子商务时代,商品基础数据在供应链各贸易伙伴的信息系统或信息平台的一致性和适时同步,是实现贸易伙伴间连续顺畅的数据交换,信息有效共享的基础,同时
也是流通领域现代化的前提。

各国都在关注条码技术在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中的作用,和如何实现多行业、多地区、多层次的信息资源的连通与共享,致力于建立基于条码技术应用的电子商务用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

c)条码技术在产品溯源、物流管理等重点领域得到更深层次的应用
当前,条码技术的应用向纵深发展,面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深层次的集成,建立基于条码技术应用的高度自动化的现代物流系统,是目前国际上物流发展的一大趋势,也是当前条码技术推广应用的一个重点。

2.对我国社会经济意义
我国的零售业是条码技术最先广泛应用的领域。

目前,我国商品条码用户有十余万家,使用条码标识的产品超过100万种,条码自动扫描商店(P0s)数万家,大大提高了我国商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但目前我国商品条码用户主要集中在食品、日化行业,商品条码在医疗保健、服装服饰、农副产品、化工、建材、家具、玩具、机械与电子、服务等行业的应用,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对条码技术有迫切应用需求的食品行业、服装行业、家电行业、汽车行业,条码技术的应用只是初步的,大都仅用于供应链末端的POS零售。

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工业制造领域,条码技术的应用已相当普遍。

而在我国,条码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