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
艺术的形象性
*艺术通过形象表现人的感情和思想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艺术作品的层次
*艺术语言:任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性和艺术特征。
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就叫做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的主要作用,是将艺术家头脑中主客观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为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经常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艺术意蕴
1.艺术意蕴是艺术作品蕴藏的文化含义和人文精神。
2.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无限,在偶然中蕴藏必然,在个别中包含普遍。
3.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深层意蕴有时由于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不但欣赏者意见
纷纷、各说不一,甚至有时连艺术家自己也说不明白。
4.意蕴并不完全是由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
比起艺术作品的主题思想
来,艺术意蕴是一种更加形而上的东西。
5.艺术作品必须拥有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但并不是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必须具
有意蕴。
艺术鉴赏的体现
1.艺术家创造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
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2.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
行审美再创造。
3.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
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1.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
2.离不开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3.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
4.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也同样离不开社会生活。
5.美育与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艺术家的多种职业和分工
*以个体方式创作:文学作家、雕塑家、画家
*以集体方式创作:戏剧、影视(编剧、导演、演员、美工)
*一次性艺术生产:绘画、雕塑、文学
*多次性艺术生产: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表演艺术
实用艺术
*建筑艺术的三条基本原则:坚固、实用、美观(维特鲁威)
*熟悉一些著名建筑及其风格:罗马风(比萨斜塔)、哥特式(巴黎圣母院)、文艺复兴(圣彼得大教堂)、古典主义(卢浮宫、凡尔赛宫)
*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东方园林(中国园林)、欧洲园林(法国园林)、阿拉伯式园林
造型艺术
*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特点比较
1.中国绘画尚意,西方绘画尚形。
2.中国绘画重表现与情感,西方绘画重再现与理性。
3.中国绘画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西方绘画主要由光和色来表现物象。
4.中国绘画不受时空界限,西方绘画严守时空界限。
5.中国绘画用散点透视,西方绘画用焦点透视。
*熟悉中外历代名画、流派及作者
新古典主义:雅克·路易·大卫《马拉之死》
浪漫主义:席里柯《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自由女神领导人民》
批判现实主义:库尔贝《石工》、米勒《拾穗者》
印象派:莫奈《日出·印象》、《草垛》,雷诺阿《浴女》、《包厢》
新印象派:修拉《大碗岛上的星期天下午》
后印象派:塞尚《苹果和橘子》、高更《塔希提的妇女》、凡·高(长期居住法国的荷兰人)《向日葵》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表情艺术
*音乐主要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旋律、节奏、和声
*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前期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舒伯特、舒曼、肖邦(波兰)
后期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柴可夫斯基(俄国)
*熟悉历代著名乐曲及作曲者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柴可夫斯基《胡桃夹子》、《天鹅湖》
*汉族舞的主要特点:常常利用各种道具来加强舞蹈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狮子舞、龙舞、高跷、跑旱船)
*傣族舞的基本造型:三道弯
综合艺术
*综合艺术的综合性体现: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将时间与空间艺术、视觉与听觉艺术、再现与表现艺术、造型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汇到一起。
*电影的发明年代和发明者: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
*电影综合性的三个层次:各门艺术的综合、科学和艺术的综合,美学层次上的综合。
*影视艺术的主要艺术语言:画面、声音、蒙太奇
*熟悉著名剧作、影片及其作者或导演
张艺谋《红高粱》
小仲马(法国)《茶花女》
易卜生(挪威)《玩偶之家》(又名《娜拉出走》)
威尔第《茶花女》(歌剧)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无事生非》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古典戏剧“三一律”法则:要求情节、时间、地点三方面保持一致。
(代表:曹禺《雷雨》)
*针对大众传播时代到来,电子媒介的普及,麦克卢汉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
*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及开播年代: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
*中国戏曲的审美特征:综合性、程式化、虚拟性
综合性:中国戏曲是一门歌、舞、剧高度综合的艺术。
程式化:戏曲演员的角色行当、表演动作和音乐唱腔都有特殊的固定规则。
虚拟性:首先,是指戏曲演员表演时多用虚拟动作,不用或只用部分实物;
其次,戏曲舞台上的道具布景也具有虚拟性,戏曲舞台大多不用布景,只用很少的道具;中国戏曲只是通过演员的唱腔、念白和动作,以虚拟手法表现时间和空间,具有高度灵活自由的主观性。
*了解京剧主要流派和著名表演艺术家
谭派(谭鑫培)、麟派(周信芳)、盖派(盖叫天)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苟慧生、尚小云
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
*了解主要地方剧种和著名表演艺术家
豫剧(河南):常香玉《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秦香莲》、《朝阳沟》
越剧(浙江、上海):袁雪芬、徐玉兰、王文娟《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祥林嫂》
评剧(华北、东北):新凤霞《刘巧儿》、小白玉《秦香莲》
粤剧(广东)、汉剧(中南)、川剧(西南)
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
语言艺术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开创浪漫主义诗歌先河的第一篇抒情长诗《离骚》(屈原),西方流传至今最早的文学作品《荷马史诗》(即《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著名文学作品及其作者
曹雪芹《红楼梦》、歌德《浮士德》
*宗教雕塑: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
*书法五种字体:篆、隶、楷、行、草。